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幔源包体和中国东部现代弧后地热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矿物学、岩石学、组构,显微构造和红外光谱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明溪石榴石和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根据Bertrand和Mecier温度计、Nickel和Green压力计方法,利用TEMPEST最新程序分别计算了包体平衡温度和压力,其变化范围为:1300K,1.9GPa(60km)至1500K 2.6GPa(80km)。由包体温压资料推断的明溪地区地热与实测地表热流量(70mW/m~2)一致。地热特征、包体矿物显微构造和优选方位与现代伸展弧后环境的岩石圈减薄作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攀枝花-西昌裂谷四十几个火成岩的主要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岩石的成因和岩浆过程。从主要元素成分来看,明显地显示出双众数岩套的特征。过渡金属元素显示了Cr和Ni的强烈亏损与Ti的明显富集,反映了复杂的结晶分离作用历史。所有岩石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都是富集型的,暗示出原始岩浆可能来自原始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玄武岩的亲石岩浆元素丰度经原始地幔值标准化后的分配型式,显示出一种介于碱性玄武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之间的图形,这支持了它们的裂谷大地构造环境,也暗示了原始岩浆来自深处的原始地幔区,可能是石榴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地质样品中痕量铼的异戊醇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从硝酸、硫酸和盐酸介质中用异戊醇萃取Re(Ⅶ)的过程,探讨了酸浓度和萃取剂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了异戊醇萃取Re(Ⅶ)为离子缔合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用同位素稀释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和橄辉岩等地质样品中的痕量Re进行了准确测定.以橄榄岩国际标样(CCRMP,WPR-1)为监控样品,5次重复分析的平均结果(10.67 ng/g)与文献报道的分析结果(10.83 ng/g)一致.对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的Re进行分析,5次重复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法测定卷烟烟丝吸附的甲苯。考察了色谱柱升温程序、顶空平衡温度、顶空平衡时间、传输线温度及样品环温度、样品加入量、基质校正剂加入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分析条件为:顶空平衡温度140℃,顶空平衡时间45min,样品环温度190℃,传输线温度210℃,样品加入量为1.0g,不添加基质校正剂。结果表明,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检出限为0.013μg/g,定量限为0.043μg/g。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卷烟烟丝吸附的甲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新生代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之下的上地幔,相对球粒陨石质地幔,富集强HYG元素,以及从沿海向内陆玄武岩浆源的深度变大。新生代玄武岩质火山作用发生于张裂的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相反,以长英质为主的中生代火山岩喷发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中。由超镁铁质岩包体推导的地温分布表明,中国东部新生代张裂作用主要受热地幔底辟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在溶剂热反应条件下(180℃),利用还原剂金属钾对卤代苯(溴苯和二溴苯)中的C—Br键进行选择性裂解,而含氢的碳六元环仍稳定且之间可以发生聚合成键,成功合成了2种不同的氢化石墨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分别呈黄褐色和黑色.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黑色产物为尺寸约2 nm的氢化石墨纳米片,而黄褐色样品为尺寸更小的氢化碳纳米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2种产物都具有菱方结构但结晶性较低.对合成的氢化石墨纳米结构的荧光性质分析发现,样品具有尺寸相关的荧光现象,同等激发条件下,尺寸较小的黄褐色样品的发光强度约为黑色样品的15倍.  相似文献   

7.
为填补我国尼卡巴嗪药物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空白,建立了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尼卡巴嗪药粉喂养白羽肉鸡,使药物在鸡体内自然代谢,得到尼卡巴嗪残留阳性动物。取鸡前胸肉制成肉糜,经均质、冷冻干燥、粉碎、筛分、包装、辐照灭菌等处理,制备了355份含有尼卡巴嗪残留的鸡肉冻干粉。按照国家标准样品的规范,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样品中的尼卡巴嗪含量,以8家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协同定值。结果表明本批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在-70、4、25、50℃下能稳定保存14天,在-18℃下保存的稳定性可达12个月,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的相关要求。最终确定标准样品中尼卡巴嗪的标准值为(157.7±11.0)μg·kg-1(k=2)。该标准样品可用于尼卡巴嗪的检测方法优化、检测实验室的能力评价,对于食品中尼卡巴嗪残留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反吹技术,针对二氨基二苯甲烷产品的高沸点、多组分、粘度大的特点,采用氢火焰检测器;安装六通阀、锥形阀、电磁阀,实现气路转换、气路平衡、气路反吹功能;筛选多种色谱柱,调节进样口温度、柱箱温度、反吹时间等:选用SE-30填充柱(3 m×3 mm),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柱箱温度100℃(1 min)-40℃/min-120℃(0.1 min)-60℃/min-260℃(4 min),在2.8 min开启反吹,反吹时间3.6 min。苯胺含量在0.096~3.110 mg/m 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6,检出限为13.04μg/m 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5%~106.3%之间,RSD小于4.4%.实验验证反吹气路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适用于工业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景明  杨露姣  余煜玺  程璇  张颖 《化学学报》2009,67(17):2047-2051
为了研究合成温度对聚铝碳硅烷(PACS)结构的影响, 采用具有Si—C骨架结构的低分子量液态聚碳硅烷(LP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为原料, 在300, 360和420 ℃下分别合成了固态PACS, 并对合成的PACS样品进行元素组成及结构表征. 表征结果显示, 合成温度明显影响样品的Al, O含量及Si—H键数量. 合成温度升高, Al含量与O含量增大, 但PACS中的Si—H键数量急剧减少, 在360 ℃下合成的样品具有理论Al含量, 而在300和420 ℃下合成的样品的Al含量分别小于和大于理论Al含量. 27Al MAS NMR结果显示, Al与O形成AlO4, AlO5和AlO6 三种配位形式. 反应过程中消耗Si—H键形成Si—O—Al交联结构是PACS数均分子量及多分散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200MHz脉冲傅利叶变换波谱仪测定了1,2-聚丁二烯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13)C-T_(19)NOE,线宽和化学位移等~(13)G自旋弛豫参数,研究了1,2-聚丁二烯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结果发现,在-10—-30℃之间,样品中各碳核的NOE和谱线宽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斜率增加,表明此时长程链运动冻结;各碳核nT_1随温度的变化均在-45℃左右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用软质塑料包装材料中具有代表的1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包括甲苯、乙酸乙酯、2,4-戊二酮、2-乙基-1-己醇、1-壬醛、癸烷醛、十二烷醛、癸烷、正辛烷及十二烷,并用基体匹配法抵消了样品本身的基体干扰。从待分析样品(包装膜)裁取约100cm2大小片样置于真空烘箱中,于90℃烘24h,此片试样即可作为空白基质,再加入一定量的上述VOC标准溶液制备校准曲线。另取同一样品一片,剪碎后移入顶空瓶中,立即盖紧,在100℃平衡30min。方法中用HP-INNOWAX色谱柱在20℃~220℃温度区间程序升温,对各VOC进行分离,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得10种VOC′s的检出限(3S/N)在0.2~2.0μg.dm-2之间。另测得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82.5%~97.6%和0.9%~14.0%之间。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功能食品加工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甲基异丙基甲酮、丁酸甲酯、3-戊酮、1,3-二乙基苯、1,4-二乙基苯、1,2-二氯乙烷、间二氯苯、甲基丙烯酸甲酯8种有机残留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树脂中的有机残留物种类及含量,为食品和药品中安全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提供依据。优化了样品的提取溶剂和顶空气相色谱条件,样品经二甲亚砜超声萃取,应用DB-23色谱柱(60 m×0.32 mm×0.25 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在顶空进样器平衡时间为30 min、平衡温度为80 ℃时有机残留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效果较好。色谱条件如下: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 ℃,保持16 min,再以20 ℃/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 ℃,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40 ℃, FID温度为300 ℃ ;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2 mL/min;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0.02~200 mg/L内,8种有机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为0.0050~0.0375 ng/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1.06%~4.16%(RSD, n=6)。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11种树脂样品,结果表明,树脂样品中均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物,个别产品的残留量较高,其中苯乙烯类树脂Seplite LX-69B中甲基丙烯酸甲酯残留量达到470.8 μg/g。该方法不需要衍生,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可同时检测离子交换树脂中多种有机残留物,能显著提高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物的检测速率,该方法的建立对我国进出口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残留物检验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使用扫描电镜和化学蚀刻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PP:PET:9:1)在不同温度结晶时的形态结构,并与在相应条件下结晶的纯PP样品作比较。结果表明:(1)纯PP在0℃结晶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球晶,部分区域呈树枝晶,在30℃以上结晶时呈三类不同形态球晶;在0—140℃范围结晶的PP—PET共混物中都没有观察到第三类球晶和树枝晶。(2)在0—140℃温度下结晶的共混物中两组份互不相溶,PET都是以直径为1—5μ的小球分散在PP连续相的球晶内和球晶之间;PET的加入使PP球晶的尺寸比在相应条件结晶的纯PP球晶小,同时球晶的大小也随结晶温度降低而变小;PET小球与PP连续相之间存在着易受蚀刻的界面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山葵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样品装入顶空进样瓶中,加热平衡后顶空进样,经HP-5MS毛细管柱分离,质谱测定。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顶空瓶平衡温度60℃,平衡时间15min。通过计算机检索与NIST库中标准质谱图比较定性。在山葵样品中分离鉴定出8种异硫氰酸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分析圆珠笔油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岩  李继民  赵彦军  王景翰  王彦吉 《色谱》2003,21(4):438-438
1 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及样品  HP6890型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取样器、微量进样器(10μL)。乙腈(特级色谱纯),苯氧基乙醇、苯甲醇(由上海笔芯厂提供)。中国产75种蓝色圆珠笔油墨样品;中国及日本、俄罗斯产15种黑色圆珠笔油墨样品;中国产6种红色圆珠笔油墨样品。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FFAP高惰性交联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 25mmi d ×0 3μm);柱温:45℃(1min)5℃/min220℃(10min);检测器温度:320℃;载气(N2)流速:1 5mL/min;H2流速:35 0mL/min;空气流速:350mL/min;尾吹气流速:18mL/min。1.3 纯溶剂样品…  相似文献   

16.
苗中硕  门永锋 《应用化学》2020,37(6):642-649
采用快速扫描量热法(FSC)结合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酯在接近玻璃化转变(Tg)和熔融温度(Tm)范围(100~270 ℃)的结晶和熔融行为。 较大过冷度时PCT聚酯结晶较快,FSC有效地抑制降温过程结晶的发生,而较低过冷度下传统DSC可以避免样品降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二者的结合能很好地对PCT聚酯结晶动力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75 ℃时结晶速率最快。 并且利用Flash DSC对等温结晶温度下形成的片晶熔点进行加热速率的相关测量,在熔融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进行校准,以确定零加热速率下片晶的熔点。 Hoffman-Weeks方程中Tm与结晶温度(Tc)的线性关系与Tc=Tm的交点给出了PCT晶体的平衡熔融温度$T_m^o$为315 ℃。  相似文献   

17.
岩石样品经氢氟酸、硝酸和过氧化氢加热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的含量。应用塞曼效应消除背景干扰,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500℃、原子化温度为1 500℃。镉的质量浓度在1~20μ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816 3μg.kg-1。应用此法分析了湖光岩地区的岩石,加标回收率在93.4%~10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3.9%~7.2%之间。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测定液体分子量常用Victor Meyer法,该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样品在保持温度(通常较该样品的沸点高20—30℃)及恒定的大气压力下于容器底部气化,测定样品气化后排出的空气体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被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测定合成洗涤剂和化妆品中二(口恶)烷含量的分析方法.将样品与适量的水混溶,加入固体氯化钠产生“盐析”效应后再通过超声振荡,使样品中的二(口恶)烷充分溶解.此后将样品瓶于80℃混合摇振30 min达到气液平衡,顶空进样,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子探针分析仪用于分析矿物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岩石和造岩矿物的定量分析与金属矿物分析相比,有它特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1)岩石分析,是要求得到岩石的平均化学成分,不是某一微区的成分。电子探针分析要使有限的分析区域的化学成分能代表整个取样地质体,就需要解决样品制备问题,还要解决测量方法问题;(2)岩石和造岩矿物均为非导电性物质,因此,分析前样品必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