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注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溶液化学分析的自动化是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六十年代开始在临床化学分析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Skeggs提出的连续流动比色分析系统曾是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Skeggs工作的基础上1974年Ruzicka使连续流动分析发展到一个新水平,采用注射进样并废除了Skeggs系统在管道中引入气泡的做法,建立了称为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FIA)的新技术。它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广。一般分析速度均可达100-200样/小时,分析精度达到1%相对标准偏差也是不困难的。此外,在当  相似文献   

2.
前言 1957年Skeggs首先提出连续流动分析后,应用日广,发展迅速。1975年Ruzicka建立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1980年又论述了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应用,与动向。这种技术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广,每小时可分析100~200个样,最高可达300个,相对标准偏差可达1%,可与各种检测手段联用,例如比色法,比浊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子吸收法,其中以分光光度法居多。这种技术已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与流动注射分析仪的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丹麦的Ruzicka和Hanson.E[1]首次提出流动注射分析(FIA)的概念,指出化学分析可以在非平衡的动态条件下进行,而且适应性广泛,分析效率高,试样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精度高,设备简单.30多年来,流动注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已  相似文献   

4.
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研究(I)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流动注射技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用,建立了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并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对系统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在临床、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流动注射技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用,建立了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并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对系统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在临床、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同其它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一样,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也是自动化测量,以求提高分析速度及效率,获得适时的分析结果及实现最佳条件控制。离子选择电极自动化分析技术发展是比较快的,Babcock等人在连续流动测量技术中做了较多的工作,Ruzicka研究的流动注射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分析速度,近年来又出现了采用取样间断分析及应用标准加入法的自动分析技术以及采用电子计算机的标准加入拟合技术。国内谢声洛同志研制的离子选择电极自动分析装置和张丽珠等同志研制的离子选择电极差示测量连续自动分析仪显示我国在  相似文献   

7.
评述了近几年来电化学检测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熊艳  陈士恒  关亚风 《化学进展》2009,21(6):1325-1334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LED-IF)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化荧光检测器,在流动注射、毛细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芯片电泳等微流动分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LED-IF的4种光学结构,并对其主要器件,包括光源、滤光片、透镜、光纤、光电检测器以及检测池作了详细讨论,还介绍了LED-IF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为检测器, 将流动注射技术直接用于二氧化硫气体分析。详细研究了气体流动体系的连接方式、气体流速以及体系中压强的变化对分析信号的影响, 得到最佳连接方式, 比较了载气流速对气体流动注射分析和连续流动分析的影响。气体流动注射分析法重现性较好, 测定2890×10^-^6mol/mol SO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12), 测定速度快, 可达50样/时。连续流动分析能达到气体传感器的稳态响应信号, 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微波炉在流动注射体系中的在线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燕军  李冠斌 《分析化学》1996,24(4):483-488
微波炉在流动注射体系中的在线应用是近10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样品的在线分解和加速流动注射分析中指示反应速度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从仪器技术、结果和应用几个方面概述了从1986年以来这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符连社  任英 《分析化学》1993,21(9):1104-1110
本文归纳了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分析法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和常用的流路,评述了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分析法在单一组分的高选择性测定和多组分的连续或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与微电子技术及微制造技术相关的微型整体分析系统,主要是有关以电渗流为基础的微型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发展。讲述了产生的原因和仪器的制备,近几年的发展,未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方卢秋 《分析化学》2002,30(6):762-762
1 引  言含硫化合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SO2 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检测SO2 或亚硫酸盐的方法除经典的氧化还原法、比色法等化学分析法外 ,还有敏感膜法、荧光光度法、极谱法、传感器法等。近年来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研究应用受到人们重视 ,但在SO2 或者亚硫酸根测定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酸性条件下Ce4+ 氧化亚硫酸根产生化学发光 ,一定浓度的荧光素有增敏作用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 ,建立了硫酸铈 亚硫酸根 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  相似文献   

14.
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Ruzicka和Hansen提出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FIA)以来,作为湿化学快速自动分析最新成就的FIA法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发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微处理机的应用,FIA体系日趋完善与微型化,应用日益广泛,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双光束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生活用水中氯离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应用到双光束分光光度法中,对其理论和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自行组装的流动注射系统进行了生活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微分光度法测定钛酸钡烧结物中微量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速度快、精密度好的流动注射分析技术(FIA),在光度法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1-3]。就测试技术而言是在一个非平衡单光束动态检测完成的,而应用双光束检测器建立的分析方法报道很少[4,5]。本文自行研制两组流动比色装置,分别安置在检测器的样品池和参比池,实现了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为检测器,将流动注射技术直接用于二氧化硫气体分析.详细研究了气体流动体系的连接方式、气体流速以及体系中压强的变化对分析信号的影响,得到最佳连接方式,比较了载气流速对气体流动注射分析和连续流动分析的影响.气体流动注射分析法重现性较好,测定2890×10~(-6)mol/mol SO_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12),测定速度快,可达50样/时.连续流动分析能达到气体传感器的稳态响应信号,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分析是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湿化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度高、试剂省等许多优点,是常规分析,特别是大批分析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流注分析技术应用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易获得仪器装置。本文设计制作了必要的部件,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组装了一台简易流注光度分析装置,用于地质样品中钛、铁的光度测定,收到良好效果。 1.部件制作与组装:流注分析仪器主要由载流驱动单元、进样阀、检测器以及分析管路组成。 (1)载流驱动单元:流注分析装置多采用蠕动泵驱动载流流动。本文利用马里奥特容器能保持恒定液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实验教学 ,提出两个以流动注射分析为原理的仪器分析新实验———“流动注射分析分散度的测定”和“电厂水中PO3- 4含量的测定”。实验既接触学科发展前沿 ,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专号中“流动注射分析”课题的第二篇评述文章。它评述了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进展及国际上发展的新动向。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实验装置与仪器、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光谱、电化学检测和化学发光分析、梯度技术与计算机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