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尽快地、准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在解答数学题时,如何才能形成思路呢?下面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一、借助图形,寻找突破口数学中很多问题都具有"形"的因素,如果能给数学命题以直观、形象的图形描述,就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形成解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发现活动中,类比推理在提出猜想、确定研究方向、提供解题思路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在尝试去解一道题时,如果我们能成功地想到一道更为简单的类比题目,那么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考试中心《1 999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分析报告》与往年有一鲜明不同 ,那是在 2 ·3节中写道 :“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求异精神与探索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除了对数学的认识外 ,主要是解题 ,主要是解题时的新思维产生的新解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是相对的 .一切数学上不曾有的是新的 ,一切数学上早已有了但学生没学的对学生也是新的 .所以 ,学生在解题中创造了他尚未学过、但早已是基本方法的解法时 ,他的创造水平就达到了数学家创造此基本解法时的创造水平 !如果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朱欢 《数学通讯》2011,(1):27-27,29
对于如何解题,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曾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利用构造法解题也不例外,也需要靠正确的思路作为引导.构造法在解数学题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体现了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构造法的使用,可以使得问题得到更简单的解法,为解题节省了时间,这对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构造法谈谈数学解题.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活动.某种程度上说,数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就是解题的过程.数学家的解题往往是一个创造和发现的过程,作为学习的数学解题更多情况下是根据设计者预设目标进行的训练.通过训练,理解与探究数学的基本规律,使学习者学会像数学家那样"数学地思维".问题的设计或侧重已学知识的巩固,或关注学习者某方面能力的发展,通常表现为对数学结论的再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动人的,许多数学家极为注重美的追求.20世纪前50年最伟大的数学家赫尔曼·外尔(HermanWeyl)说过:假如要我在大自然的真实与数学的美之间做选择,我宁愿选择数学的美.其实数学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就藏在我们身边.仅仅利用一个方程或一个不等式(组),就可以利用其刻画的区域图案表现美,并通过不断地发掘。  相似文献   

10.
曹文喜 《中学数学》2012,(11):73+75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要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量关系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历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洋 《中学数学》2012,(14):86-87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寥寥数语把数形结合说得淋漓尽致.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中的本质.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应不断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此作为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数是基础,形是关键,既要以形助数,又要以数定形."解题教学中我聆听大师的教诲,常根据某些数学问题的结构和形式,恰当、巧妙地构出距离,借助其图形解题,常可捕捉到解题的机智,获得新颖、独特、简捷的解法,曲径通幽,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反思是对知识的回忆再现,是对方法的总结归纳,是对题目实质的再挖掘.反思可以提高数学的解题质量,培养解题能力,使我们更深入地钻研知识,拓宽思路和视野.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以下就解题反思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问题,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对中学数学教学而言,不仅要把"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把"解"作为研究的目标,而且也要把"解题活动"作为对象,把学会"数学地思维"、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解题者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首先需要对问题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使问题的信息与大脑里贮存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通过严格的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看,数学解题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几何直观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名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几何直观,就是"看图说话,看图说理".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当代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就曾说过:"无论是从事数学教学还是研究,我是喜欢直观的.学习一条数学定理及其证明,只有当我能把定理的直观含义和证法的直观思路弄明白了,我才认为真正懂得了."可见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数学家G·波利亚说过,"我们如果不用'题目的变更',几乎是不能有什么进展的".他也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这就是指变式教学.事实上,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时时也离不开变式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倍加关注,要能深挖教材,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二次根式除法(2)》课的片断(苏科版九上)谈谈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数学家与一个蹩脚的数学家,差别在于前者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后者则只有抽象的理论".这句话对一般的解题者来说也是正确的,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解题者与一个蹩脚的解题者,差别在于前者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后者则只有抽象的公式和定理.……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又说:"先足够地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我们解证数学问题的唯物辩证思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正>波利亚曾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因此我们解答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方法正确,问题就容易解决.常数数列是数列中的最特殊数列,是指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为一个相等的常数,也叫"常数列".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利用条件可以构造出常数列,从而减少计算量,大大地提高解题速度,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一、构造常数列巧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美丽的,但数学美不同于其它的美,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动感的画面,它是一种独特的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美丽的几何图案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