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光力学     
雷仕湛 《物理》1992,21(2):76-80
被光辐射照射的物体将受到作用力.激光束非常强,它的力学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介绍了接受激光照射的物体出现的几种力学现象.它们是光压力、光致热膨胀压力、光致超声波压力、光致伸缩力、光散射力、光学粘胶力等.同时也介绍了激光力学在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激光核聚变、高能物理、生物学以及医学等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奖工作———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其中主要有光学粘团、亚多普勒冷却、亚反冲冷却、激光原子阱等.叙述了它们的物理原理、重要意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光学》2013,(3):436-436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能够在1km外拍摄的激光照相机。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开发了这种能用激光扫描几乎任何物体的相机。这种相机将主要用于扫描诸如车辆等物体,但无法探测到皮肤。原因在于皮肤反射激光的方式与大多数物体的反射方式不同,因此希望逃脱此相机扫描的人可选择赤身裸体。除了捕捉物体图像,此项技术也可用来记录岩石的运动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育竹 《物理》1990,19(11):641-646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是近十年来量子光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可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研究,并对其发展将起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自发辐射力冷却气体原子的“光学粘胶”(optical molasses)和利用迟后偶极力的“受激光学粘胶”(stimulated optical molasses)的工作原理。文中还讨论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应用于物理学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可用于离面位移测量的光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对复杂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小空间内物体的纵向位移或振动等测量,有必要研制高分辨力、非接触的光学检测系统。由于激光多普勒技术具有动态响应快、线性度好、非接触、测量精度高等特点而优先被用于复杂三维物体离面位移的测量。但是物体表面散射光的多普勒信号非常微弱,因此解决信号的强度、信噪比则是实现测量的关键。研究了激光多普勒技术及散射光相位的无规变化的统计规律,设计出一种空间分辨力很高的参考光路,将它用于固体离面位移测量效果很好,其相对误差为0.3%。  相似文献   

6.
陆俊发  潘小青  印建平 《物理》2006,35(12):1044-1049
文章综述了腔内单原子光学的实验研究及其最新进展,主要介绍了腔内单原子的激光冷却与囚禁的最新实验结果及其在单光子源、单原子激光和量子信息处理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固体材料激光冷却的实验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基于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Anti—Stokes Fluorescent Cooling)的固体材料激光冷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固体材料激光冷却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其次,详细介绍了各种固体激光冷却的新材料、新方案和新结果及其最新实验进展;最后,就固体激光冷却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功率二极管重复率抽运的V型非稳腔Yb3+∶YAG激光头,提出了利用金刚石窗口冷却和直接水冷相结合的复合冷却设计.在YAG片的抽运面进行直接水冷,同时在激光提取面利用金刚石窗口冷却介质.金刚石优异的导热性能不仅能够有效地冷却激光介质,还能消除横向的温度梯度,解决了高功率激光器冷却和高功率抽运的矛盾.模拟结果表明对掺杂10 at %厚度为1.6 mm的Yb3+∶YAG片在抽运功率密度为20 kW/cm2,重复频率为10 Hz的条件下,要将最高温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320 K),周围冷却水的对流换热系数约为4000 W/m2K.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技术的出现,使得超短脉冲激光的峰值功率的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已能达到百TW或PW以上,聚焦功率密度可达到10^2W/cm^2.CPA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非常窄的种子光脉冲在时域上展宽,然后在放大器中充分的提取能量,最后将激光脉冲压缩到接近初始的脉冲宽度.从而获得极高的峰值功率,如图1所示如此超高强度的激光脉冲,可以创造极端的物态条件,用于研究相对论领域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如超快x光激光产生、超高次谐波产生、激光尾波场粒子加速、实验室天体物理学及快点火机制等。随着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装置性能的提高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超短超强脉冲激光将会在军事、科技和民用方面呈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热负荷固体激光介质的热效应已经成为制约激光器功率进一步提高的严重障碍,只有对激光介质进行有效的冷却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以不均匀换热系数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具有非均匀内热源的侧面双向抽运板状激光介质在狭窄通道强制对流冷却情况下的耦合换热问题,对热汇冷却方案下介质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对复合介质、蓝宝石和金刚石三种热汇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忽视换热系数的非均匀性将导致应力计算结果偏低。对于侧面抽运、侧面冷却的激光介质,金刚石热汇冷却方案最佳,蓝宝石热汇方案次之,而复合介质方案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原子激光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 你如果用标准的激光冷却法去冷却原子气团到尽可能达到的低温度,就进人物理现象全新的世界.如果能够使低温气体的原子密集程度足够紧密,那么粒子之间的距离将和粒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有相同的数量级.这就好像这些粒子随着宏观特征(彼此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有一个经典的密度相变一样.  相似文献   

12.
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遒 《物理》1998,27(3):131-136
介绍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奖工作--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其中主要有光学粘团、亚多普勒冷却、亚反冲冷却、激光原子阱等,叙述了它们的物理原理、重要意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能激光系统中,反射镜镜面热变形会使系统的输出光强和波前分布不均匀性加剧,从而导致输出光束质量的下降。建立了复杂镜面光线追迹的模型,使用Fresnel衍射公式和光线追迹的方法,研究了高能激光系统内通道不同数量22.5。反射镜对输出光束质量的影响。该方法和部分结果对高能激光系统激光器的优化设计,激光内通道冷却方式以及自适应光学校正能力设计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激光自混频测振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邵静波 《物理实验》1997,17(6):249-249,248
1引言在激光器的许多应用中,我们都尽可能的避开出射光的自反馈现象.尽管如此,还是被来自各种各样的光学元器件所组成的共振腔产生的反射光所困扰.自反馈不仅增加了噪音强度,而且同时大大改变了激光器输出的特性曲线,这种作用的性质已被Lenstra等人‘’‘描述过.然而我们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利”的特性构成了自混频激光测振系统.2基本原理激光自混频干涉的简单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由激光垂直照射在待测物体上,利用从待测物体上反馈的光对激光器输出功率调制,然后从尾光接收调制信号,这种可被提取的携带外界馈信息的光反馈调制后…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LP—LIF)的方法,用266nm激光光解CHBr3分子产生CH自由基,再与N2O继续反应作为NCO自由基的产生源,用438.6nm激光将电子基态X^2∏i(00^10)的NCO激励到激发态A^2∑^+(00^00)上,通过检测激发态NCO时间分辨荧光信号,测得室温(298K)下NCO(A^2∑^+)被烷烃类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获得了A^2∑^+(00^00)态猝灭速率常数.实验发现,随着烷烃分子中C—H键数增加,其猝灭截面也近线性增加,但随着分子体积增大,这种增加趋缓.  相似文献   

16.
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I)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义遒 《物理》1990,19(7):389-39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子的檄光冷却与捕陷领域实验工作的进展,首先介绍了辐射场对原子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原理。然后分别叙述原子束的激光减速、原子束的激光准直、光学粘团(optical molasses)和激光原子阱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一维运动物体在干涉场中的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联合  吴健 《光学学报》1998,18(11):582-1587
从物体全息图的角度出,阐述了激光干扰义成像的基本思想,分析了运动和体在球面波与平面波形成的干涉场中的成像理论,激光干涉仪成像是运动物体分割干涉场后后得到的物体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激光加热物体的三维模型计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顺发  陈洪斌 《光子学报》2000,29(3):267-270
将物体的热传导系数、比热容、密度、物体对激光的吸收系数考虑成温度的函数,并考虑到物体向周围空间有热辐射和对流换热交换能量等情况下,用控制容积法对激光加热物体作三维真实边界的计算分析.这一结果在激光加热物体温度场的计算上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激光轮廓测量中的光强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宽调制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频电磁加热系统、开关电源等领域1,本文首次将脉宽调制技术用于激光扫描测量系统,解决了激光扫描测量中国不同材料对激光的散射光强不同、不同曲面对激光光强反射各异以及物体表面镜面反射等问题给测量精度带来的严重影响2,利用激光扫描系统中的摄象机直接作为光强反馈系统,实现了测量过程中的光强自动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光强饱和等问题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陈涛  颜波 《物理学报》2019,68(4):43701-043701
分子由于其不同于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研究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冷分子研究已经开展了二三十年,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但是以斯塔克减速器为代表的传统冷却方案遇到瓶颈,很难进一步提高分子的相空间密度.将原子中成熟的激光冷却技术拓展到极性分子中是本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使得冷却和囚禁分子的范围得以大大扩展,分子的相空间密度也得以提高.本文对国内外激光冷却极性分子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并以BaF分子为例介绍激光冷却极性分子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分子能级结构分析及精密光谱测量,采用缓冲气体冷却进行态制备和预冷却,以及通过冷分子束研究激光与BaF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为后续开展激光冷却与囚禁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其他新的分子冷却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