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气液色谱有限浓度法研究醇类在芳烃溶剂中的自缔合及交叉缔合王毅琳,周效贤,李松林,郑国康(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醇,自缔合,交叉缔合前文[1]用气液色谱有限浓度法研究了C4各正构醇在角鲨烷中的活度系数.本文报道在313.15K下对C...  相似文献   

2.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硝酸锂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缔合物种,以及当浓度升高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硝酸根与水合锂离子可形成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三离子及多离子团簇等离子缔合物种,在所有的缔合物种中,锂离子大都以形成四配位四面体结构为主,只有少数情况下存在能量较高的五配位结构.以上3种水合离子缔合物种中的v1(NO3-)频率与水合硝酸根中的参比值相比,分别发生1.4,-6.9以及大于2.8 cm-1的蓝移,考虑到实验光谱中v1(NO3-)带是持续蓝移的.推测的硝酸锂溶液在浓度升高时发生离子缔合的过程可简略表示为"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阳-阴-阳型三离子团簇→链状多离子团簇→网状多离子团簇→晶体".这个过程与在硝酸镁和硝酸钠中的缔合过程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体力学参数法研究了煤沥青可溶组分TS在甲苯中的缔合行为,确定了TS在甲苯中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缔合浓度,并计算出缔合过程中成核阶段和成团阶段的缔合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93~353 K,TS溶液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3~26 g/L的浓度时出现了拐点,且拐点随温度升高而沿坐标轴方向右移。成核阶段和成团阶段均为一级缔合反应,两阶段活化能分别为17.25和12.41 kJ/mol。  相似文献   

4.
对三元共聚疏水缔合聚合物(丙烯酰胺/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苯乙烯)的临界缔合浓度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二临界缔合现象以及其在二临界缔合浓度附近不同的耐温抗盐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第一临界缔合浓度(C1^*)为500mg/L,第二临界缔合浓度(C2^*)为2400mg/L;C2^*附近聚合物溶液的耐温性能较差;抗盐性能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情况: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增加,C〈C1^*时,溶液粘度下降;C1^*〈C〈C2^*时,溶液粘度先增加后下降;C〉C2^*时,溶液粘度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四氟丙醇(FOH)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1200)为原料合成了含氟表面活性单体(FSM),并以FSM为疏水单体,在它的胶束溶液中实现了其与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水溶液共聚合,制备出含氟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FAPAM)。采用流变仪研究了FAPAM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能,并考察了盐、剪切率和温度对FAPAM缔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APAM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能受FSM含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FAPAM属于假塑性体系,表现出较强的抗剪切性能。适当升高温度对FAPAM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NaCl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Cl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特性粘数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表观粘度则先降低后增加,继续增加NaCl浓度,溶液粘度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的粘度。环境扫描电镜(ESEM)研究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会形成网状结构,而在NaCl浓度为5g·L-1的溶液中,ESEM照片显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结构为致密的树枝状结构,且存在一临界缔合浓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对一些极性气体分子聚集现象的分析,推导出计算极性气体的缔合平衡常数和缔合焓方程.还改进了描述低压下的极性气体PVT行为的简单舍项式维里方程.上述诸方程经计算检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离子缔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子缔合作用杨家振,孙柏,宋彭生(辽宁大学化学系沈阳110036)(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810008)水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许多重要的无机,分析和生化反应都包活有电解质,并且很容易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电解质溶液一直是物理化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高氯酸钠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缔合物种及浓度升高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 高氯酸根与水合钠离子可形成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三离子及多离子团簇等离子缔合物种, 当体系中水比较充足时, 钠离子可以保持较规整的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而当水分子比较少时, 则生成不规则的五配位构型. 以上水合离子缔合物种中的ν1-ClO4-频率与水合硝酸根中的参比值相比, 分别发生4.7, 8.5及14~17 cm-1的蓝移, 除以影响因子后, 其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高氯酸钠溶液在浓度升高时发生离子缔合的过程可简略表示为“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单齿接触离子对→阳-阴-阳型三离子团簇→链状多离子团簇→网状多离子团簇→无定形晶体”. 这个过程与硫酸镁相似, 而与硝酸镁、高氯酸镁和硝酸钠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浩  于健康  孙家锺 《化学学报》2010,68(14):1363-1369
使用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高氯酸镁溶液中的高氯酸根水合, 可能存在的离子缔合物种以及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 高氯酸根的第一水合层至少需要6个水分子才能填满, 在水合数6以下时, 每增加一个水分子可以造成v1-频率1.7 cm-1的蓝移. 高氯酸根与第一个无水镁离子结合可以造成较大的红移, 与第二个和第三个镁离子结合后, 可使v1-频率连续的反向蓝移, 这种变化与镁离子的极化作用相关. 高氯酸根与水合镁离子可形成水合的缔合物种, 包括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溶剂共享型三离子团簇和接触型三离子团簇, 其中溶剂共享型离子对和含有两个高氯酸根和一个镁离子的三离子团簇, 可对v1-频率造成较小的蓝移, 与实验的拉曼光谱符合较好. 高氯酸镁在溶液浓度升高时发生的离子缔合过程被推测为: 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含有两个高氯酸根的溶剂共享型三离子团簇→六水合高氯酸镁晶体, 这一过程与硫酸镁有较大不同而与硝酸镁接近.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6种不同修饰度的聚丙烯酰胺疏水聚合物(PAM1~PAM6), 考察了聚合度、 共聚物片段含量及疏水基团大小等内部因素和聚合物的抗剪切能力、 剪切恢复性及抗盐性等外部因素对这些疏水聚合物分子间、 分子内缔合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B3 LYP/6-311++G**水平下对Na+,Li+和Mg2+与ClO4-和NO3-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种的结构以及v1-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与SO42-和上述3种阳离子形成的物种进行了对比.在缔合物种结构方面,当阳离子数目≤2时,与SO42-体系相似,ClO4-和NO3-主要与阳离子形成双齿缔合结构,而当阳离子数目>2时,特别是具有2个正电荷的Mg2+离子数目较多时,由于阳离子间的斥力更大,与阳离 子结合能力较弱的ClO4-和NO3-较难与其形成稳定的离子团簇,而在SO42-体系中,则易形成单齿缔合结构.在v1-频率的变化趋势方面,3种阴离子形成的缔合物种大体相同,说明无水离子团簇的频率变化主要受阳离子性质和缔合结构影响.虽然阴离子性质也有部分影响,但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醇类在苯及对二甲苯中过量焓预测裘利言,姚惟馨(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醇,芳烃,缔合,过量焓含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近来十分活跃。通常文献所报道的醇-芳烃体系中醇的摩尔分数x_A在0.1~0.9,而对于极稀溶液区有关报道很少。这...  相似文献   

14.
15.
诱导反应—多元缔合光度法测定超痕量砷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是指在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团的一类水溶性聚合物[1~5].在水溶液中,疏水基团之间由于憎水作用而发生聚集,使大分子链产生分子内与分子之间缔合.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以分子间缔合为主,增大了流体力学体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增粘作用.疏水基的加入可大幅度地改变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在聚合物驱油中的流度控制,提高波及效率、以及调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使用荧光光谱法并结合紫外及流变性实验,对制备的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疏水微区、超分子聚集体及空间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了溶液中网络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疏水微嵌段长度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聚/表体系的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微嵌段长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性有较大影响,嵌段越长聚合物越容易发生分子间缔合其溶液粘度越大。随着SDS的加入,各聚/表体系粘度短期内出现一个极值,然后降至一个稳定值,嵌段长度越长,其极值点越大。聚合物与SDS体系表现出的剪切增稠和粘弹性特征也随嵌段长度增加而增大。通过研究不同体系平台区模量(G0)和特征松弛时间(TR)的变化规律,发现嵌段长度和SDS含量对聚/表体系物理交联缔合点的密度有较大影响,对缔合点强度影响较小。本文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微嵌段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