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史海健  王忠义 《分析化学》1996,24(3):321-324
本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4’-硝基-2’-羧基苯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MPNCPATTN)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在PH5.6时,它与铜(Ⅱ)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在λex/λem=308nm/403nm处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6.28×10^-9-9.44×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39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CTMAB存在下,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DBAPF)与铟形成络合物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铟的实验条件。在pH6.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当激发波长λex=523nm,荧光发射波长λex=552nm时,铟含量在0 ̄300μg/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0^-5g/l,试验了十多种离子干扰情况,选择性较好;已用于分析纯铅中微量铟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羧基苯偶氨)绕丹宁(PM-PRACP)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其荧光性质。在pH5.6时,该试剂与Cu ̄(2+)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且在λ_(ex)/λ_(em)=305nm/405nm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Cu ̄(2+)的浓度在0~1.6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 ̄(-4)μg/g。已用于痕量铜(Ⅱ)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了蚕茧、蚕丝和丝绸中的痕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新息夫碱试剂水杨醛缩-5-碘-5-氨基喹啉(SAIAQ)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其结构。测定了SAIAQ的酸度常数Ka1=2.40×10^-4,Ka2=2.98×10^-9。在pH3.50 ̄5.00范围内SAIAQ与Ga^3+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且在λex/λem=428nm/540nm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Ga^3+的浓度在1.5μg/L ̄26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溶性卟啉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4)与铅的显色反应,在pH11和酒石酸钾存在下铅与T(4-MOP)PS4在室温时间形成1:1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位于464.4nm,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1.cm^-1,铅量在0~20μg/25mL,范围为符合比尔定律,工作工线回归方程A=0.0262+0.0435c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6.
铬(VI)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r(Ⅵ)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的显色反应。在pH6.0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r(Ⅵ)与5-Br-SAF、CTMAB形式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2×10^5L·mol^-1·cm^-1。Cr(Ⅵ)浓度在0 ̄2.5μg/10mL间服从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微量Cr(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2,3,7-三羟基-9-(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DBARPF)是一种新的荧光酮类显色剂,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于pH9.0NH3-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与Mn(Ⅱ)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5,Mn(Ⅱ)的浓度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铜(Ⅱ)和锌(Ⅱ)分别在0.1mol/L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6.5)和0.25mol/LNH4Cl溶液中,与氟哌酸形成良好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26V和-1.28V(vs.SCE),络合比分别为1:3和1:2,峰电流与铜(Ⅱ)和锌(Ⅱ)的浓度均在4.0×10^-7~5.0×10^-6n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0×10^-8和5.0×10^-8mol  相似文献   

9.
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丁二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邻苯二胺与丁二酮在1mol/LH2SO4介质中反应生成2,3-二甲基喹喔啉。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λx/λem=340nm/490nm)其荧光量子产率ΦF=0.101。丁二酮浓度在4.0×10^-7~5.2×10^-5mol/L范围内与转化成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1%,检出限为1.3×10^-7mol/L,考察了30种物质表明,该法选择性好,用于实际啤酒样品中丁二  相似文献   

10.
丁基罗丹明B—钼酸盐光度法连续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加林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6,24(3):344-347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分别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表面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e=3.96×10^6L.mol^-1.cm^-1,εSc=4.71×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0-24μg/L Ce和0-60μg/LSc,测定极限为Ce1.0μg/L(n=12)和Sc1.9μg/L(n=10),对  相似文献   

11.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征  武竟存 《分析化学》1995,23(4):401-403
本将Ag(Ⅰ)催化S2O^2-8氧化Mn(Ⅱ)生成MnO^-4的催化反应与LuminolMnO^-4-OH^-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3.2×10^-12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5g/mLAg,用于水样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是新合成的一种显色剂。该试剂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无色溶液,在pH3.6~5.2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试剂与铜(Ⅱ)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水溶性配合物,其组成比为:Cu(Ⅱ):OPT=1: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们于301.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1.4=1.82×10^5L.mol^-1.cm^-1。Cu(Ⅱ)在0~10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硫代米Chi酮光度法测定微量卤酸根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盐酸溶液中,ClO^-3,BrO^-3,IO^-3可分别与硫代米Chi酮,NH4SCN形成蓝色梧合物,λmax为620nm。卤酸根测定的线性范围为IO^_3为0-3.0μg/10mL,ClO^-3,BrO^_3o 0-4.0μg/10mL。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ClO^-3=7.67×10^4,εBrO^-3=9.94×10^4,εIO^-3=1.45×10^5。本法灵敏,选择性好,操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4(2-吡啶偶氦)间苯二酚(PAR)对镉与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TAPP)的催化反应,在PH8.50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单偶氮试剂PAR能加速Cd(Ⅱ)的TAPP的反应,反应在室温下即刻完成,配合物组成为Cd(Ⅱ):TAPP=1:2,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2.6×10^6,最大吸收波长于43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4×10^5,Cd(Ⅱ)含量在0-4.4μg/10ml范围内服从  相似文献   

15.
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国  马兰萍 《分析化学》1996,24(3):356-359
本报道了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PDCPD)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在HOC2H4OCH3-H2O介质中,PDCPD与KI反应生成I3^-而I3^-与PDCPD的量成正比,在λmax=352nm处可进行PDCPD的光度测定,测定下限为3.2×10^-5mol/L,SD=0.34,RSD=1.40%。  相似文献   

16.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4,22(11):1155-1157
本研究了2-(6-硝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2.0 ̄4.5的乙醇水溶液中6-NO2-BTAMB与铜形成一种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7.75×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6-NO2-BTAMB∶Cu=1∶1,铜浓度在0 ̄1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  相似文献   

17.
在0.06mol/L NaAc-HAc pH4.5的缓冲底液中,偶氮氯膦Ⅲ(CPAⅢ)在-0.25V(vs.Ag/AgCl)有一良好的微分脉冲极谱还原波,加入希土(RE)后期峰高电流(ip)降低,轻希土浓度在1×10^-6~6×10^-6moo/L,钇和重希土浓度在2×10^-7~3×10^-6mol/L范围中,ip的降低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CPAⅢ亦是可用的希土极谱分析试剂。实验证明它们是不可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司芝坤 《分析化学》1998,26(9):1052-1055
研究了铕-敌鼠-DL-组氨酸-CTMAB荧光体系的荧光特性,测定了体系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敌鼠的实验方法,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nm和612nm,各组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10^-5mol/L,DL-组氨酸,1.0×10^-4mol/L,CTMAB1.0×10^-5mol/L,pH为9.0,在此条件下,敌鼠浓度在6.0×10^-7~9.0×10^-5mol/L范围内同体系的荧光强度成线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痕量钍的新光度分析法。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钍钼杂多酸和丁基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其适宜条件为CHClO4=1.3MOL/L,CMoO^2-4=6.8×10^-4mol/L,CBRB=2.7×10^-5mol/L,PVA0.08%。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5-(4-甲氧基苯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MOPBSQ)的合成及结构鉴定,建立了MOPBSQ-吐温80测钴的新荧光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为0~40μg/L螯合物在λex/λem=341nm/405nm和产生经烈荧光。不经分离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及蔬菜中痕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