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中给出了原子核的核密度经验公式,建立了核密度与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之间的联系,由公式可以得出A≥12的所有核的核密度值.利用公式给出的C,Al,Ca,Fe,Sn和Pb核的核密度值及核子结构函数核效应的核密度模型,计算了核效应函数RA1/A2(x,Q2),所得结果与μ子实验合作组测得的实验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时间微分扰动角分布、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β-放射性探测的核磁共振和核电共振等原子核核矩测量方法及其在核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给出了43Sc(19/2,3.1232MeV,0.45μs)同质异能态、84、86Zr和83Y高自旋态、17F(I=5/2+,T1/2=64.49s)、12B和12N镜核对的核矩测量和核结构研究例子.  相似文献   

3.
郑春开 《中国物理 C》1990,14(8):753-761
本文应用原子核的宏观模型提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变形核电荷密度的方法.具体计算了192Os、154Gd、152Sm、174Yb、及144,148,150,152Sm等原子核的电荷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宏观模型计算的结果能较好地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合.因此,只要根据变形核基态到各转动态跃迁几率或电多极矩的实验值,则可按本文方法,从理论上预言变形核的电荷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核结构信息在星体的演化和爆炸以及宇宙元素生成的研究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原子核基态性质(如质量、寿命、衰变分支), 特别是不稳定核的性质, 可以定性地和定量地改变天体物理模拟的预言. 远离稳定线粒子滴线的位置和壳结构也会强烈地影响天体物理的预言. 举几个例子说明新的核结构信息对于新星、X射线爆和核芯塌缩超新星的戏剧性影响. 其中的某些方面来自于橡树岭实验室放射性离子束设备上的18F, 82Ge和84Se放射核束的最新实验测量结果. 同时展示新一套软件工具如何帮助确定核物理研究对于天体物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祖华 《中国物理 C》2005,29(12):1167-1169
6Li, 9Be为弱束缚核. 通过弱束缚弹核6Li, 9Be轰击靶208Pb,208Be的实验熔合激发函数与理论预言的比较, 讨论了弱束缚弹核破裂对熔合过程 的影响. 比较结果显示, 弱束缚弹核与重靶核的完全熔合截面在垒上能区 明显压低. 由部分熔合截面与完全熔合截面之和得到总熔合截面. 研究结果 表明, 破裂对总熔合截面几乎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 弱束缚核的部分熔合 可能发生在强吸收区域附近. 最后还给出了全熔合截面与部分熔合截面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朱志远  傅德基 《中国物理 C》1993,17(12):1120-1125
采用角动量投影的形变壳组态方法是建立在量子力学框架上的一种微观理论.本文将此方法应用到147Pm,56Fe,56Co,56Mn等核,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此方法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靶核旁观体接触层的摩擦蒸发机制,计算给出了靶核黑碎片的多重数、方位角、空间角、横动量、和动能的分布规律,并与200GeV/N O与核乳胶相互作用的有关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用NL-3和NL-Z两组相互作用参数研究了4个同位素链28Ni,54Xe,78Pt,94Pu的基态性质. 发现,在Hatree近似下奇A核结合能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反而普遍比偶偶核小. 这说明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即使不考虑矢量介子的空间分量,仍可以比较可靠地计算奇A核结合能.  相似文献   

9.
核核碰撞中不稳定轻核的方位角各向异性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符合的粒子粒子关联测量,研究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不稳定轻核的在平面发射和出平面发射.对于中速的不稳定轻核,观测到在平面发射几率增大,这表明该反应系统中存在旋转效应.该现象随碰撞参数增大更为强烈,而随着不稳定核激发态能量的升高稍有变弱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推广到晕核散射的Glauber理论,并用其研究晕核14Be的散射问题.弹核的密度分布分别采用谐振子密度分布和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具有两个晕中子结构的密度分布,对晕核模型的多重积分采用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14Be,12Be与靶核12C散射的反应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14Be的两个中子采用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而采用不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结果与实验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大基壳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Li同位素核的结构性质.0hω计算可以很好地再现6,7Li的结构,而对远离核8,9Li的某些态必须考虑(0+2)hω激发,其计算结果才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对滴线核,扩大模型空间或改变相互作用后的计算仍不能再现11Li核的奇异性质.简单讨论了6—8Li某些态的奇异性质.  相似文献   

12.
汪锡沧 《中国物理 C》1989,13(9):842-848
9Be+Λ二集团模型研究超核 10Be的结构.用9Be的密度矩阵折叠Λ超子与9Be集团间的ΛN势的解析表达式.求解道耦合方程组得到10Be的较低的激发态能谱.考虑到Λ超子在超核中的类胶作用会使芯集团更加紧密,在自由9Be核的密度矩阵中引进了收缩因子S,调整S使重现10Be结合能的实验值.计算并讨论了芯集团的收缩.  相似文献   

13.
陈永寿  舒能川  吴开谡 《中国物理 C》2004,28(12):1349-1355
简要地评述天体核过程,着重讨论爆发性氢燃烧过程,并利用最新的反应率实验数据对氢燃烧过程进行了计算.指出从热pp链通过11C的质子辐射俘获反应进入CNO循环的反应流量可以超过3α过程的流量.用18F(p,γ)和(p,α)反应的新反应率计算的18F生成丰度比旧反应率给出的丰度要大1.8倍.对在X射线爆的典型天体物理条件下的快质子(rp)过程的计算表明,“等待核”89Ru和93Pd的β衰变寿命的新实验数据给出的该2核的生成丰度,比旧实验数据给出的值要大4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小x区原子核内邻近核子间海夸克空间重叠行为,给出了核遮蔽因子R(x,Q2,A)与空间重叠程度因子ΔVA(x)/VA(x)的关系.并据此计算了12C、63Cu和116Sn的平均核结构函数与氘核结构函数之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15.
S.B.Doma 《中国物理 C》2002,26(8):836-842
将单粒子薛定谔液体理论应用于轴对称形变核的集体运动.也给出了一个相反的例子,即在各向异性谐振子势中处于稳定形变的任意数目的独立核子.而且,通过填充与主量子数nx,ny和nz的可能值相应的单粒子态来构成s-d壳偶偶核:20Ne,24Mg,28Si,32S和36Ar的基态,并计算了作为谐振子参数hωx,hωy和hωz的函数的这些核的推转模型、刚体模型和稳态模型转动惯量.这些谐振子参数用与质量数A、中子数N、质子数Z和形变参数β有关的非形变参数hω00来描述.这些核的推转模型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甚好.而且,所考虑的轴对称形变核可能是扁椭球形的,也可能不是扁椭球形的,其中24Mg是惟一高度形变的.20Ne和24Mg这两个核的刚体模型和稳态模型转动惯量也与实验数据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16.
S.B.Doma 《中国物理 C》2002,26(9):941-948
包含中心力、张量力、自旋-轨道力和四级自旋-轨道力且具有高斯型径向关系的唯象核子-核子相互作用被构造并通过调节有关参数来得到氘核结合能、均方根半径、D态几率、磁偶极矩和电四极矩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最好拟合.氘核基态波函数用对应主量子数0≤N≤1 0的平移不变壳模型基函数来展开.另外,用新的相互作用还计算了3H ,4He,5He和6Li核的结合能、均方根半径和磁偶极矩.这些核的波函数也是用平移不变壳模型基函数来展开,只是对前两个核,N=10;对5He,N=7;对6Li,N=6.对氘核,进一步研究了三体力的作用.所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数据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目前有关非束缚态核11N的实验研究现状,并根据GANIL和MSU的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实验的结果,用多能级R矩阵理论拟合了散射质子的激发函数共振峰. 拟合结果表明,新的11N能级顺序应为:1/2+, 1/2,5/2+,3/2+, 3/2,5/2+,7/2,同镜像核11Be的实验测量结果和GCM理论计算11N的能级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89Y(α,p)92Zr反应的基态和几个激发态的微分截面及89Y(α,α)89Y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利用89Y、92Zr的壳模型波函数对该反应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完全微观DWBA理论分析.具有核芯激发组态的核波函数明显地改善了不同末态的截面相对强度,而对角分布的形状影响甚微.它表明具有核芯激发组态的89Y、92Zr核波函数有较好的实验基础.最后,讨论了89Y(α,p)92Zr反应的截面绝对值问题,揭示了α浅势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额外推力模型研究了48Ca+238U俘获和熔合过程中的靶核形变效应.计算表明,在近垒和垒下能区,靶核形变使俘获截面和熔合截面增强,形成的复合核自旋分布展宽.  相似文献   

20.
王宁  李祝霞 《中国物理 C》2001,25(5):399-404
通过用QMD模型研究晕核11Be+208Pb的近垒熔合反应,发现晕核引起的熔合反应中,并存着两种相互竞争的机制:一方面当入射晕核11Be靠近靶核时,由于11Be是弱束缚体系,与靶核的相互作用可使其很容易破裂或少数核子被靶核俘获形成核子转移反应,从而对于熔合表现出压制;另一方面当11Be的少数中子进入靶核并与靶核相互作用而使得靶核有些激发,而使局部半径增大,导致熔合势垒降低,熔合截面增强.用QMD模型计算出的熔合截面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垒附近表现出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