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少教师对这句话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改过去完全忠实于教材,把教材当作是"圣经"的极端做法,抛弃教材,追逐于各种"课时练习""复习资料",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二次根式的运算要求虽然有所降低,但作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作为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及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特别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此,在学习二次根式内容时,我增加了以下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做为"研究性学习"一例。  相似文献   

3.
"生成",虽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依旧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神秘.因为在人们一般的观念中,往往只把课堂中离开了预设、甚至是超越了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才视为生成;加之有关"生成"的一些教学案例或理论解说,刻意求"奇",要求过"高",致使许多教师心有余悸,误认为课堂生成,对自我知识储备的丰富性、深刻性、以及课堂的驾驭力都有极高要求,只能是偶一为之,或者只能是名师所为.  相似文献   

4.
"模糊数学初步"不是简单地把大学课程下伸到中学,它普及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普及求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文把模糊数学的启蒙和普及定位在:介绍新思想、新视角、使高中生开拓视野、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论文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上海市中国中学08届高二学生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传统数学不能解决广为存在的模糊性问题,他们可以完全接受"模糊数学初步",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认为模糊数学对今后学习数学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数学知识应由学习者本人去发现或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1引言 章建跃先生在<中学数学课改十个论题>里面谈到:"从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现象很普遍,这是令人担忧的.调研表明,出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教师认为教材内容'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第二,误解本次课改提倡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真正意图;第三,许多教师不善于或不愿意花大力气研究教材;第四,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讲课本以外的东西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1].  相似文献   

7.
顾亚东 《数学通讯》2015,(2):52-54,64
高考试题的命制完全是立足于数学课本,相当数量的试题都直接来源于课本,很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或"影子",因此利用好课本习题不失为走出题海、高效率地抓好高三复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好课本习题不是炒剩饭,而是从更高的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找到高考题的原型,提炼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二是挖掘知识的根本,弄请知识的来龙去脉;三是对比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北京中考题有一道"尺规作图"填依据的填空题,很多同学都对这道题感到很苦恼,填什么,怎么填,怎么才能把依据填全,这种类型题考查的落脚点不是在尺规作图的操作层面,而是落脚于"为什么这么作"、"这么作的原因是什么",考查的是技能操作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其实就是一道几何证明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强化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的诸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栋梁之材。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以开智为纲,所以让儿童进行珠心算的学习,并不是让他们成为"计算器",而是使学生手脑并  相似文献   

10.
顾嫣宏 《数学之友》2023,(14):58-59
项目化学习并不是通过具体的教材去培养学生,而是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去激活学生的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的学习真实发生,这样的学生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概念,避免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重点让学生在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应该采用变式教学.从历年来的中考来看,很多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于教材,精选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习题,寻找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解题与联想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揭示出来,挖掘出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处理方式和加工水平的高低既反映教师学科专业功底的厚薄,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新课程将高中数学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或专题,但数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应既"身在"模块又"胸怀"整个数学课程,既基于模块但同时又能"跳出"模块,从课程整体的视角实施教学.本文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一节的教学案例,提出优化模块教学、从教材处理到教学实施的三部曲,即教材的解读要"深化",教材加工要"细化",教学设计要"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其目标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从"灌输"知识的泥潭中走出来,投入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新理念下的教育中去。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教学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14.
兰永胜 《数学通讯》2012,(14):21-23
反证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一般的教材都会把这个方法的步骤叙述清楚.例如,苏教版教材选修2-2[1]"间接证明"一节中指出: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九八三年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和数理化教学纲要会议精神,教育部对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提出适当调整内容,实行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两种教学要求的意见,并要求适当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另外,从1984年起,高考按基本教材命题,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院校的一些相关专业可附加若干较高要求的选作题,录取时选作题成绩作为参考等。因此,我们一方面紧扣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但不是按教材的前后顺序的简单重复,而是指在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既综合全书的基本内容,而又有重点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育专家们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过多次去粗存精与高度浓缩编写而成的,里边的营养是相当的"丰厚"与"高质",学生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工"后才能"食用".数学教材在一定时间段内是稳定的,而社会对数学的要求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理教材的"僵化"和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是对教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的对答如流,看似热闹非凡,但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学生思维训练的不到位.数学课堂教学中"静"的环节是教师语言的停顿,并不是思维过程的中断,更不是教师的冷场.设置"静"的环节,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所引的例题中给代数式中的字母不是一个数值,而是几个数值.这就引导学生惯于把代数式看作它的字母的函数(而不仅是对象的恆等变换).在复习所讲过的教材时,练习题可以这样选择,使它给出来的任意值不是一个字母而是两个或几个字母.扩充练习的题目也是有用的.像在学年终了时,可以向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导数"安排在选修系列1中,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对导数本质的认识,不仅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1],为了体现这种思想,课程不是按照传统的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的逻辑链条呈现,而是以变化率--导数--积分的顺序编排.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