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新认识最主要体现在更加强调了师生双边的活动,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进行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数学化”和“再创造”过程.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使得数学的教学活动更需要学习者经历感受、体验和思考过程,并用内心的  相似文献   

2.
刘健 《数学通报》2006,45(8):33-3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设计体现数学应用的专题课程,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其中TI图形计算器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轻巧,便于随时随地用来探究和学习数学.它具有快速计算、准确地作图和动态展现图形的功能.运用它能将数据、图形、表达式进行多元联系表示;使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体验知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本质的揭示,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要在实际的“数学体验”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中来达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而且提出了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课标》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课标》多次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什么是教材变式资源”“什么是数学体验”,以及变式教学与数学体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用案例说明利用教材变式资源优化学生的数学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借用一句"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谚语.数学解题乃是习题磨炼、结构谋法.数学结构,是指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图形、程序以及一切数学法则、定律、定理的内在本质的形式化,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式的结构、图形的结构和程序结构的层次性、相似性、独立性、关联性,可以深刻体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本质,明确思维方向,从而优化解题策略,缩短思考时间,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函数的应用     
潘慧 《数学通讯》2014,(1):91-95
1.本单元知识点 数学应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与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蕴涵着美,数学语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发掘出其中美的内涵去征服学生,可以影响他们对数学情感的体验.这种数学情感的影响有可能改变他们对数学的态度,使数学成为他们的“知己”,受用一生.  相似文献   

11.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进行数学探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提出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创造的研究过程,形成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永忠 《数学通报》2004,(11):41-43
2002年、2003年高考数学科评价报告都特别建议“深化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侧重检测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以利于考查考生进入大学后继续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理性思维主要包括: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数学特点的问题(如存在性、唯一性、不变性、充要性等);  相似文献   

13.
杨仁宽 《中学数学》2012,(15):14-16
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需要教师有"仁爱"之心,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引导学习者感受和思考,用内心体验与创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再创造)的方法学习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思考提高自己的数学理解能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懂得数学.因此,我国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创设反映数学事实的恰当情境,引导和组织学生在经历实验并观察、比较并分析、抽象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教师应根据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本文通过对一道数学压轴题的学生解题情况分析谈及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反馈,强调作为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教给学生实现迁移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形成数学思想,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浅析数学实验教与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指出 :“学习任何东西 ,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的科学 ,从这个方面看数学象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 ;但另一方面 ,创造过程中的数学 ,看起来却象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 .为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更全面地提高 ,就要在教与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 ,去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学习方式改变为特征 ,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 ,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数学实验”…  相似文献   

18.
概率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研究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概率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如何让学生能真正领略到数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至简数学”追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主张在教学设计时选取适宜的素材降低教学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并爱上数学.教学人教版教材中“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一课时,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贯彻"至简数学"主张,切实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