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了铜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测定重金属铋的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验了同位镀膜法测定铋的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i3+浓度在5×10-8~2×10-5mol/L范围内,其溶出峰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10-8mol/L。测定了一些药物中铋的含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测定岩石和土壤中微量铋的一种简单、快速和灵敏的示波极谱分析法.在氢氧化钠介质中,铋与PAR生成电活性络合物.由于配位体的催化作用,峰电位在-0.68伏处(对饱和甘汞电极)铋有一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最适宜的支持电解质为0.8N氢氧化钠-0.5%甘露醇-2×10~(-5)M PAR。铋的测定范围为2.5×10~(-8)M-5×10~(-6)M。研究了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3.
光度法是测定物料中微量铋的灵敏方法。经典的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很低而不能满足需要。近期发展的铋与DBDTC、磺基萤光酮、邻苯二酚紫、甲基百里酚蓝、ДБФФ等三元配合物体系,灵敏度均属中等,其中只有ДБФФ在CPC存在下是高灵敏的(ε=1.1×10~5)。因此研究铋的新的高灵敏显色剂是有意义的。Саввин等曾合成以4,5-二甲基噻唑为母体的显色剂,但与金属离子反应的灵敏度不高。用我们首次合成的2-(4,5-二甲基噻唑-2-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DMTAE)为试剂(简称H_nR),可明显地提高试剂与金属离子铋(Ⅲ)、镓(Ⅲ)、镉(Ⅱ)等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在30%乙醇水溶液中或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增溶作用下,铋的摩尔吸光度达10~5数量级。本文详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型试剂3-对氟苯基-5.(2’-羧基苯偶氮)若丹宁,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发现在pH=5.2时该试剂与痕量铋锄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在λex/λem=305nm/404nm处有最大峰;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1.0-12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26μ/L。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利用 Bi( ) -碘化钾 -碱性染料三元体系水相光度法测定铋已有报道[1 ]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利用铋 -硫氰酸盐 -孔雀石绿三元体系测定铋亦有报道[2 ] ,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Bi( ) -硫氰酸盐 -甲基紫三元显色反应 ,在 p H为 1 .0~ 3.0 ,λmax=60 0 nm时 ,灵敏度较高( ε=7.2 5× 1 0 5) ,除 Cu( )、Fe( )等 ,其它共存离子基本无干扰 ,线性范围 1 .4~ 1 0 μg/2 5ml。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四川分析仪器厂 )p HS- 3型酸度计 (北京分析仪器厂 )铋标准溶液 :1 mg· ml- …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以碘化铋与诺氟沙星形成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修饰碳糊电极。电极对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6~1.0×10-2mol·L-1,级差电位为20 mV/pc,检出限为2.5×10-6mol·L-1。测定了枸橼酸铋钾胶囊中铋的含量,测定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铋是环境中的稀有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0.2mg/L,海水和天然水中也有铋存在。铋对人体是有毒元素,主要积累在哺乳动物的肾脏,造成病变。白鼠试验表明,1.5mg/d有中毒症状,160mg/d中毒致死,用含铋27mg/L的废水浇灌农作物,会使农作物中毒枯死,因此有必要探索水样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水样中铋含量测定可采用三波长吸光光度法,但该方法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近几年,一些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试剂成为光度法测定铋的重要显色剂,该类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的特点。笔者利用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铋含量,该法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
用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Bi(Ⅲ)置换DTPA-Co(Ⅱ)配合物中Co(Ⅱ)与Co(Ⅱ)-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铋的新方法.铋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2mg@ml-1,对1.0×10-3mg@ml-1的Bi(Ⅲ)标准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检出限为4.0×10-6mg@ml-1.用于土壤样品中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曾有人研究了数种吡啶偶氮类化合物与铋的显色反应,用于络合滴定时的金属离子指示剂和萃取光度法的显色剂。本文研究了另一种吡啶偶氮化合物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简称3,5-Br_2-DMPAP)与铋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水相显色,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显色速度快、稳定时间长。用邻菲啰啉作掩蔽剂使该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巯基棉进行分离可用于铜、锌等有色金属中微量铋(0.00X%)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二溴硝基偶氮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痕量铋对高碘酸钾氧化二溴硝基偶氮胂的催化作用 ,发现其在硫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的反应 ,检出限为 2 .4× 10 - 9g·ml- 1,线性范围为 0~ 0 .7μg/2 5ml。可用于测定水中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型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2′-胂酸基苯偶氮)罗丹宁(TAPAR)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 5.0~6.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痕量铋(Ⅲ)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其荧光猝灭值与铋(Ⅲ)的含量在0~0.0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铋(Ⅲ)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1.6×10-9g.mL-1,可用于人发及水样中的痕量铋(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在标准中加入锌基体,以硫脲-抗坏血酸-盐酸羟胺混合溶液为预还原剂,硼氢化钾-盐酸还原体系,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高纯锌中痕量铋.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8.5%~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3.9%.方法适用于高纯锌中质量分数为2.0×10-5~1.0×10-2%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50SiO 2-40Bi_2O_3-5AlF_3-5BaF_2玻璃。研究了在808 nm激光器(Laser Diode)激发下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在2 060 nm处的发光性能,同时测试及分析了该铋硅酸盐玻璃的差热特性、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根据吸收光谱以及Judd-Oflet理论,计算了Ho~(3+)的Judd-Oflet强度参数Ωt(t=2,4,6)以及Tm~(3+)/Er~(3+)/Ho~(3+)相应的吸收截面。铋硅酸盐玻璃中,Tm_2O_3、Er_2O_3和Ho_2O_3掺杂浓度分别为0.75%、1.0%和0.5%时,2 060 nm处Ho~(3+)∶5I7→5I8发射峰强度达到最大。对Tm~(3+)/Er~(3+)/Ho~(3+)3种离子的光谱性质和离子间可能存在的能量传递也做了分析。Ho~(3+)在1 953 nm处的最大吸收截面σabs为9.08×10-21 cm~2,在2 060 nm处的最大发射截面σem为1.168×10-20 cm~2,辐射寿命τmea为2.75 ms,具有良好的增益效应σemτ(3.212×10-20cm~2·ms)。  相似文献   

14.
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规测定微量铬的二苯偕肼法灵敏度不高,ε=4.0×10~4,故寻找高灵敏度铬显色剂是很有意义的。5-Br-PADAP[2-(5-溴-2-吡啶偶氮)-5-5二乙氨基苯酚]是吡啶偶氮类试剂中具有较高灵敏度显色剂之一,已应用于光度测定铜、锌、镍、铁、铋、钒、  相似文献   

15.
在5×10-5mol·L-1Bi(Ⅲ)溶液中,增加络合剂邻吡啶甲酸的浓度,用示差脉冲极谱法研究铋 邻吡啶甲酸体系。通过计算机分析程序求解体系的质量平衡方程及拟合试验络合物形成曲线,优化得到铋和邻吡啶甲酸形成的络合物BiL2+和BiL+2的稳定常数,分别为7.51±0.03和13.92±0.04。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型试剂3-对氟苯基-5-(2′-羧基苯偶氮)若丹宁,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发现在pH=5.2时该试剂与痕量铋(Ⅲ)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在λex/λem=305 nm/404 nm 处有最大峰;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1.0~12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26 μg/L.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联测铜中锑和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锑和铋已有报道,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锑和铋,选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试验表明:在0.2mol·L~(-1)H_2SO_4介质中,在阿拉伯胶和OP存在下,锑(铋)碘络阴离子与罗丹明B形成的缔合物吸光度恒定,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1×10~5和1.6×10~5,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锑 0~10μg/50ml,铋0~10μg/50ml,方法检测下限均可达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粉置换沉积海绵铋所得铋粉品位较低的缺点,本工艺采用铁片置换海绵铋,铁片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直流微电流作用,电流密度5×10-3 A/cm2,温度40℃,所得海绵状铋粉品位在90%以上.通过置换过程的宏观动力学研究表明,其置换过程符合一级反应速率规律,活化能Ea=13.72 kJ/mol,反应速率方程为v=3.2470 ×c(Bi3+)exp(-13720/RT),置换过程的控制步骤为扩散控制.电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微电流作用很好的促进了置换过程,且置换海绵状铋粉品位高,杂质少,尤其铅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Bi(Ⅲ)-苯酚红-甲基紫-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多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铋文献已有报道[1~ 4] 。本法提出了 Bi( ) -苯酚红 -甲基紫三元配合物体系光度法测定铋的新方法。Bi( )在聚乙烯醇共存下可与苯酚红 ( PR)、甲基紫 ( MV)形成稳定的三元配合物。本法研究了 Bi( ) -苯酚红 -甲基紫在聚乙烯醇保护下的三元显色反应。该反应灵敏度高 (ε=7.2 4× 1 0 5L· mol- 1 · cm- 1 ) ,选择性好 ,线性范围 0~ 1 2 μg/ 50 ml,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铋 ,结果满意。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四川分析仪器厂 )p HS- 2型酸度计 (北京分析仪器厂 )铋标准溶液 :称取…  相似文献   

20.
复杂高铋物料中,铋、砷、锑、锡四元素含量高且共存时会影响铅的测定。特别是铋含量高时对铅的测定影响大。实验用EDTA—酒石酸联合掩蔽铋、砷、锑、锡,在稀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钾为沉淀剂,使铅生成硫酸铅钾复盐沉淀而与铋、砷、锑、锡、铁、铜、锌、铝、钴、镍等干扰离子分离,沉淀以乙酸-乙酸钠浸取,二甲酚橙为指示剂,Na2EDTA滴定法测定铅。试验进一步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最佳条件:硫酸(1 1)加入量为7mL、硫酸钾用量为5g、煮沸时为5min、沉淀陈化时间为2h、EDTA 50g/L 加入量为10mL、酒石酸用量为0.5g,铅的回收率99.70% ~100.65%。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复杂高铋物料中铅,标样BY0111-1与给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RSD 0.20%~0.23%,满足生产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