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自我对话"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少华 《化学教育》2005,26(7):12-13
“自我对话”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它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自我对话”教育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自我对话”意识,并通过学前“知我性对话”、学中“生成性对话”和学后“反思性对话”等形式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针对工业分析课程存在的不足,遵循教是核心、学是根本的理念,基于关注“学”,设计和构建工业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首先,工业分析课程分层设立“互动生成性”目标,然后变革内容“工作取向”,设计“真实、开放、交互、对话”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并以多元评价促进“反思、感悟”。实践结果表明,工业分析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是当前理科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论述“科学素质”从“口号”到理科课程目标演进的基础上,结合英、美理科课程的改革,从“全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等 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胡久华 《化学教育》2006,27(9):36-38
在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与新课程并存的背景下,针对本科生在进行“化学教学论”课程学习中,由于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导致的被动学习状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兼顾基础教育中的现行课程与新课程,构建了以主题导向、问题与活动任务驱动、基于案例观摩与分析的“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法在"有机合成"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斌 《化学教育》2006,27(7):39-40
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尝试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有机合成”部分采用“PBL”教学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能拓展知识面,联系不同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知识永久的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使教学处于融洽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6.
江家发  蒲绪凤 《化学教育》2007,28(2):45-46,49
高师院校化学教师教育应及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求,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模式有“3 1”、“4 1”、“4 2”等几种新模式,本文就化学教师教育“4 2”新模式中的课程设置进行初探,试图从中找出适合高师院校的化学教师教育的具体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林珩 《化学教育》2005,26(1):42-44
“中学化学解题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化学教学论课程相辅相成。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该课程对高师生如何进行科学方法的启迪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评价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杜新贞  魏艳玲 《化学教育》2006,27(12):38-39,56
甘肃省“专升本”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员学科专业理论水平,但其前提往往是弱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专升本”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均需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在化学“专升本”学员中进行对化学新课程的宏观认识、内容了解、理论需求及技能了解和需求等几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新时期甘肃省化学“专升本”教育中加强并开设化学新课程理论和技能类课程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学员的具体需求主要表现在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等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温利广 《化学教育》2014,35(21):13-19
在10年活动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将活动上升为课程,从3个层面介绍了“初中化学环境专题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建构的基本思路:由“点”到“线”,形成活动系列;由“线”到“面”,形成活动模式;由“面”到“体”,形成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设置化学实验课程的各层次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教学探索,逐渐形成了“实验技术讲座”“实验安全与环保大课堂”“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讲解及演示”“实验室突发事故紧急疏散演练”“实验室消防演练”五位一体的化学实验安全防范教学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了实验安全平稳进行,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校园教学秩序。本论文将对上述“五位一体”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希望与同行共同探究如何保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消费化学”课程所要求的内容、依据情景创设的原则、目的、途径等制作课件,并针对本课程情景创设进行讨论总结.结合课件中情景创设实例阐明“消费化学”情景创设课件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能为高校“消费化学”课堂情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2“物质的性质探究”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中有一个实验“铝配合物的生成”,其中“Al^3+与F^-形成配离子的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现象不符,我们对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肖丽华 《化学教育》2008,29(1):23-2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些许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会显得散乱一些,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不仅要积极主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相呼应,更要走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前面。为此,我们对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结构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李佳  陈华  钱扬义  钟国华 《化学教育》2005,26(10):23-25
学生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模式,将之应用于“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与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效果.它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连续地综合地较为准确地对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做出适当的评价,而且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促进教师有效地教.  相似文献   

16.
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的弊端有:(1)评价功能窄化;(2)评价内容面窄;(3)评价方法单一;(4)评价主体惟一。这种现状很难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理念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该门课程是一门学生显性的、实践的教学活动课程,其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从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类别合理性和评价操作简约化4方面综合考虑,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7.
文庆城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05,26(7):43-44,62
从培养中学化学创新师资的角度,对高师“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及学法和教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该课程有利干探究性、创新性师资的培养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开设"高师化学STS教育"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树萍  刘淑芬  王春华 《化学教育》2003,24(10):32-34,40
在高师实施STS教育是培养师范生从事STS教育、适应科学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高师实施STS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技术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观”及培养师范生的STS教育能力;高师STS教育的课程由STS教育理论和STS教学基础知识、STS教学技能训练几部分组成;高师STS教育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开设"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课程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是化学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新开发的课程。如何建设和实施这门课程,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几年来,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20.
探索"任务驱动"下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任务驱动”化学教学模式,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推进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意义,对如何设计化学学习任务和化学学习支持系统,以及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做了比较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