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使用灰色模糊聚类方法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绩效水平及影响因素,首先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针对指标的模糊性和灰色性并存的特点,综合灰色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多级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13家科技型企业为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各指标因素对科技型企业绩效的潜在影响关系,针对企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将为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制定经营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保持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研究主线,从低碳的视角,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4项主体指标和16项个体指标构成.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开展、技术获取和技术创新产出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RD经费、专利申请数等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价了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类高端装备制造业在2004~2014年间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产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竞争态势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晓波 《运筹与管理》2005,14(1):133-13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具有指标量大,同时又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本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系统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判断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和综合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理论的评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云重心理论求出各指标的云模型,计算与理想状态向量的加权偏离度,以此衡量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程度.该评价理论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就此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公正客观的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必要,研究新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对企业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时应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研究并构建了包括创新支撑和创新主体两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划分,以期为企业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营敏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立国 《经济数学》2010,27(3):98-104
企业经营敏捷性由一系列指标来体现.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市场反应程度、企业组织桑性、企业管理适应性与企业文化创新性、企业经营业绩.4个一级指标又包含19个二级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企业经营敏捷性的评价模型.依托实际案例,使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实例企业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企业是否具备经营敏捷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量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一直是地方政府完善应急体系的主要难点.按照国际应急能力评价原则,构建了一套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模糊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集,并通过对模糊评价进行赋值,最后通过计算得到被评价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水平.实例说明了河北省滦县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具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是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张凯  张明慧 《运筹与管理》2022,31(4):109-115
为科学合理地对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文章从科技创新基础与现状情况、科技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的不确定性构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首先应用云模型对评价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并应用区间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运用证据理论对指标的置信度等进行计算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估结果。最后以国网某省公司为例,分别应用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评估模型和区间证据推理方法进行评估研究,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在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中应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军队知识管理的特点,构建了军队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组织结构、人力、技术及知识系统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体系,运用四层模糊神经网络确定模糊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值,同时采用改进的反向传播算法,用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逐步修正网络的连接权值,使权重值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用训练好的样本对六个单位的知识管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好的模糊神经网络可以对军队的知识管理进行评估,并得到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田霖  张露露 《运筹与管理》2021,30(2):184-190
当今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考察因素,为建立从种子企业的选择、孵化、加速发展、最终成功落地的完备的独角兽培育机制,亟待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基于此,研究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确定45个相关影响因素,将其归类划分为10个主要因素;其次,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对这些因素的整体优先级进行排序,确定影响成长性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基于加权因素的模糊TOPSIS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外部因素对被研究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更为重要。“政策条例”、“技术因素”和“企业家的特点”被确定为关键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为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遴选与培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模糊理论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创新状况 ,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为客观评价、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崔春生 《运筹与管理》2013,22(4):151-156
为了得到理想的技术创新选择方案,论文从技术创新的实际出发,从实力、潜力和外部环境三个角度选择了一组反映技术创新项目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并借助Vague集理论,通过TOPSIS中正负理想解的思想定义了任意创新方案的评价指标值,运用Vague集理论中距离的概念构建了新的评价方法,进而得到了满意的评价结果。该方法一方面体现了Vague集理论描述不确定性问题的优点,另一方面借助TOPSIS思想满足了方案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一思想和方法的提出不仅为Vague集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也为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染  徐运保 《运筹与管理》2022,31(5):226-232
以2011~2018年沪深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对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总体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参与PPP项目程度越深,抑制作用越明显。二者的关系在科技型行业和传统型行业中存在异质,参与PPP项目有助于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但是不利于提高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竞争对PPP项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行业竞争加强,参与PPP项目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正相关越大,参与PPP项目与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负相关越小。对此,企业家要有长远意识,坚持创新型发展,同时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业竞争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垄断关系。  相似文献   

15.
C. Hoyles  R. Noss  P. Vahey  J. Roschelle 《ZDM》2013,45(7):1057-1070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design-based research project in England that embeds digital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followed from two phases in the USA: (1) a design phase that used dynamic representations to foste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hard-to-teach mathematical ideas, and (2) a research phase that measured the efficacy of the resulting technology-based curriculum units as implemented in Texas schools. The goal of the third phase in England was initially to “scale up” the US approach. We determined, however, that the materials had to be re-designed for adaptability by English teachers. We report how the features of the innovation—particularly its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could be leveraged, not only to achieve positive learning outcomes, but also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change in pedagogy and learning at scale. We identify an emergent framework of design affordances for teacher adaptability that are particularly salient when technology is a critical element.  相似文献   

16.
Starting with an explication of the “aggregative”-concept and deducing a general structure which satisfies a number of minimal requirements (properties of cluster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a new mathematical theory — called “theory of evaluation” — are developed. The theory sheds new light on such well-known concepts as membership, conjunction and disjunction and seems to be a very promising tool to handle representation problems as they grow from the fields of theory of fuzzy set, and its many applications, of human decision making and of multicriteria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