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搅拌棒吸附萃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九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适用于食品、环境、生物样品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本文综述了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原理、萃取涂层、解吸方式、发展状况及应用,并与其它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引用文献38篇。  相似文献   

2.
固相微萃取参数选择及其对有机锡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新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它与其它技术联用可对多种样品基体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目前,该技术在毒性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很少。本文分析参数选择对固相微萃取的影响的同时,还对其在有机锡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田静 《色谱》2007,25(3):361-361
样品分析过程包括取样、样品制备与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总结报告等五个部分,通过统计发现样品处理所需时间占整个分析过程的61%,而分析测定的时间仅占6%。目前实验室所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为传统的索氏提取、液.液萃取、微波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这些技术耗时长,萃取效率低。发展高效快速的样品制备与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邵学广  武曦  李跑  蔡文生 《色谱》2013,31(10):925-926
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复杂样品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以色谱为基础的样品预处理、联用、多维色谱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色谱技术在复杂样品分析中的能力,在石油化工、临床医学、食品卫生、环境监测、商品检测、地质勘探等领域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3]。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LCP-MS)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分析了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铂族金属分析的主要困难,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ICP-MS技术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铂族金属分析的最新进展,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6.
简述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发展历程,对其主要部件的技术发展进行概述。综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传统地质样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及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地质样品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随地质学研究的需求变化,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会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近年来环境样品中痕量锑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水环境体系中锑的赋存形态、传统的样品预处理和分离富集技术、现代仪器在线分离分析技术,并指出了痕量元素锑形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原位、实时、在线、非破坏、高通量、低耗损的质谱学方法是质谱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对复杂基体样品中痕量待测物直接离子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质谱分析的效率,使实际样品的快速质谱分析成为可能.本文着重综述了能够在无需样品预处理情况下对复杂基体样品离子化的新兴质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系统阐述了直接离子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常压直接离子化技术和装置,对直接离子化质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药品、环境、活体分析、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组织质谱成像等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述评,讨论了提高复杂样品快速质谱分析选择性的可能方法,并展望了常压直接离子化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9.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铂族金属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洪  郭启华  谷学新  邰超 《分析化学》2003,31(5):624-630
评述了近年来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铂族金属的分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样品的预处理和分离富集技术以及检测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色谱》2020,(1)
脂质作为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在能量来源、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脂质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脂质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样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有富集痕量物质和减少基质干扰的作用,成为脂质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基于液相的萃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和单一有机溶剂萃取。基于固相的萃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场辅助萃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加压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辅助萃取。此外,还介绍了在线联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和用于活体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最后,对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提高脂质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1.
环境样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9篇综述。它全面评述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国环境样品分析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城市污泥、垃圾堆肥和垃圾渗滤液分析等。引用参考文献990篇。  相似文献   

12.
锕系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各元素的分离和分析都很困难,用传统的数据解析手段,难以实现各元素的同时、快速分析。化学计量学是一种高效、功能强大的数据解析方法,对于样品复杂,基体干扰严重以及多组分样品的分析具有独特优势。将化学计量学应用于锕系元素的分析中,利用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可直接对样品进行测定。化学计量学方法也可用来指导试样的科学采集,进行实验设计、仪器分析操作条件选择等。从吸收光谱、ICP–AES及放射性测量3个方面综述了化学计量学在锕系元素分析中的应用,阐明了化学计量学在锕系元素分析中的应用难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环境样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8篇综述。它全面评述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国环境样品分析各个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引用参考文献967篇。  相似文献   

14.
许旭  陈钢  刘浩 《色谱》2020,38(10):1154-1169
药物分析是毛细管电泳(CE)的重要应用领域,所有CE分离模式与检测方法都在各种药物及其不同形式样品的分离分析中显示出特色和应用能力。该文从药品分析领域中的小分子药物(包括手性药物)及其有关物质、中药与天然产物、体内药物分析、生物制品药物分析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CE在这些传统药物分析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限于篇幅,未包括现代药物分析研究比较活跃的理化常数测定、亲和毛细管电泳与结合常数研究(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等)、临床生物标志物分析、代谢组学和微流控芯片CE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根据目前传统药物分析领域的发展,该文关注到近期CE在顺应药物分析的法规需求、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E-C4 D)、改进检测灵敏度与精密度、CE-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毛细管电泳、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icIEF)、抗体分析等方面的新进展。该文结合文献,讨论了目前传统药物分析领域的需求,以及CE在其中的地位、挑战和机遇。对目前CE主要作为互补分析方法在化学药和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期待CE在生物制品分析中的特色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同时提出CE-MS和对CE分析重复性改进等新进展可能对未来CE应用领域的大幅度扩展。该综述主要涉及近3年(2017年1月到2020年2月)及部分2016年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5.
二(口恶)英类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和生物检测法测定二恶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国际通用的二恶英类标准分析方法体系,综述了我国二恶英类化合物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开展二恶英类分析检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钼的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 1991~ 2 0 0 3年间国内有关钼的分析技术现状及进展概况。包括了化学分离和化学分析、光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引用文献 16 1篇  相似文献   

17.
XRF技术在无铅化工艺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XRF技术对无铅化产品和无铅化工艺中铅的快速无损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 采用自行研制的XRF-1000X射线荧光仪对无铅焊料及镀层进行快速无损分析, 其过程简单、结果准确、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岩石矿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岩石矿物分析”的第七篇评述文章。评述了 1 997年 7月至 1 999年 6月间国内岩石矿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内容分综述与会议、试样的前处理、重量法和滴定法、光度法、原子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色谱、质谱及活化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物相分析、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等几方面。引用文献 3 86篇。  相似文献   

19.
The ion microanalyzer permits a localized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i.e.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urities contained in a small selected volume. This procedure makes possible the analysis of very thin epitaxial layers (for example silicon and gallium arsenide). As regards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apparatus is designed for the selection of ions. After the recor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ion spectrum, a large number of the impurities present in the sample are determined qualitative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n be performed with the equipment, but this requires the analysis of a homogeneous standard sample previously dosed by spark-source mass spectrometr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ulk and epitaxial silicon and gallium arsenide is described and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the principal impurities are given. It is also shown how the possibility of localized analysis was exploited. A cor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existing impurities and the chemically revealed crystal imperfec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mpurities in the epitaxial layers was also carried out. The periodic analysis of epitaxial layers makes it possible to follow the deterioration by contamination, if any, under the epitaxial condi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sample quality.  相似文献   

20.
顶空-气相色谱法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了顶空采样气相色谱分析法在复杂基质中挥发性成分中的应用.总结并详述了顶空分析的三种重要模式-介绍了顶空分析的相关原理和整个顶空分析系统的参数优化过程.综述了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在生物样本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药品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聚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环境中有害的有机挥发性物质分析、挥发油分析和烟草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