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能量释放率G的两种解法的统一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从能量的观点考察裂纹的扩展过程是研究破坏机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果裂纹扩展过程中系统所释放出的能量,足以提供裂纹扩展所需要的能量,则裂纹便发生扩展.能量释放率G 就是描述裂纹扩展物体能量变化的一个参数,它是线弹性断裂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一些文献和断裂...  相似文献   

2.
几种金属材料断裂形式变化规律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汤安民  王静 《实验力学》2003,18(4):440-444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材料在常规破坏试验过程中的断裂现象,分析了不同材料不同复合比下断裂力学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材料在不同受力形式下,随应力状态参数兄从大向小改变,材料断裂机理从以孔洞扩张、聚合为主导,向局部剪切带产生、发展为主导转化,材料断裂形式、断裂条件也随着发生变化,通过试验结果与应力场分析,讨论了不同应力状态参数下,金属材料韧性断裂形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压电介质损伤、断裂力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增涛  余寿文 《力学进展》1999,29(2):187-196
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是现代固体力学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压电介质损伤与断裂力学研究的现状,集中讨论了:(1)裂纹面电边界条件的不同模型及其求解的结果;(2)宏观连续力学与细观力学用于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的静力学分析;(3)压电介质动态断裂分析的某些新结果.文末,指出了今后在压电介质损伤与断裂研究的某些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金鑫  吴林志  孙雨果  许蔚 《力学进展》2008,38(4):453-469
功能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断裂问题是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共同关注的课题. 目前,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力学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的大部分实验工作只关注功能梯度材料的宏观断裂性能,而缺乏对其微观断裂机理的研究.本文对近10年来功能梯度材料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的进展予以介绍和评述.首先介绍了可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断裂行为研究的实验方法,然后介绍了相关实验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最后分析了实验工作的不足之处,从实验研究角度提出了下一阶段功能梯度材料断裂行为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爆炸加载下金属壳体膨胀断裂过程是武器研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该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力学与材料学基础科学问题,吸引着众多学者的长期关注。本文中通过分析爆炸加载下金属壳体膨胀断裂过程,明确了其中蕴含的3个关键物理问题:材料动态拉伸本构、壳体膨胀断裂机理和破片尺寸控制机理,综合分析了这3个关键物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断裂力学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2015,37(3):390-394
在梳理断裂力学在国际和我国发展的基础上, 研讨断裂力学学科面对的矛盾和研究的方法. 在简述了断裂与断裂力学的基础上, 回顾了国内外断裂力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指出我国断裂力学的发展是从断裂力学的应用发端, 进而在断裂力学理论上作出不少重要的成果, 在国际断裂力学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 简要分析了中国断裂力学发展的特点. 断裂力学成为学科也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在断裂与完整性、损伤与愈合、增韧与增强、弥散与局部化、破坏与原因、确定性与随机的诸多矛盾及其统一协同的问题中, 探究以安全和谐为目的断裂力学研究的价值. 并在这样的视角下, 前瞻断裂力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的断裂测试实验是全面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一环,目前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断裂后试样断口的特征裂纹长度来获得断裂韧度,但缺乏对裂纹演化全过程的直接观测,限制了学生对断裂指标判据、破坏形式和断裂机理的深入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掌握断裂力学实验、理解断裂力学行为,本文提出一种多场耦合同步测试材料断裂行为的教学模式:通过高频高精度红外与高速显微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裂尖温度场与应变场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裂纹长度的同步测定、裂尖塑性区的可视化表征以及断裂特征的捕捉和分析;结合经典断裂力学理论,对不同条件的断裂韧度教学实验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初步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丰富的实验内容和新颖的观测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断裂力学理论的理解,从而拓展学生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海  郝彩哲  冯领香 《实验力学》2007,22(6):581-587
利用四点剪切加载的试验方法对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双边切口试件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骨料不同的混凝土试件,其宏观断裂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P-Δu曲线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断裂机理提供了参考。本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试验模型相对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对混凝土四点剪切的断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力学性能的特殊性-其抗拉强度较其抗压抗剪强度要低得多,所以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是导致混凝土纯剪加载下的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材料受力时应力状态不同,则断裂过程物理机理会发生改变,脆性材料受拉时发生的拉断与受压时发生的剪断,是两种不同物理机理的断裂形式,而莫尔强度理论用一个断裂条件解决这两种断裂形式的强度问题,是否合理需要讨论,结合灰铸铁HT200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断裂破坏试验,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理论对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断裂不能合理、准确地进行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断裂力学     
断裂力学是当前正在向着许多方面推进的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对研究趋向和良机的本评述,指出了非线性断裂力学在近些年来很有发展前途.列举了若干复杂的研究课题,例如延性-脆性转变,在很大塑性或蠕变条件下的破坏,在疲劳载荷下的裂纹顶端过程,以及对复合材料进行断裂分析所需要的新的有效方法等.继续把着重点放在细观尺度断裂过程上,借助于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处的研究,有希望了解各种材料的脆性与延性响应的原子层次的理论,了解细观空洞成核和扩展的机制.非常需要表征裂纹顶端过程和分离机制的严格的实验.在岩土工程学和地震断层动力学方面的断裂现象,同样提出了重要的研究难题.   相似文献   

11.
脆性断裂的微观机理和非平衡统计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Ⅰ.引言如何才能将断裂的微观机理与宏观特性结合起来,把断裂理论建立于微裂纹演化的微观动力学基础上,从而统一导出所有重要的宏观力学量并以某些更基本的物理量表示之?这是人们为实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设计必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就脆性断裂来说,尽管现有几个主要代表性的理论如断裂力学理论、位错理论和统计理论都各取得一定成就,但就其理论框架来说,由于明显的局限性,却难以发展成可供指导设计的理论。因此,人们在探索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断裂理论。最近的工作表明:从微裂纹演   相似文献   

12.
汽车减振器连杆磨损失效和断裂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连杆磨损表面形貌,并结合断裂力学方法研究了减振器连杆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导向器衬套中的玻璃纤维在服役过程中崩出,作为磨粒存在于连杆和村套摩擦副接触表面之间,可压碎铬铰层使裂纹扩展,并且断裂的铬镀层也可成为磨粒;连杆铬铰层存在裂纹缺陷加剧其磨损,连杆磨损机理是以断裂机翩为主导的磨粒磨损机制,裂纹扩展是磨损的控制因素,并且以Ⅰ型断裂为主导;摩擦力是裂纹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纹断裂准则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II复合型断裂是混凝土断裂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本文介绍了不同种断裂准则的基本假定、判别标准、适用范围,并与实际试验结果相比较,指出各种断裂准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国际断裂会议已于1981年3月30日至4月3日在法国Cannes 城举行.共有32个国家约650名代表参加.会上宣读了特邀论文与分组论文约300篇,分为八个专题:断裂力学应用;裂纹尖端奇异性分析与计算;物理断裂过程--结构特点;弹塑性断裂准则;疲劳;环境对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技术;高分子与组合材料.另有关于断裂力学进展与关于断裂与教育的两次圆桌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美国、西欧和日本近年来在实验力学几个主要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在常用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方面,列举了新的脆性涂层和用于高、低温场合的特殊应变计.在光力学方面,列举了云纹法,二维和三维光弹性,动态光弹性,各向异性光弹性,全息照相,散斑干涉和焦散线法.在实验断裂力学方面,报导了疲劳损伤检测方法,光弹性用于断裂研究,全息照相用于断裂力学,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以及超声波技术.最后谈到微型电子计算机在实验力学中的应用,是一重要的新发展,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机理与断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达  巨能攀 《力学学报》2011,19(3):317-322
岩石的宏观断裂与其内部微结构和微缺陷紧密相关,建立岩石微观破裂机理和宏观断裂之间更直观的联系是当今断裂力学的难题之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泥盆系中统中段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与力学试验等多种测试手段,通过对2种千枚岩岩石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形式、破裂机理与其矿物组成之间的联系。指出绢云母千枚岩岩石以沿晶面擦花的微观破裂形式为主,是典型的微观脆性剪断,而硅质板状千枚岩岩石既有沿晶断裂的拉断破裂,又存在切晶擦花的剪切微破裂形式,是属于拉、剪破裂并存的微观破裂机制。进一步结合岩石断裂的力学特征,分析千枚岩微观破裂与宏观断裂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千枚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断裂形式与其微观破裂形式是可对应的。这一结论为建立起岩石微观破坏机制和宏观断裂特征的桥梁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环形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龄期混凝土极易在限制收缩条件下产生裂缝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因此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早龄期混凝土在限制收缩条件下的抗裂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能够提供一定的约束刚度并易于实验室操作,限制收缩环形试验被广泛应用到混凝土在限制收缩条件下的抗裂性评估.主要从限制收缩环形试验的发展、破坏机理、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限制收缩环形试验进行不同目的的混凝土试验研究,推动了限制收缩环形试验的不断发展;破坏机理主要有最大拉应力理论以及基于断裂力学的断裂能机制预测混凝土的开裂;环形试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试件几何尺寸,边界条件,混凝土材料性能以及预制裂缝四个方面.最后介绍了一种椭圆环试验方法,可有效评估高约束度下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工智能学者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及方法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成功应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及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系统地介绍这些技术及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主要介绍了经典断裂力学的发展以及成果,并归纳总结近年来人工智能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将其成果细分为三类,包括失效模式识别,损伤和失效的检测及诊断和断裂参数的表征、反演和预测。详细讨论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在断裂力学领域中的优点及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Ⅰ+Ⅱ型裂纹问题,论述了这一领域近几十年研究工作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对该领域研究的趋向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讨论.指出:韧性材料在近Ⅰ型和近Ⅱ型时启裂及扩展的机理可能不同,目前所用的一些单参数判据要同时对两种不同机理作恰当描述有困难,可考虑采用双参数判据.同时,材料微结构及特征对断裂机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Ⅰ+Ⅱ型裂纹问题,论述了这一领域近几十年研究工作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对该领域研究的趋向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讨论.指出:韧性材料在近Ⅰ型和近Ⅱ型时启裂及扩展的机理可能不同,目前所用的一些单参数判据要同时对两种不同机理作恰当描述有困难,可考虑采用双参数判据.同时,材料微结构及特征对断裂机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