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质量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对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这一说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根据惯性的定义,惯性是任一物体在没有外界作用迫使它改变状态之前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因此不管什么物体在没有受外界作用时,都毫无差别地显示出这种性质;这样惯性就无大小可言,就不能把质量和惯性联系起来,质量当然也就不能是惯性的  相似文献   

2.
将物体悬挂于电流表指针上,通电力矩平衡时物体质量与电流成线性关系,通过对悬挂于电流表指针上标准物体与待测物体平衡时产生的电流对比,求出待测物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1 牛顿力学的质量和能量。牛顿本人没有给出质量的明确定义.一般就说是物质的多少.重要的是在牛顿力学中,认为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恒定的,与物体的运动无关.在相互作用中不会消失,因而有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惯性质量 牛顿正式将质量概念引进物理学.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定义就是:“物质的量是用它的密度和体积一起来量度的.”接着,在对这一定义的阐释里,他又说:“我在以后不论何处称之为‘物体’或‘质量’的,就是指这个量而言.”[1] 由此可见,牛顿并没有将质量定义为物质的量,而只是将物质的量也叫做物体或质量.在《原理》一书中,牛顿确实把这三个名词当做同义词使用.牛顿多次说过物质的量同物体所受引力成正比,也说过物质的量同物体的惯性成正比,但这些都不是他所下的定义.如上所述,牛顿将质量即物质…  相似文献   

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于质量为 M、倔强系数为 K的螺旋弹簧下端,其振动频率与一个质量为 m=m+pM的物体悬挂于具有相同倔强系数的无质量的弹簧下端时的振动频率相同.系数p的范围从1/3(当m》M时)变化到π2/4=0.41(当m《M时).用一条竖直钢带加上许多等间距的横臂构成的波的演示装置是一个等效系统.如果最下面的横臂用一个其上可以装上不同的砝码的横杆代替,则与质量比率m/M相对应的系数P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6.
郑金 《物理通报》2012,(10):55-57
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运动,若合外力为零,则相当于其中一个等效质量为m’=mM/m+M的物体与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在原相互作用力作用下的运动,把等效质量m’称为折合质量.当利用折合质量应用有关公式解题时,只有原相互作用力和时间不随参考系而改变,其余的位移、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当物体的发射速度足够大时 ,使物体所受引力恰好等于物体环绕地球运转所需的向心力 ,物体就可以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而发射速度与宇宙速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 ,环绕速度为v .环绕速度指的是卫星绕地球作  相似文献   

8.
在狭义相对论框架内对质量的物理实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一个物体的静质量是在其质心参照系中该物体总体能量的反映参量,惯性和引力特性仅仅是质量的物理性质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林昌斌  郑渊方 《物理通报》2021,(3):69-70,74
结合生活实际,探讨用最大倾斜角表示物体稳度的不足之处,并从力矩平衡的角度分析稳度与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重力矩大小定量描述物体稳度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变质量物体运动的密歇尔斯基方程[1]是其中F为作用于主体的外力的合力,vr为质元dm相对于主体的运动速度,乃是由于质量变化而引起动量变化所产生的对主体的“反推力”.在一般的理论力学教材中,通常只讨论F为常力(如重力)的情况.事实上,如果物体在介质中运动,介质阻力总是存在的,因此,从实际出发,不能不考虑介质阻力.然而一旦计及与速度有关的阻力,求解方程(l)的困难就大大增加了.但是,在几种特殊情况下,我们求得了解析解.如果把它介绍给学生,这对帮助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一对于…  相似文献   

11.
相对论质量     
以下质量变换公式的推导由于共简明性可能对教师在他的无止境的研究中会有帮助。考虑一个相对于实验室So系以速度V运动的一维参考系S。设两个相同的物体相对于S系具有速度-V和 V。相对于So系,这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0和U。相应的质量为mo和m(U)。根据对称性,发生一次非弹性碰撞,将使两个物体都静止在S系上。因此,动量守恒取以下形式: 并且,由著名的速度变换公式得出:从以上方程式中消去V,便可得相对论质量变换公式:选自: Amer.J Phys Vo48. No9(1980) p779.相对论质量@俞慕寒$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2)班 @L.C.Baird…  相似文献   

12.
要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一定要以与另外一个物体相固结的坐标系为计算系统,物体对于计算系统的相对位置之变化称为运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我们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物体,因此也就没有与绝对静止物体相固结在一起的坐标系存在,从而可以断定,物体的绝对  相似文献   

13.
蔡志东 《物理通报》2017,36(3):111-114
中学教科书认为: 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以及相对高度有关, 其表达式为: E = m g h . 有些教师认为, 教科书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应当写为: E=G h, 也即重力势能不是和质量成正比而是和重力成正 比, 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其错误产生的原因, 并给出了重力势能和质量与相对高度有关而不是 和重力与高度有关的严格证明  相似文献   

14.
周书华 《物理》2020,(1):53-53
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可与无质量的引力子相联系。一种检验引力子是否真的无质量的方法,是通过对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详细观测来计算引力子质量的上限。如果引力子质量不为零,可能意味着需要超出广义相对论的新理论。若引力以光速传播,引力子的质量mg应为零。但是如果引力子具有微小的质量,引力将具有由引力子的康普顿波长λg标志的有限力程。  相似文献   

15.
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法 对于边界为f的平面物体G,根据变分原理,可以证明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温度函数t(x,y)是使如下泛函取极小的函数:文献[1]指出,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昂色格理论和定态最小熵产生率原理,U(t)是与该物体系统熵产生率相联系的量,而该泛函取极小即是系统定态最小熵产生率原理。同样可以证明,相应于第二类边界条件的泛函为:  相似文献   

16.
1解题方法和思路 “追及”和“相遇”是两个物体运动关系中典型的问题,解此类问题时,应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运动关系的示意图,弄清两物体的运动关系(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这类问题的特殊之处常与极值现象或临界现象相联系.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有物理分析法、相对运动法、图像法和数学分析法等.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分析临界情况,找出相关的临界条件或用数学方法找出相关的临界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对随径向坐标指数型变化的有效质量分布,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与Coulomb型势,Kratzer型势和无限深球方势阱三类势函数相联系的变质量三维Schr dinger方程的解析解,具体给出了这三类系统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在用静电探针诊断了轴流式射频等离子体激活化学汽相沉积(PCVD)反应器中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电子密度轴向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与主要工艺参数相联系的二元流体动力学模型。以等离子体参量的轴向分布和变化规律为中介量,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影响PCVD沉积质量分布的规律。将模型用于沉积SnO2薄膜的过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牛顿运动定律仅适用于惯性系,它在非惯性系中不适用.在非惯性系中,可引入与加速运动参考系相联系的力,从形式上满足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这样引入的力叫惯性力.“欲全面分析被研究物体所受的力,必须同时分析参照物所受的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经典物理中涉及运动物体质量变化的问题,分析了变质量系统所遵循的动力学方程(密歇尔斯基方程),并与物体惯性质量随速度变化的相对论效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