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解水制氢的新混合循环——硝酸钾-碘混合循环首先对该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3)式的热分解反应的标准吉氏自由能变化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G°=0时的温度约为943K,1273K时的△G°约为—120kJ/mol-H_2,故作为热化学循环制氢的高温吸热反应是合适的;(4)式所示的电解反应,其标准理论分解电压为0.54 V。实验结果表明,热分解反应在1073K时的转化率达85%,接近平衡转化率。电解反应的过电压较低。在实验条件下,测得分解电压加过电压在50,100,2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分别为0.61,O.66和0.71V。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丙烷在钒-磷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上晶格氧氧化及其循环流化床工艺  相似文献   

3.
以热分解工艺制备铽氧化物电极,采用XPS和电化学循环2伏安法分析铽氧化物的表面特征和在700℃高温NaCl-KCl熔体中析氯过程的行为。XPS分析表明,热分解产物表面成分为非化学计量,有结构缺陷的混合价态铽的氧化物;电极表面的循环极化反应映出Cl^-的特性吸附和电解质中电极表面结构变化过程;循环伏安分析揭示了表面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行为及在电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测定循环伏安电量研究电催化剂制备时温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硫化矿和氧化矿在电解液为硫酸钠的三电极体系中循环伏安曲线的差异,建立了循环伏安法定性分析矿物中某元素硫氧化物占比的方法,以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和氧化物(孔雀石)纯矿物进行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0.1 V/s,扫描电压范围-0.8 V~0.8 V时,黄铜矿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氧化还原峰,孔雀石循环伏安曲线未见明显氧化还原峰;黄铜矿和孔雀石混合物循环伏安曲线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与单一黄铜矿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几乎一致,但峰电位对应的电流大小与矿物占比存在一定的关系。由此,可以通过循环伏安法定性判断混合矿中黄铜矿与孔雀石的占比,实现循环伏安法定性分析矿物中某元素硫氧化物占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金属元素热力学循环的特性,获得了一个普适公式: △X=2π/270xΦiRx 根据这个公式,设计了一种金属热力学循环算尺,可用以计算66种热力学数据。文中论述了算尺的设计原理、简要叙述了它的结构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交替循环和直接循环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制备芳香新塔花中的化学成分.芳香新塔花样品经溶剂提取、柱色谱和中压制备色谱初步分离后得到芳香新塔花的不同馏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利用双柱交替循环法对组分进行分离,同时,流动相经恒流泵循环输入色谱柱.以馏分Ⅰ和馏分Ⅱ为例,在混合循环模式下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别为乔松素-7-O-芸香糖苷、白杨素-7-O-芸香糖苷、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云杉素和原儿茶酸.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分离效率高,节省流动相,是分离天然产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总磷量的方法。采用0.074mol/L K2S2O8-0.500mol/L NaOH作为混合氧化剂,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标准偏差为2.12%。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光度法进行比对,结果相吻合。方法简便、实用,灵敏度、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氧化物的生成与分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依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氮氧化物(NO和N2O)的生成与分解特性,建立了一个以化学反应动力学为基础的炉内NO和N2O的生成和分解模型,模型有机地结合在已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数学模型之中。模型对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氮氧化物的生成和分解特性的模拟预测结果与工业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模型的预测和工业试验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氮氧化物(NO和N2O)的排放受锅炉运行参数如温度、一二次风比例等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锅炉运行参数来控制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薄爱丽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4):392-397
报道了普鲁士蓝(PB)膜修饰Pt电极在CdCl_2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CV)扫描,衍生为含有部分六氰亚铁酸镉(CdHCF)混合修饰膜的电化学反应,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电化学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FTIRs)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混合膜中PB和CdHCF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大,两种物质基本上保持了各自为纯物质时的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锌离子电池中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阴极材料的开发仍然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中通过直接利用锌片做阳极和集流体,采用高比表面积的三维多孔活性炭(3DAC)做阴极构筑了一种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该ZIHC器件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目前文献报道的ZIHC最高的213 mAh·g~(-1)比容量,展示出164Wh·kg~(-1)的高能量密度和9.3kW·kg~(-1)的高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 A·g~(-1)下循环20000圈之后,容量保持率为90%,库伦效率接近100%)。我们认为这种采用高比表、三维多孔活性炭(3DAC)做阴极构筑的安全、高性能以及长寿命的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将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循环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磺胺嘧啶;测定;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  相似文献   

12.
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于波  陈靖  徐景明 《化学进展》2005,17(4):0-650
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是利用核能或太阳能进行大规模、无污染制氢的有前景的方法 ,已经提出了多种流程.本文对热化学制氢流程及其评价标准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碘硫循环、UT-3循环和Westinghouse循环等先进流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完成了由5步构成的银元素的循环实验,从银粉出发,经过银在硝酸中溶解,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溶解于氨水,银氨络离子与乙炔反应生成乙炔银,水合肼将乙炔银还原为单质银等化学反应,完成了银的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14.
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B6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B6;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  相似文献   

15.
钒化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刘洪涛  夏熙 《应用化学》2001,18(12):987-990
碳糊电极;钒化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循环伏安法;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络合吸附催化不可逆体系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1)和不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1)两种情况下的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电流理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特性,获得区分K<<1和K>>1的判据。对于上述体系的测定,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灵敏度比普通差式采样方波伏安法高一个数理级以上。  相似文献   

17.
吴浩青  李永舫 《化学学报》2001,59(6):871-876
嵌入电极反应的循环伏安图一般具有氧化峰和还原峰间距很大的特点,并且往往要求采用非常低的电位扫描速度。本研究基于嵌入电极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和电荷传递动力学方程,对其循环伏安曲线进行了理论处理,讨论了嵌入电极反应热力学参数b,动力学参数D和k,电位扫描速度u,及电极和溶液电阻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解释了实验得到的嵌入电极反应循环伏安曲线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压降法测量煤灰的初始粘结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实验装置上,以特定的压力将3 g~5 g的混合煤灰在内径8 mm~10 mm电熔刚玉管内压制成柱状,采用2 ℃/min~4 ℃/min的温升速率和10 mL/min~40 mL/min的空气流量,通过测量灰柱两端的压降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绘制压差温度曲线。曲线中最大压差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混合煤灰的初始粘结温度。利用此方法测量了IHI(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和秦皇岛北山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初始粘结温度分别为900 ℃±10 ℃和1 300 ℃±10 ℃,从一个侧面解释了IHI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严重,无法正常运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半焦的多循环气化活性及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工业流化床气化条件下多循环过程中半焦的气化活性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在快速反应固定床装置上,对三种不同煤阶的半焦进行了模拟多循环气化.通过残焦质量计算得到了循环次数对半焦碳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孔隙分析仪和XRD分析仪考察了半焦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低阶霍林河褐煤半焦的转化率增加,而神木烟煤和晋城无烟煤半焦的转化率降低.多循环过程中"冷淬"效应的存在使得半焦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随循环次数呈"山形"趋势变化,而石墨化结构与转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是决定碳转化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循环化学发光是一种新颖的方法,随着其实验研究的不断成功,已经展示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用途,但其理论研究还有待于突破。该文以鲁米诺体系为基础,结合钴的手性配合物增敏技术和单电子传递反应机理假设,展开了理论推演,获得了含义较为明确、经得起一些文献数据检验的循环化学发光理论公式;此外还推导出了若干与文献推测不甚相同但也能与一些实验数据相吻合的公式。根据所得公式,还能推演出循环化学发光的一些新测试方法,这将有助于该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