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碱(SALEN)与钴的配合物Co(SALEN)(NO3)2·3H2O及镧系-钴的异核配合物LnCo(SALEN)2(NO3)5·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特别是1H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文中讨论了配合物EPR谱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通式为K15H3〔Ce(P2W16VO61)2〕.61H2O、K15H4〔Ln(P2W16VO61)2〕.xH2O(Ln=La^3+,Pr^3+,Nd^3+,Sm^3+,Eu^3+,Gd^3+,Dy^3+,Yb^3+)的9种镧系元素Dawson结构的钨钒磷四元杂多配合物,并用IR、UV、NMR、ESR、XRD、TG-DTA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子研究。该类配合物具有与K16〔Ce(P2W17O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f碱(SALEN)与钴的配合物Co(SALEN)(NO3)2.3H2O及镧系-钴的异核配合物LnCo(SALEN)2(NO3)5.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特别是HNMR是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中讨论了配合物EPR谱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在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等  相似文献   

4.
稀土组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十二个稀土与L-组氨酸(L-His)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Ln(His)3(NO3)32H2O(Ln=Y,La,Ce,Pr,Nd,Sm,Eu,Gd,Tb,Dy,Er,Tm)。并通过配合物的IR、UV、H-NMR、TG-DTA、磁化率及在水中的摩尔电导等的研究,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稀土组氨配合物中配体通过羟基氧原子与镧系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酚、2-氯乙醇、二乙醇胺和溴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体——N-乙酸取代苯并氮杂冠醚。在无水乙醇中经置换反应,制得了九种稀土硫氰酸盐冠醚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SCN)2·L·2H2O(RE=La,Pr,Nd,Sm,Eu,Gd,Er,Y;L=N-乙酸取代苯并氮杂冠醚)。用IR、UV-Vis和电导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三元体系La(ClO4)3-OCBAAP-H2O在30℃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该体系有一个新固相(不一致溶解化合物)La(OCBAAP)4(ClO4)3·6H2O形成.参考该体系溶度图确定合成条件,合成了系列化合物Ln(OCBAAP)4(ClO4)3·nH2O(Ln=La,n=6;Ln=Pr,Nd,Sm,Gd,Yb,n=2).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TG-DTG、IR和密度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计算了La(OCBAAP)4(ClO4)3热分解过程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和乙醇-水溶液析出法合成了六种轻希土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1,10-二氮杂菲(phen)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考察了配合物有关性质,并确定了其组成为RE(TTA)3phen和RE(TTA)3phen·H2O(RE=La、Ce、Pr、Nd、Sm、Eu).  相似文献   

8.
稀土与氨基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稀土硝酸盐与γ-甲基-α氨基戊酸(白氨酸,C6H(13)NO2)制得了8种组成为RE(Leu)3(NO3)3·nH2O(RE=La、Ce、Pt、Nd、Sm、Eu、Yb、Y,n=1~3)的新固体配合物;与δ-胍基-α氨基戊酸(精氨酸,C6H(14)N4O2)制得了4种组成为RE(Arg)n(NO3)3.mH2O(RE=La、Pr、Nd、Sm,n=2~3,m=1~3)的新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及核磁共振时配合物进行厂表征。选用部分稀上盐,配合物及氨基酸分别对5种细菌、2种霉菌进行了生物活性试验,证明稀士氨基酸配合物均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希土与3-乙酰乙酰基-4-羟基香豆素(H2aac)配合物的合成.其化学组成为Ln(Haac)3·nH2O(Ln为La、Pr、Nd、Eu、Gd.Dy、Er,n为1或2).基于H-NMR、IR的结果,提出了希土离子与配位体4位羟基氧与邻近羰基双齿配位结构.对Nd(3+)及Er(3+)配合物的超灵敏吸收带的形状和吸收强度等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镧系元素钨钒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其通式为:K7H6「Ln(VW10VO39)2」.xH2O(Ln=La^3+、Ce^3+、Pr^3+、Nd^3+、Sm^3+、Eu^3+、Gd^3+、dY^3+、Yb^3+)。利用红外,喇曼,电子自旋共振,紫外和X射线衍射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热解性质研究表明,其分解温度范围为400-450℃,还研究了的氧化还原性质。  相似文献   

11.
稀土与H2salen配合物的合成与波谱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合成了稀土N,N-亚乙基双(水杨醛缩亚胺)(H2salen)双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紫外、红外、远红外光谱、磁化率及1H、13CNMR谱与T1的测定,确定了他们与前人合成的配合物有所不同,其化学组成为[Ln2(H2salen)3(NO3)4](NO3)2·3H2O(Ln=La,Pr,Nd,Sm,Gd,Tb,Er,Yb及Y),并对它们的配位作用、波谱及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11种稀土与α-萘乙酸的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RE(C12H9O2)3.2H2O(RE=La,Ce,Pr,Nd,Sm,Eu,Gd,Dy,Er,Yb,Y),并通过配合物的IR,UV,H-NMR,TG-DTA,XPS,磁化率,摩尔电导及溶解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曲雅焕  于薇 《应用化学》1998,15(5):21-23
合成了组成为LnCl3·3PA的丙酰胺氯化稀土配合物(Ln=Pr,Nd,Eu,Dy;PA=C2H5CONH2).IR表明,丙酰胺是通过酰胺基团的O与Nd进行配位.NdCl3·3PA配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二元体系,无论是三异丁基铝,二异丁基氢铝或者是三乙基铝都对丁二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所得聚丁二烯的顺式-1,4结构含量都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D—葡萄糖与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水溶剂为介质合成了D-葡萄糖,氯化稀土,吡啶的混配多元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研究结果表明,D-葡萄糖和溶剂吡啶同时参与了配位,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C6H12O6)(C5H5N)Cl3(Ln=La,Ce,Pr,Nd,Sm等)。本文还对配合物的可能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2个新的希土冠醚配合物Ln(NO3)3·C26H38N2O4(Ln=La、Ce;C26H38N2O4=1,7,10,16-四氧-4,13-二氮杂-N,N′-二苄基环十八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其1H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La(NO3)3·C26H38N2O4·CH3CN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869(4)nm,b=1.5868(6)nm,c=0.9147(2)nm;α=101.89(2)°,β=105.38(2)°,γ=71.96(3)°;Z=2。dcald.=1.58g·cm-3,μ(MoKα)=13.25cm-1。中心镧离子与冠醚配体中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3个硝酸根中的6个氧原子也与La3+配位,形成配位数为12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在乙腈和丙酮介质中合成了6种轻稀土硝酸盐与4'-溴-5'-硝基苯并-15-冠-5(L)的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_3)_3·L(RE=-La~Nd),Sm(NO_3)_3·L·H_2O和Eu(NO_3)_3·L·CH_3CN·4H_2O,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表征,探讨了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Br,-NO_2)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稀土与3-乙酰乙酰基-4-羟基香豆素配合物的合成,其化学组成为Ln(Haac)3.nH2O(Ln为La,Pr,Nd,Gd,Dy,Er,n为1或2),基于H-NMR,IR的结果,提出了稀土离子与配位体4位羟基氧与邻近羰基双齿配位结构,对Nd^3+及Er^3+配合物的超灵敏吸收带的形状和吸收强度等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稀土溴化物与甘氨酸配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热法在29815±010K测量了REBr3·3Gly·3H2O(RE=La、Ce、Pr、Nd、Sm、Eu、Gd、Tb、Dy、Y;Gly为甘氨酸)和甘氨酸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及REBr3·nH2O(RE=La、Ce、Pr时,n=7;RE=Nd、Sm、Eu、Gd、Tb、Dy、Y时,n=6)在甘氨酸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用本研究设计的热化学循环求得上述10种REBr3·3Gly·3H2O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并计算出它们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19.
几种稀土卟啉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瑛  邱健斌  项生昌  余雅琴 《合成化学》2000,8(6):525-527,536
在固相条件下合成了4种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稀土(Ln=La^3+,Pr^3+,Nd^3+,Dy^3+)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CP、UV及IR光谱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电化学性质相似。在循环伏安图中出现了三对氧化还原峰。第一对为「C48H36N4O4Ln(Ⅲ)」^+/「C48H36N4OLn(Ⅱ)」,第二为「C48H36N4O4Ln(Ⅱ)」/「C48H36N4O4Ln(Ⅰ)」^-1,第三对为「C48H36N4OLn(Ⅰ)」^-/「C48H36N4OLn」^2-。  相似文献   

20.
三氯化一缬氨酸六水合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Ln(Val)·Cl_3·6H_2O(Ln=La,Nd,Sm,Gd,Er).利用元素分析和容量滴定法确定了其组成。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缬氨酸以内盐的形式存在于配合物中,并通过羟基与稀土离子配位,6个水分子亦参与了配泣,推测La和Nd配合物具有一维无限长锭结构,而Sm、Gd和Er配合物为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