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基于伴随方法的多级叶轮机三维叶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方法单次优化循环计算量与设计变量数目基本无关,多设计变量时计算成本低。本文采用伴随方法发展了多级叶轮机三维黏性气动形状优化方法,包括伴随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的敏感性关系。结合基于Hicks-Henne函数的三维叶片参数化方法和最速下降法建立了气动形状优化设计系统。针对1.5级压气机第二排叶片的反设计验证了该优化系统的有效性;以进、出口熵增为目标函数改型设计某1.5级超音压气机,改型后气动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寻优的叶轮机械叶栅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方法包括:采用并行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作为优化求解器来搜寻叶栅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的Paxeto解集,采用非均匀B样条方法对叶片型面进行参数化处理,通过求解Reynolds-Avergaed Navier-Stokes方程评估叶片的气动性能,耦合气动计算得到的叶片表面压力,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预测叶片的强度性能.为证明本文方法的实用性,选择叶片的等熵效率和叶片应力为目标函数,完成了NASA Rotor 37转子叶栅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响应面优化设计Ⅱ:实例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工业离心压缩机中间级叶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为减少计算成本,将设计变量适当分组,分别进行叶片形状优化和子午型线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切实可行,得到的设计结果与原始叶轮相比,性能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翼离心风机内部流动分离严重、流动损失大及叶轮几何参数多等特点,本文以风机叶轮为对象,开展了几何参数化建模及基于敏感性分析降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包含拉丁超立方抽样法、支持向量回归(SVR)代理模型、混合自适应采样方法和遗传算法的高维高效优化方法,分别开展了效率单目标优化与效率–全压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风机效率,几何参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轮内径、叶片出口角、叶轮外径、中盘位置、叶片进口角、叶片数、叶轮宽度、叶片厚度。单目标优化后风机最高效率点效率提高2.29%;多目标优化后效率提高1.91%,全压提升30.95 Pa。研究工作对于认识多翼离心风机内流机理、发展先进优化设计方法具有较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离心压缩机叶片载荷对叶轮气动性能的影响,按照盘、盖侧的最佳载荷匹配,利用反问题计算原理设计出相应的离心叶轮,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分析了各自叶型的效率、压比和能量头等气动参数,确定最佳载荷匹配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载荷沿流向的梯度变化进行再优化,发现在一定程度内较小的载荷梯度有利于减小流动损失,提高叶轮效率,但过于平缓的载荷反而使性能略有降低。本文结果为高性能离心叶轮的气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表征离心压气机叶轮积垢分布的粗糙度模型,在叶片表面生成三维、非均匀分布的粗糙带,数值研究干净和积垢状态下叶轮的气动性能和内部流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到对叶轮气动性能影响最大的积垢区域。结果表明:积垢叶轮的多变效率和总压比较干净叶轮均有显著下降;随着流量增大,性能衰减愈发明显;离心压气机叶片前缘靠近叶顶部位为气动性能对积垢的最敏感区域.研究工作为离心压气机的鲁棒设计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混流泵叶轮内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以及全空化模型,对一台喷水推进混流泵叶轮内的空化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介绍了空化流动的模拟方法,并计算了混流泵的空化性能指标,有效地预测了叶片上空化发生的区域和空化流动的发展情况.文中还对两种进口相对流动角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小的相对流动角可以提高混流泵的空化性能,但却使扬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基于Pareto类遗传算法的平面叶栅多工况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叶型参数化、试验设计方法、神经网络算法与Pareto类遗传算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平面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在该算法中,为提高优化效率,提出了并行神经网络算法和改进了NSGA-Ⅱ算法.以极小化三个工况点的总压损失系数为目标函数,将该优化方法应用于某平面叶栅多工况优化设计.与初始叶栅相比,优化后叶栅的总压损失系数在三个工况均有一定的减小,说明该优化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BVF流场诊断的高比转速离心泵叶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比转速离心泵由于流道较宽,叶片扭曲较大,基于一元理论的传统离心泵叶片设计方法并不适用。本文对一种采用速度系数法设计的高比转速(n_s=271)潜水泥泵叶轮进行了泵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根据泵内流动计算结果,基于涡动力学的边界涡量流(BVF)诊断方法,通过调整叶片设计参数和轴面流线对泵的叶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泵水力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借助BVF的流场诊断方法可有效地捕捉到泵内不良流动的根源,从而为改善叶片设计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泵行业中,对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一般均采用一元理论设计方法,对轴流泵叶轮一般采用奇点法、升力法设计。对于高n_s的混流泵叶轮其流道形状及内部流动情况应当说更接近于轴流泵,但未见到用奇点法设计的先例,因此本文介绍的混流泵叶轮奇点法设计是一有意义的探索,当然也有待实践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烷烃类气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中红外区域吸收峰重叠严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影响值与集群分析相结合(IVPA)的波长选择方法对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五种烷烃类气体红外光谱进行变量选择。该方法以迭代的方式逐步实现对变量的筛选,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将变量划分为样本空间与变量空间。在样本空间中计算变量的影响值,根据变量影响值采用加权自举采样技术将变量划分为精英变量与普通变量;同时在变量空间中,统计每个变量在最优模型中出现的频率;最后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剔除普通变量中频率较低的变量,记录每次迭代过程中获取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选择最小RMSE所对应的子集作为最终选择的变量。利用实测烷烃类光谱数据集来检验该方法的性能,并将该方法与近年来提出的稳定性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SCARS)、变量子集迭代优化(IVSO)变量选择方法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异丁烷分析结果为例,SCARS,IVSO与IVPA对其它四种气体的最小交叉灵敏度分别为0.67%,0.56%和0.11%;最大交叉灵敏度分别为1.69%,1.49%和1.02%;对异丁烷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94%,1.65%和0.51%;上述3种方法选择的特征变量个数分别为52,17和13。结果表明,提出的IVPA方法选择的变量最少,仅为原始光谱数据的0.36%,对其他四种气体的交叉灵敏度最低,对异丁烷的预测最准确。该方法可以应用在吸收重叠的光谱中,能够提高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与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跨音速单转子压气机气动设计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展了一种提高跨音压气机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由快速叶片造型和网格生成、三维NS方程求解器和优化方法三部分组成。以绝热效率为设计目标,只选择两个参数-最大弯度和最大厚度相对位置沿叶高的分布为优化参数,成功设计了一个跨音单转子压气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叶片端布周向弯曲对跨音单转子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离心压气机叶片扩压器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某高速离心压气机叶片扩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Kriging模型在设计工况下对其进行气动优化设计,以获取较高的"叶轮 扩压器"等熵效率,同时保证扩压器出口静压不降.Kriging模型大大加速了设计过程,得到的优化结果和原始设计相比,在性能上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Steller sea lion (Eumetopias jubatus) mothers and pups establish and maintain contact with individually distinctive vocalizations. Our objective was to develop a robust neural network to classify females based on their mother-pup contact calls. We catalogued 573 contact calls from 25 females in 1998 and 1323 calls from 46 females in 1999. From this database, a subset of 26 females with sufficient samples of calls was selected for further study. Each female was identified visually by marking patterns, which provided the verification for acoustic identification. Average logarithmic spectra were extracted for each call, and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generalization datasets created for the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 family of backpropagation networks was generated to assess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pectral input bandwidth, frequency resolution, and network architectural variables to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e network with best overall generalization accuracy (71%) used an input representation of 0-3 kHz of bandwidth at 10.77 Hz/bin frequency resolution, and a 2:1 hidden:output layer neural ratio. The network was analyzed to reveal which portions of the call spectra were most influential for identification of each female. Acoustical identification of distinctive female acoustic signatures has several potentially important conservation applications for this endangered species, such as rapid survey of females present on a rookery.  相似文献   

15.
依托两区模型开展了单级斜流/离心压缩机的初步设计和分析方法研究,验证了基于SOA-TEIS混合扩压度模型的改进ODP问题迭代方法在斜流/离心压缩机初步设计和分析中的准确性。采用本文方法对Krain高比转速叶轮和低比转速叶轮模型进行了一维设计和分析,并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可在减少对工程经验参数选取依赖性的同时,实现较准确的斜流/离心压缩机的初步设计计算和非设计工况性能预测,且易于程序化实现,采用被动滑移因子计算方法获得的设计点附近工况的等熵效率预测偏差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枝状超结构的蒸汽管网优化及禁忌搜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蒸汽管网枝状超结构的分析,利用惩罚函数的优化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的蒸汽管网优化方法;同时,鉴于整型变量数目庞大所造成的最优解搜索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禁忌搜索"的方法,提高了最优化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压缩机叶栅多点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离心压缩机元件的气动设计通常是根据一个给定工况点设计其几何形状。如此设计的元件在该设计工况点一般能保持较好的气动性态,但当实际运行工况改变时,性能往往会恶化。本文将机翼的多点设计思想引入离心压缩机叶栅的优化设计,并应用遗传算法对这类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希望由此获得在运行工况间能较好折中的叶栅型线设计。以离心压缩机扩压器叶栅为例,在两个给定设计工况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求解其最佳叶片型线。数值结果显示,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多相泵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由于多相泵输送的是气液两相混合介质,而且其中气或液的含量往往高于常规泵或压缩机的工作范围,所以多相泵应兼备压缩机和泵的性能,这使多相泵的设计成为一个难点。到目前为止,国外已开发研制出的多相泵主要有容积式和叶片式[1],业已进入现场试验和工业化应用阶段,但离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还有一定距离,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则刚刚起步。所以目前对于多相泵尚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法,还不能象清水泵那样,按给定的流量、扬程、转速等参数进行可靠的设计。在多相泵的设计中,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泵型选择、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效…  相似文献   

19.
车用涡轮增压器混流涡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高比转速下增压器的涡轮性能,本文为匹配J6110Z柴油机的HIF增压器设计了混流涡轮.设计中采用了结合叶轮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涡轮性能预测新方法.混流涡轮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与径流涡轮相比,混流涡轮流通能力更大,并且能在更低的速度比u/co下得到更高的涡轮峰值效率.  相似文献   

20.
赵永平  王康康 《物理学报》2013,62(24):240509-240509
针对正则化极端学习机的隐层具有随机选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加删除机制来自适应地确定正则化极端学习机的隐层节点数. 这种机制以对优化目标函数影响的大小作为评价隐层节点优劣的标准,从而淘汰那些比较“差”的节点,将那些比较“优”的节点保留下来,起到一个优化正则化极端学习机隐层节点数的目的. 与已有的只具有增加隐层节点数的机制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增加删除机制在减少正则化极端学习机隐层节点数、增强其泛化性能、提高其实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典型混沌时间序列的实例证明了具有增加删除机制的正则化极端学习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人工神经网络 极端学习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