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硒杂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二硒杂冠醚的合成及其谱图特征。  相似文献   

2.
硒杂冠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综述了硒杂冠醚的合成方法、性能研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二硒杂冠醚的合成及其谱图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碱性条件下,用硼氢化钾将4-羟基-1,2-二硒杂环戊烷开环成双硒负离子,然后和二卤化物或二醇的二对甲苯磺酸酯组合关环,得到7个含羟基的二硒杂冠醚和4个含羟基的四硒杂冠醚,同时合成了2个钯配合物,并讨论了其配位特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7,11-二硒杂苯并-13-冠-4及其铂配合物,并从底物的性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化学气氛四个方面考察了该配合物对烯烃与三乙氧基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与单硒杂冠醚配合物相比,该配合物对某些烯烃的催化活性较高,但催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杂元素冠醚研究 Ⅶ.多硒杂冠醚及其钯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平  刘秀芳  徐汉生 《化学学报》1994,52(11):1082-1087
在碱性条件下,1,2-二硒杂环戊烷被硼氢化钠还原成双硒负离子,然后和二醇的二对甲苯磺酸酯或二氯化物缩合成环,得到六个二硒杂冠醚(2a,3a,4a,5a,6a,7a)和七个四硒杂冠醚(2b,3b,4b,5b,6b,7b,8b).同时,通过5a,5b与二氯化钯反应,合成了两个钯配合物,并讨论了其配位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碲杂冠醚(TeB15C5)对Na^+、K^+、Ag^+和Pb^2+的液膜迁移能力,并与相应的全氧冠醚(B15C5)、硫杂冠醚(SB15C5)和硒杂冠醚(SeB15C5)作了比较;同时以SeB15C5对K^+的迁移为例考察了冠醚浓度和盐浓度对迁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电子受体,末端三甲基硅烷基醚链为电子给体的新的分子内给受电子体系N-(末端三甲基硅烷基硫杂醚链)邻苯二甲酰亚胺(1)和N-(末端三甲基硅烷基氮杂醚链)邻苯二甲酰亚胺(2).化合物1和2在甲醇中进行光反应,在光诱导下发生分子内单电子转移反应,以很高的产率和很高的区域选择性生成硫杂冠醚(3)和氮杂冠醚(4).化合物1~4的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质谱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两个苯并硫杂冠醚的电子电离质谱,利用高分辩质谱(HRMS)和碰撞活化-质量分析动能谱(CAD-MIKE谱)研究了它们的离子碎裂途径。苯并硫杂冠醚含两个硫原子的碎片离子进一步断裂时以丢失C2H4S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7,11-二硒杂苯并-13-冠-4及其铂配合物,并从底物的性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化学气氛四个方面考察了该配合物对烯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与单硒杂冠醚配合物相比,该配合物对某些烯烃的催化活性较高,但催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碲杂冠醚(TeB15C5)对Na+、K+、Ag+和Pb2+的液膜迁移能力,并与相应的全氧冠醚(B15C5)、硫杂冠醚(SB15C5)和硒杂冠醚(SeB15C5)作了比较;同时以SeB15C5对K+的迁移为例考察了冠醚浓度和盐浓度对迁移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eB15C5对Na+、K+和Pb2+的迁移能力比SB15C5和SeB15C5强,但对Ag+的迁移速率比后两者慢;SeB15C5对Ag+的迁移速度比SB15C5快,两者对Ag+的选择性都相当高,可以用来分离和回收银等贵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分别与溴乙酸、3-溴丙酸及氯代乙酰氯反应,制备了4个双羧酸冠醚及2个双氯代乙酸酯冠醚衍生物。此外,通过1,1′-(邻苯)-双-(2,3-环氧丙基)醚与2,2′-联苯二酚反应,合成了联苯型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分离了顺、反异构体,并使之与溴乙酸反应,制备了相应的双羧酸冠醚衍生物。10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3.
硒酵母中有机硒及硒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报道了人工培养硒酵母中有机硒及硒代胱氨酸(SeCys)和硒代蛋氨酸(SeMet)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透析处理法使硒酵母中的无机硒和有机硒得以分离,并采用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硒酵母中有机硒的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硒酵母中SeCys和SeM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硒杂冠醚的合成及其络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改进了冠醚的合成方法, 采用双(2-羟基乙基)硒醚与二醇的二对甲苯磺酸酯缩合, 以较高的产率44%得到了多个硒杂冠醚。  相似文献   

15.
张进琪  邹惠仙 《合成化学》1994,2(2):140-145
在高度稀释条件下芳香族二胺与相应的二酰氯起环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五种新型的双酰胺型氮杂冠醚,它们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 ̄HNMR和MS所证实;研究了这类冠醚的电子轰击(EI)质谱及其分子离子峰和特征峰:m/zM-108,333,198,149,135,120,109,108,据此提出了这类氮杂冠醚经电子轰击断裂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11种酰胺型氮杂冠醚用LiAlH4-THF体系还原,高收率地合成了新的叔胺型氮杂冠醚;通过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与丙烯腈进行氰乙基化反应,同样制得了一种新的叔胺型氮杂冠醚。12种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所证实。讨论了这类氮杂冠醚的质谱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N-含硒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壳聚糖分子上的-NH2基与三种有机硒化合物邻甲硒基苯甲硒基苯甲酸对硝基苯酚酯、2-(4-苯甲酸甲酯基)-1,2-苯并异硒唑-3(2H)酮和硒代二乙酸反应,使有机硒分子片接枝到高分子壳聚糖上,合成了三种新的N-含硒壳聚糖衍生物。经元素分析,IR和UV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N-含硒壳聚糖衍生物与预期结构相符。初步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抗脂质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报道在硅胶表面进行固-液相反庆合成的3-(氮杂-18-冠-6)丙基键合固定相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色谱性能,研究了流动相组成、PH值、金属离子对极性二取代苯保留值的影响。探讨色谱分离机理。这种键合相通过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显示多种多谱分离机理,对极性二取代苯异构体分离选择性、分析速度均优于对比的C18健合固定相反相色谱。  相似文献   

19.
冠醚硒菁染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对称和非对称两个新的冠醚硒菁染料2,2'-二乙基-45,4'5'-双并-(15-冠-5)硒碳菁碘化季铵盐和2,2'-二乙基-4,5-并-(15-冠-5)硒碳菁碘化季铵盐以用三种新的中间体2,2'-二硝基-4,5,4',5'-双并-(15-冠-5)二苯基二硒化物, 2-甲基-5,6-并-(15-冠-5)苯并硒唑和2-甲基-3-乙基-5,6-并-(15-冠-5)苯并硒碘化季铵盐。报道了它们的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质谱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规模化栽培后富硒香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富硒规律,本实验通过香菇栽培基质添加模式,采取规模化生产进行富硒香菇栽培试验,选取不同浓度硒营养强化剂对香菇品种“向阳二号”和“9608”进行添加,测定相对应的香菇生物学效率以及第一潮次和第二潮次的总硒及硒代氨基酸的含量。实验发现向阳二号香菇,在硒添加量较低(0-6mg/kg)时香菇的生物转化率基本不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改变,当硒添加量继续增加(10-60mg/kg)时,香菇的生物转化率整体低于低添加量;9608香菇,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0~60mg/kg),香菇的生物转化率表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但差异性不显著;而两种不同品种、潮次香菇的总硒及硒代氨基酸含量均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硒代氨基酸占总硒的比例变化趋势却有所不同,在66.7-85.4%范围内。此外,对于不同品种的香菇,其第一潮次总硒含量在硒的添加量在0~20 mg/kg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规律性,总硒是基质(风干)中硒含量的约4-5倍。可见,按照该规模化栽培模式进行生产栽培,可以得到总硒含量稳定、硒代氨基酸占总硒比>65%的富硒香菇产品,对富硒香菇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