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侧链含查尔酮基团的聚(4-甲基丙烯酰氧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PMADMAC)和聚(4-丙烯酰氧基查尔酮)(PAC)的光交联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PMADMAC和PAC聚合物光致环加成反应迅速进行,波长短的紫外线更易使得聚合物发生[2+2]环加成反应。与溶液状态相比,固体薄膜状态下的光交联反应速率较慢。PMADMAC聚合物更容易发生光致环加成反应,其光交联速率要比PAC聚合物快,环加成反应也更彻底。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聚合物的发光特性,发现PAC聚合物无荧光,而PMADMAC聚合物具有溶剂极性敏感的荧光特性。在PMADMAC聚合物的稀溶液中,随着365 nm紫外光照时间的增加,荧光强度迅速降低,其荧光特征波长在紫外光照射后发生蓝移。 PMADMAC和PAC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好,光交联后形成热不稳定的环丁烷结构,其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光交联聚乙烯相结构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紫外光交联聚乙烯中结晶相、非晶相和中间相的质量分数以及光交联和结晶温度对交联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交联使得高密度聚乙烯的结晶度降低、中间相的含量增加,但光交联对低密度聚乙烯相结构的影响较小;交联聚乙烯的结晶行为与其结晶过程的热历史有关,结晶温度对它的影响远大于光交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聚乙烯紫外光引发交联过程中聚乙烯的表面光氧化以及光交联聚乙烯的热氧化,探讨了适合于不交联聚乙烯材料的抗氧化体系,并讨论了该体系氧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氮气氛下,光交联过程中聚乙烯表面发生了光氧化,其氧化程度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单体光交联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涛  彭增辉  阮圣平  宣丽 《物理学报》2004,53(1):316-319
提出光敏单体紫外光聚合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的方法,并在实验中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中采用六氟双酚A双肉桂酸酯单体,在紫外光作用下单体发生光交联反应,形成的聚合膜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高温热处理过程.从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发现,单体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和聚合度.取向膜经过120℃高温处理仍然具有良好的取向性质. 关键词: 光敏单体 光交联 液晶 垂直取向膜 六氟双酚A双肉桂酸酯  相似文献   

5.
正ZnO具有优异的紫外发光、激射、光响应等功能特性,是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人们对ZnO半导体的光、电、磁及压电等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紫外发光器件、紫外激光器件、紫外光电探测器件、压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ZnO基透明导电膜、薄膜晶体管已经在光电子领域大规模工业应用,在环境、生物、医学领域也呈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ZnO具有优异的紫外发光、激射、光响应等功能特性,是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人们对ZnO半导体的光、电、磁及压电等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紫外发光器件、紫外激光器件、紫外光电探测器件、压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ZnO基透明导电膜、薄膜晶体管已经在光电子领域大规模工业应用,在环境、生物、  相似文献   

7.
正ZnO具有优异的紫外发光、激射、光响应等功能特性,是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人们对ZnO半导体的光、电、磁及压电等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紫外发光器件、紫外激光器件、紫外光电探测器件、压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ZnO基透明导电膜、薄膜晶体管已经在光电子领域大规模工业应用,在环境、生物、  相似文献   

8.
增强CCD紫外和极紫外成像的荧光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D广泛用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成像,为了使CCD也能在紫外和极紫外波段成像,波长转换十分有用。采用对此波段敏感的荧光物质,使辐射到CCD上的紫外和极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CCD便可对其成像。研究了产生荧光的过程和条件以及用于把紫外和极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荧光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后,发现水杨酸钠、四苯基-丁二烯、六苯并苯和路玛近比较合适,并简明介绍了它们的特性和制备方法。评述了该领域的荧光物质物质的应用前景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技术在军事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建勇  钟生东 《光学技术》2000,26(4):308-312,315
紫外线由于具有频率高、单位光子能量大和具有“粒子性”等特点 ,所以一方面限制了它的应用 ,另一方面使它具有可见光和红外线所不具有的独特性。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军事强国的美国 ,对于紫外线在军事工程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 ,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报告。本文对检索到的 10 0多篇文献进行了综述 ,对美国在紫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硅基紫外成像探测技术具有可靠性好、集成度高、容易大面阵化、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探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硅半导体工艺的持续进步以及纳米科学的发展,利用半导体技术、荧光转换材料或者低维纳米结构来增强硅基探测器的紫外响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硅基紫外增强成像探测器件、系统应用的进展,通过回顾器件发展的历史和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并结合紫外探测技术在天文物理、生化分析、电晕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探讨了硅基紫外成像探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可见/近红外光谱图像在作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农业生产,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快速、准确、高效的作物病害诊断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常用病害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人工感官判定技术、统计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或是比较费时、或是只能用于产生明显病斑后的病害诊断,而光谱技术在植物病害的快速检测方面有一定的潜力,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可见/近红外光谱图像在病害检测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讨论,讨论了该技术所涉及的仪器,并从细胞、植物组织、冠层及更大尺度层面分析了该技术在病害检测中的现况。目前大部分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研究都以植物叶片为对象,而在更小尺度(细胞至显微尺度)和更大尺度(冠层至航空/航天遥感方面)上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单细胞级别的病害研究,只在动物细胞领域展开,而且以荧光、拉曼、红外光谱为主。可见/近红外在以植物叶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器官尺度上有大量的成功应用,目前的研究已涉及了大部分的常见作物及其主要病害,包括真菌性、细菌性等各种病原引起的病害的检测。植物叶片尺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病害信息自动快速判断;(2)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高光谱或高光谱图像病害程度模型;(3)建立与作物病害有关的叶片某些理化参数的光谱模型,从而量化病害的程度。在植物叶片这一尺度相关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研究过于碎片化,往往只研究了某一种或少数几种病害,所建的模型只能用于特定实验条件,无法直接自动判断任意田间样本的染病种类与程度。在近地冠层尺度,植株的三维形态对光谱模型有较大的干扰,有文献表明以植株近地冠层2D图像作为病害检测数据,偏差较大,所建模型不稳定,基于卫星影像的病害模型较少。还讨论了常用光谱及光谱图像建模与分类方法。目前可见/近红外光谱在农作物病害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存在研究内容的不平衡、研究系统性不够、各学科合作研究不够深入等几大问题。最后提出可见/近红外光谱在病害检测领域中应更注重多学科的深入合作,并急需相关的仪器设备、方法模型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大气环境研究至关重要。光谱分析方法因其具有特异性选择、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物检测领域。腔增强吸收光谱(CEAS)技术由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发展而来,是通过测量透过高精细度谐振腔的光强获得分子吸收信息的高灵敏度探测技术。该技术自提出至今二十余年来,因为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应性强等优势,成为大气环境研究中痕量气体检测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基于相干和非相干光源的两种CEAS技术原理和基本装置构成,其中,采用LED作为光源的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IBBCEAS),因其成本更低且能够检测几十纳米带宽的光谱范围,在大气研究领域中应用更加广泛。综述了国内外应用CEAS技术针对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NO2,NO3,N2O5,HONO)、挥发性有机物(甲醛,乙二醛,甲基乙二醛,甲烷,乙烯)、卤素单质(I2,Br2)、含卤素化物(OIO,IO,BrO)、臭氧(O3)及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检测工作。同时,从光源、检测器、光腔结构改进、仪器检测灵敏度优化等多个方面对已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重点阐述了其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检测能力,以及实际大气环境下应用的表现。最后从CEAS技术的系统优化和未来应用趋势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 (DPIV) is a powerful measurement technique,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in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applications. The instantaneous planar velocity measurements obtained with PIV make it an attractive technique for use in the study of the complex flow fields encountered in turbomachinery. The planar nature of the technique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facility run time over point-based techniques. Techniques for optical access, light sheet delivery, CCD camera technology and particulate seeding are discussed. Results from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PIV technique to both the blade passage region of a transonic axial compressor and the diffuser region of a high 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re presented. Both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fields were obtained. The averaged flow field measurement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flow turbulence intensity. The instantaneous velocity vector maps obtained during compressor surge provide previously unobtainable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ccurring during short lived surge events. These flow field maps illustrate the true power of the DPIV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点衍射干涉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应用。点衍射干涉仪由波长量级的针孔产生高质量的球面波作为参考波前,能够得到衍射极限性能的分辨率。按照不同的光路特点,点衍射干涉仪可分为点衍射共路干涉和点衍射非共路干涉两种结构,主要应用于高精度波前检测和面形检测。共路干涉结构简单紧凑,对环境振动不敏感,对光源相干度要求不高,可利用光束偏振态及光栅衍射分束的特性对传统点衍射板进行改造,在全共路点衍射干涉仪中引入时间相位调制技术和干涉对比度可调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波前检测精度。采用反射式针孔和各种光纤结构发展了非共路点衍射干涉仪,实现了大口径、高精度球面反射镜面形的测量。本文重点阐述了用于极紫外光刻投影物镜中高精度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的反射式针孔点衍射干涉仪,并展望了点衍射检测技术在生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超连续谱激光指的是当泵浦激光穿过特殊光波导时,一系列的非线性效应引起入射激光束的光谱展宽,从而输出宽光谱激光束。随着超快激光和光子晶体光纤技术的发展,利用超短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播链产生相干的且亮度高的超连续谱激光成为了一种理想的白光源。自从超连续谱激光源投入应用以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尤其在生物医学的细胞、血液等样品分析当中,荧光光谱学、流式细胞仪、共焦显微、光学相干层析等技术都是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在采用这些先进技术的科学仪器中,超连续谱激光源成为了一种主要光学部件。首先对超连续谱激光源的国际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然后对超连续激光光谱技术在显微成像、流式细胞仪、荧光寿命成像显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光学相干层析、共焦显微生物医学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作了综合阐述。对超连续激光光谱技术在非接触式血液制品鉴别的需求、方案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论述,包括覆盖400~2 000 nm光谱范围的光纤化轻型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研究;采用超连续谱激光光谱方法探索不同物种血液的种属特征;根据大数据的血液样品光谱特征元数据库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实现对血液样品种属光谱学判定;血液鉴别光谱分析便携式整机系统研发等。对超连续激光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胡强  白雪  宋宏伟 《发光学报》2022,43(1):8-25
近年来,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在发光、光电转换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已然成为科研界的"明星材料".然而,钙钛矿纳米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稳定性差、光谱仅限于可见光区等),限制了其应用.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4f能级和特殊的电子构型,因此,将稀土离子掺杂到钙钛矿纳米晶中,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光电性质,并改善稳...  相似文献   

17.
拉曼光谱是提供物质结信息的强有力工具。但由于拉曼散射信号弱,灵敏度低,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在共振拉曼光谱(RRS)中,由于激发光源频率落在分子的某一电子吸收带内,分子吸收光子向电子激发态的跃迁变成了共振吸收,因此对入射光的吸收强度大大增加。与常规拉曼光谱相比,RRS能够提高信号强度的106倍。因此,RRS检测技术以其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具有更广的应用,特别是在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如:(1)生物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色素分析;(2)细胞、蛋白质和DNA等有机物研究以及一些临床疾病诊断。RRS可以得到在常规拉曼光谱中隐藏的、更为重要的分子结构信息。RRS总是在很低的浓度下测试,且共振拉曼增强的谱线是属于产生电子吸收的基团,这对于有色物和生物样品尤为重要。因为很多这类样品的活性部位接近于生色基团,且研究对象往往是生物大分子的某一部分,所以在研究生物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时,RRS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RRS检测技术得到创新与延伸,如液芯光纤共振拉曼光谱和透射共振拉曼光谱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近几年有关RRS技术应用的原始论文、数据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提炼,介绍了RRS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分别对共振拉曼光谱的色素检测、生物检测和爆炸物检测等应用领域展开详细的综述,并介绍了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应用。随着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RRS必将在科研领域拥有其他光谱技术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陶瓷加工中的激光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陶瓷作为21世纪的三大应用材料之一,其有效的加工方法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探索的热点。而激光技术由于是非接触式加工,没有切削力,加工速度快,能加工一些特殊型面等优点,在陶瓷的加工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应用激光技术加工陶瓷和激光技术在陶瓷磨削中的辅助应用,并阐述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质量评价,同时展望各种激光技术在陶瓷加工中的发展趋势。尽早开发应用于陶瓷加工的各种激光新技术,对推动陶瓷的应用发展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应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苗强  李响  吴德伟  罗均文  魏天丽  朱浩男 《物理学报》2019,68(7):70302-070302
量子微波信号既保留了经典微波信号的空间远距离传播能力,又具有非经典的量子特性,为微波频段量子通信、量子导航及量子雷达等基于大尺度动态空间环境无线传输的量子信息技术提供了可资利用的重要信号源.按照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超导电路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和腔–光(电)–力学系统三大类型实验平台,归纳、分析了微波单光子、纠缠微波光子以及压缩微波场和纠缠微波场的产生原理、方法和相关典型实验的进展,并探讨了非经典微波场在量子导航等自由空间传输系统应用中需重点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