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文  沈理明 《化学教育》2015,36(14):58-60
结合药学专业特点,把“实例”应用到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医药学中的一些实例的分析来阐明相关的物理化学原理,与药学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久华  褚童  王璇  袁丽琴 《化学教育》2022,43(24):70-78
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等3个维度构建了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模型及水平层级模型。开发了教学案例分析和问卷等2种测评工具对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探查了师范生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进阶。结果表明:师范生教学设计知识由单一发展为多样化,教学设计的技能从没有角度进阶到了多角度,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从不积极、不自信发展为积极且自信。  相似文献   

3.
简答题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第Ⅱ卷的基本题型,在2006年考试大纲中更是特别强调。但是,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大型考试甚或高考,简答题总是失分重点所在。这与我们重计算,轻表述的教学、训练模式分不开。简答题最大特点是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侧重于考查  相似文献   

4.
王丽霞 《化学教育》2019,40(24):24-28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中“氟元素”进行了教学设计。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手机这一移动终端与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让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讨论题,借助“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或“小组任务”等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充满乐趣、合作交流式的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蓝墨云班课”中的“投票/问卷”功能了解学生对课程认知和兴趣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改进教学教法。教学情况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可“蓝墨云班课”辅助课堂教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刘振贵 《化学教育》1988,9(2):13-14
溶液析晶计算,题型多样,复杂多变,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根据笔者经验,在教学中只要把握好以下三点,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溶液析晶计算的方法和规律。1. 讲清一个概念溶解度概念是溶液析晶计算的出发点,讲清溶解度概念,是教好溶液析晶计算的前提。溶解度是溶剂(水)对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度量,溶解度定义虽然简单,但学生往往掌握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指出:“一定温度”“饱和溶液”“100克水”“溶质质量”这四点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溶解度的完整定义。  相似文献   

6.
化学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彩霞 《化学教育》2010,31(1):25-28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相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更为深刻、复杂。从内容构成、目标要求2个方面阐述了对化学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相应地从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挖掘具体教学内容潜在的过程与方法、考虑学生基础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明确学生在过程中应发生的学习行为4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出以微课视频加自主学习指导书的线上教学方式代替或补充传统的线下习题课教学,探索了微课教学设计中确定分层教学难点的方法。以一道常见易错电化学习题教学为例,介绍了习题型微课的学情分析策略、教学方案设计与教学实践。该习题涉及电池的设计和电池符号的书写、标准电动势的计算、电池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教学重难点内容。实践表明,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错题分析,弥补了传统习题课学时不足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有助于学生的延伸性和创新型学习。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选修部分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要求主要为3个知识点,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围绕3个知识点进行了相关内容安排.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精细化教学安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缪徐  徐莹 《化学教育》2015,36(9):39-41
以“氯化钠的专题复习”为例,论述了经典影视片段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并从教学主线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取舍、电影片段的呈现和教学情境的运用2个角度,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例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语言与实验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实体实验难以描述的抽象概念。本课程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出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7个实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单分子的分子光谱、化学反应路径和溶液的微观异质性,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显著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了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功能特征和构成特征2大维度评价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并建构了化学课堂中优质教学情境的评价标准,对几节化学“优质课”的教学情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这些“优质课”中教学情境的特征,指出了教学情境设计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祥蕾 《化学教育》2021,42(20):26-29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实践,分析了传统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实现中存在的关于预期评估与实际评估脱节的问题,阐述了教学反馈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种重视反馈的逆向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评估预判和反馈策略充分结合到逆向教学设计中,在评估和反馈之间进行了有效关联,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结合笔者在质谱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对相应的教学设计的过程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化学式是很重要的化学用语,也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难点。本文对“化学式”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意义建构的理论,从概念的构建入手,分析了“化学式”的建构条件,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和SOLO分类评价理论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模型,分析教学设计流程,并以逆向教学设计形式开展教学设计。最后总结经验,提出教学建议:第一,设计教学时,要关注“教和学的可见性”,做到“心中有教学,眼中有学生”;第二,开展教学时,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第三,注重开发和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高杰  王磊  刘银  支瑶 《化学教育》2014,35(21):20-23
化学探究教学的发展要求突破探究教学中仅对过程和环节的关注,更要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设计为例,详述了3个核心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沉淀的溶解及沉淀的转化。对实施创造性探究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反思:选择生活中的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理清知识本体和情境素材的逻辑关系,实现知识与情境的统一;对于核心探究环节,关键问题设置要精准。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要求,从弄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出发,提出了科学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基本要求,并提供了教学实例。文章还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几条教学原则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熊言林  周倩 《化学教育》2013,34(9):37-41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活动,需要考虑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设计工具,能够使复杂的教学设计直观化、形象化,使教学过程层次化、简洁化,使各种教学要素信息一目了然,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蓝图。简介3种经典导图,并对原有形式进行拓展与延伸,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导教图。从化学新课程改革理念出发,结合“离子反应”的案例探讨了导教图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教学行为的视角看化学课堂教学,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共生共存,形成"教学行为对";若干个教学行为对按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教学行为链”,也就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若干个教学行为链组合起来形成“教学板块”,就可完成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以教学行为为基础,以复杂性科学的系统论、融贯论为指导,从另一视角认识了化学课堂的结构,这对于课堂观察、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优化等研究以及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顺友 《化学教育》2014,35(11):27-31
以系统论为全程基本指导理论,首先从前后知识的衔接、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2个角度,揭示了人教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内容编写存在的问题。然后,立足现有教材,通过整合教材重构教学内容,结合自身实践提出重视5个教学环节,期望能有效解决教材编写给教学带来的困扰,提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基础性计算整体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周业虹 《化学教育》2009,30(10):23-24,31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在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个个活动元来展开教和学,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以“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为例,简单论述了活动元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