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TEM)对苯乙烯(St)/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水的O/W微乳液体系在反应前、聚合过程中和反应结束后等不同时间里进行观察,并测定苯乙烯微乳液聚合前后粒径的大小,根据粒径大小的变化研究苯乙烯微乳液聚合成核机理,发现其成核位置主要是在胶束和单体微珠滴里。此外,还发现SDS/St的质量比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不饱和螺环原酸酯——7-亚甲基-2-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研究了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结果说明在本体聚合时,聚合物由半开环结构单元(Ⅶ)组成;当溶液聚合时,得到结构单元(Ⅶ)和(Ⅷ)、(Ⅸ)的共聚物。根据聚合物的结构,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不饱和螺环原酸酯——7-亚甲基-2-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研究了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结果说明在本体聚合时,聚合物由半开环结构单元(Ⅶ)组成;当溶液聚合时,得到结构单元(Ⅶ)和(Ⅷ)、(Ⅸ)的共聚物。根据聚合物的结构,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PU/纳米SiO2溶胶杂化材料的前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端聚合(FP)是通过在单体前端区域引发增长聚合将单体合成为聚合物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反应模式.它是一种通过局部反应区域在聚合物单体中的移动而将聚合物单体转变为聚合物的一种反应模式,主要运用在放热反应中,在反应初始阶段进行短时间的加热,然后停止加热,借助放热反应的热自催化完成单体的聚合。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献上相继报道了稀土有机化合物对双烯烃聚合的研究结果。我们亦曾报道当Nd(OCH_3)_3和n-C_4H_9Li以摩尔比1:3反应时,可以分离到一类新的有机钕氢化物n-C_4H_9NdH_2·3LiOCH_3,并发现它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和苯乙烯反应生成乙基苯。本文研究了它和丁二烯的反应,结果表明,n-C_4H_9NdH_2·3LiOCH_3可以单独用于催化丁二烯聚合。 丁二烯为聚合级。庚烷(分析纯)用5A分子筛干燥。n-C_4H_9NdH_2·3LiOCH_3的合成见文献。聚合在容积为30ml的聚合瓶中进行,在氮气下依次加入丁二烯庚烷溶液  相似文献   

6.
金属镁引发丙烯腈聚合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远 《催化学报》1982,3(3):233-238
前文报道了在硝酸溶液中以金属镁引发丙烯腈聚合动力学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聚合体系的引发机理,又考察了丙烯腈在硝酸溶液中的行为、金属和硝酸的反应过程和聚合物的链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1)丙烯腈在硝酸溶液中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2)当金属与硝酸反应产生的初生态氢或它的次级反应产物——一氧化氮阳离子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SET-LRP的机理是基于Cu(I)在某些溶剂中的歧化反应和Cu(0)通过外层电子转移(OSET)使引发剂R-X生成自由基离子[R-X].-,自由基离子通过异裂生成自由基R.,从而引发单体进行聚合。讨论了引发剂、催化剂、溶剂和配体对SET-LRP的影响。通过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对比,表明用于ATRP的引发剂也能广泛应用于SET-LRP,而用于SET-LRP的配体必须是能使络合物高度不稳定、能够使Cu(I)迅速发生歧化反应的配体;通过比较还显示出SET-LRP巨大的优越性:单体适应范围广、反应速率快、反应条件简单、催化剂容易脱除、反应产物没有颜色变化。总之,SET-LRP将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Resonance,以下简称 ESR)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过程的研究。它可提供高分子聚合中自由基的产生、反应和消失的过程以及自由基和反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共聚合.探讨了液膜增强剂种类和聚合环境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研究了薄层厚度,薄层面积,聚合温度和加热方式对体系(包括单体和水)挥发性和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薄层和试管聚合的速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浴与烘箱加热方式下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得到了在水浴中反应后的聚合物粒子平均粒径和分散度都减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聚丙烯基聚偕氨肟(PPAO)—硫脲(TU)体系引发丙烯腈(AN)聚合过程中,将 c(TU)/c(PPAO)摩尔比调节在0.5以上,可以观察到 PPAO、硫脲和硝酸浓度的变化对聚合速度都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聚合诱导期则随 c(TU)/c(PPAO)摩尔比增大而延长。根据实验结果,得表观聚合速度R_p=2.07e~(-32.6KJ/RT)c~(2.0)(AN)碰撞频率因子极低和引发体系的零级反应是链自由基向初级自由基碰撞终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固体氩中一氧化氮的低温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许颜正  余敏  郑企克 《化学学报》1996,54(12):1186-1193
本文研究了在低温固体Ar中NO和O~2的反应。采用Ar作基质, 将NO和O~2分层沉积或混合沉积在低温基板上, 通过逐渐升温来控制扩散速率, 在温度10K-35K范围内, 从样品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变化, 首次观察了NO和O~2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转化, 由此给出了反应机理, 即NO在Ar基质中首先发生扩散和聚合, 生成cis-(NO)~2, 随后与氧反应生成asym-N~2O~3和iso-N~2O~4, 而asym-N~2O~3进一步氧化生成N~2O~4(D~2~h)。  相似文献   

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星形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10 年来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法合成星形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从聚合单体、引发剂、聚合方法和反应条件以及聚合物性质等方面讨论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星形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并根据聚合方法和引发剂对各种反应进行了分类。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在合成功能性复杂星形聚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在N-甲基-N-(2-羟乙基)-对-甲苯胺(HMT)存在下,MMA以过氧化物引发的聚合速率和聚合表观活化能.发现HMT对BPO、LPO引发的MMA聚合有促进作用,提高聚合速率.由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了含有HMT的碎片,表明由芳叔胺HMT与BPO反应产生的自由基能引发单体聚合,BPO-HMT引发聚合为一氧化还原引发聚合.  相似文献   

14.
以α-羟烷基苯酮(HAPK)、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600(PEG600)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为原料,通过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HAPK-TDI-PEG600-TDI-HEA(HTPTH).用IR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Photo-DSC研究了HTPTH引发三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光聚合动力学,考察了光强、引发剂浓度对TPGD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和光强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转化率、单体最终转化率、最大反应速率都增大,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的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2种膦亚胺半茂化合物[(t-Bu)_3P=N]CpTiCl_2(PT1)和[(t-Bu)_3P=N]CpTiMe_2(PT2)为主催化剂,分别以甲基铝氧烷(MAO)或[Ph_3C][B(C_6F_5)_4]为助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研究.详细考察了不同n(Al)/n(Ti)、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丙烯聚合活性、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还与典型的(rac-[En(IndH_4)_2]ZrCl_2)(1),CpTiCl_3(2)及Cp_2TiCl_2(3)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1H/13C-NM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红外(FTIR)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的活性可高达3.25×10~6g聚合物/molTi×h,重均分子量高达4.4×10~5,分子量分布2.0.降低温度及升高反应压力和延长反应时间都能使聚丙烯分子量增加.观察到聚合初期产物分子量随聚合时间线性增大.在-100~200oC范围内没有观察到熔融峰出现,但在-3.7~-2.6oC区间可以观察到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出现.序列结构分析表明,所生成的聚丙烯为无规结构,但二元组r(62.28%)高于m(37.72%),意味着聚合过程中有间规聚合倾向.[mr/(2mm+mr)]+[mr/(2rr+mr)]=1.04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说明,由此类催化剂体系催化丙烯聚合生成的产物立体结构序列分布服从伯努利统计模型,聚合主要以1,2-插入方式为主,同时含有少量2,1-插入.  相似文献   

16.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它不仅适用单体广泛、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可以方便地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设计.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控制聚合过程,通过ATRP动力学模型化并耦合不同操作方式下的反应器模型已成为必然,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大分子链结构,如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组成及组成分布,同时还能优化聚合条件.从传统自由基聚合理论入手并结合ATRP与传统 自由基聚合的异同,本文首先论述了ATRP动力学模型化过程;其次系统综述了已有的ATRP动力学模型研究,着重对三类不同的数学模型处理方法(矩方法,蒙特卡罗法、商业软件包-PREDICI,GEPASI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用Photo-DSC(光差热扫描)研究了一种可聚合胺助引发剂乙二醇-3-吗啡啉丙酸酯甲基丙烯酸酯(EGMPM)分别与二苯甲酮(BP)、4-(4-甲苯硫基苯基)苯基甲酮(BMS)、4-氯二苯甲酮(CBP)、4-氯甲基二苯甲酮(CMBP)、4-羟甲基二苯甲酮(HMBP)等二芳酮组成的光引发体系引发以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单体的紫外光聚合动力学.考察二芳酮质量分数、聚合温度、光照强度对其光聚合动力学影响,并评价其引发效果;同时计算出了EGMPM/BP引发HDDA聚合体系的活化能.结果表明,二芳酮的质量分数增加时,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减少,单体的转化率也相应增加,单体聚合速率相应增大;相同质量分数(0.1%)的不同二芳酮,BMS体系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最短,单体转化率也最高;随着温度和光强的增加,单体最终转化率、最大反应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的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18.
李行舟  李松 《有机化学》2004,24(Z1):135
聚合氨基酸催化的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是由Juliá和Colonna[1]发现的,最初反应是在三相反应体系(聚合氨基酸、有机溶剂和H2O2-H2O-NaOH)中进行的,Adger等[2]对此条件进行了改进.以树脂固定的聚合氨基酸代替聚合氨基酸为手性催化剂;同时分别以Urea-H2O2和DBU代替H2O2和NaOH,使得反应可以在两相(催化剂和有机溶剂)体系进行.这些改进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催化剂的回收率,还扩大了反应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负载卤化镍(NiX2/HD)催化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负载卤化镍(NiX2/HD)为催化剂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反应可控、后处理简单且催化剂可以反复使用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卤原子、催化剂、钝化剂的类型和含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该体系的聚合速率及可控性有重要影响。在相同条件下,NiCl2较NiBr2的催化速率快;钝化剂卤化铜/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CuX2/Me6TREN)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可控性要优于卤化铁/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FeX3/Me6TREN);增大钝化剂的含量,聚合速率降低,且含量为1%时聚合的可控性较好;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加快,分子量分布指数(PDI)增大。顺磁共振检测中观察到钝化剂中过渡金属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胡溯  王峰  张一川  何伟  张扬 《合成化学》2023,(9):740-746
无环二烯烃易位聚合(ADMET)是烯烃复分解反应(OM)细分后的重要类别之一。ADMET基于Chauvin反应机理,利用金属卡宾络合物对碳碳双健进行重排。ADMET反应中能量驱动力不同于其他复分解反应,ADMET聚合可通过除去反应生成的乙烯控制,且多被用于生成有明确的主结构和主干取代物在精确位置的聚合物。本文综述了ADMET聚合的研究进展,包括Chauvin反应机理、钼基和钌基催化剂发展历程以及ADMET聚合演化、反应条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