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综合性强,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是学生易出错的题型,因此教师要有效导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提升解题能力.本文整理了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常见类型,并探讨如何开展解题教学,提出教师要加强关于函数基本知识的教学,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要在课中积极促进学生开展交流分享,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解题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函数问题中 ,当变元出现的次数不止一次时 ,我们就不便于作出函数的图象或讨论函数的性质 .因此经常需要减少变元出现的次数 ,直至其仅仅出现一次 .这就是减元的思想 .减元类似于消元而又不同于消元 .现将几类常见函数减元的思想方法作一总结 :1 一元二次函数y =ax2 bx c(a≠ 0 )其减元的方法就是配方 :y =ax b2a2 4ac-b24a例 1 设函数y=x-a b-x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求证 :M =2m(其中a、b是常数且a<b) .证明 函数的定义域为 {x|a≤x≤b}∵y2 =(b -a) 2 (x-a) (b -x)=b-a 2 -x - …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常与综合性知识点融合,以动点问题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中考数学压轴题的位置.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中主要以二次函数动点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为例展示,如何解决这一类题型.  相似文献   

4.
李颖坡 《数学之友》2022,(23):76-78
在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作为代数学习部分的重要角色,在中考的卷面中是重要考点.了解函数图象性质,通过读图获取重要信息,对于解题帮助很大.本文归纳了常见的函数及其图象性质解决函数与方程关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特别推荐     
《中学数学》2012,(20):2
《新课程函数问题研究》函数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函数思想是教学思想方法中最为闪亮的一朵奇葩.《新课程函数问题研究》结合新课程标准,以高中数学中涉及到的函数问题为主线,对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二次函数的重要作用、三角函数问题研究、高考中的分段函数、抽象函数专题  相似文献   

6.
王健斌 《中学数学》2023,(8):17-18+38
二次函数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如何变换几何图以及如何对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的问题,本文中指出了综合题的复习要紧扣教材,通过对教材习题进行分析、研究、变式、拓展,旨在让学生在探究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次函数的导函数是高中同学非常熟悉的二次函数,所以在学习导函数的应用问题时,经常要以三次函数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函数应用问题是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建立起函数的"数学模型".这类问题,不仅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考查同学们的应用思想和应用意识,认真审题,依据已知条件建构函数模型是求解的关键,其次要熟练掌握诸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供参考.例题1(2013年河北省中考试题)某公司在固定线路上运输,拟用运营指数Q量化考核司机的工作业绩.Q=W+100,W的大小与运输次数n及平均速度x(km/h)有关(不考虑其他因素),W由两部分的和组成:一部分与x的平方成正比,另一部分与x的n倍成正比.试行中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抽象函数问题,是指没有给出函数的解析式,只给出函数具有的某些特征,求此函数应具有的其它特征的问题.由于高一学生只熟悉一些具体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对抽象函数不够了解,没有具体的函数模型和解题方法可供参考。因此,学生对求解抽象函数问题感到很困难,不知如何下手,导致解题失败.  相似文献   

10.
张博  高岳林 《应用数学》2019,32(4):767-777
本文研究一类二次比式和规划问题.首先,利用等价转换的方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并且这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通项的分子和分母都分别是两项线性函数乘积和再加上一个线性函数的形式,再根据两项线性函数乘积和的特性,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松弛,以确定原问题最优值的下界,从而提出一个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分支定界算法,并证明该算法的收敛性.最后,数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潘彩辉 《中学数学》2023,(24):81-82
动点问题因抽象性强、对学生想象力要求高的特点,成为初中数学各类测试中失分较为严重的一类问题.根据设问背景,动点问题可被分为几何图形类动点问题、抛物线类动点问题、实际情境类动点问题这三类.本文中结合案例,展示二次函数在解决动点问题中的具体运用过程,引导学习者关注解题思路、把握解题细节,促进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在考试中一直持热不冷,笔者在整理函数问题时,无意发现了如下的两个问题:问题1若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y=f(x)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值x1、x2总有  相似文献   

13.
函数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高考在利用函数模型处理实际问题方面的考查有上升趋势,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然而三次函数也已经成为中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函数,在高考和一些重大考试中频繁出现有关它的单独命题.我们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4.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历届中考都重视对函数应用的考查,近年来更是如此.综观2011年全国各地数学中考试卷,大多数省市都要求考生用函数知识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产量最大、效益最好、用料最省等实际问题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分析,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确定变量的限制条  相似文献   

15.
函数思想是高中数学中几大重要数学思想之一,其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始终,数列问题也不例外,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得的函数值就构成一个数列.函数所具有的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在某些数列中同样具有,如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n∈N*),实质上就是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等差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非常数等差  相似文献   

16.
陈炎 《中学数学》2016,(6):88-89
一、问题提出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y1=1/x、y2=3/x在第一象限的图像,过y2上的任意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1于B,交y轴于C,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y1于D,交x轴于E,连接BD、CE,则BD/CE=<sub><sub><sub><sub><sub><sub><sub><sub>.此题是沪科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复习题.题目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的几何意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难度适中,解决方法不唯一,能很好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已知二次函数的零点分布,求参数范围问题是函数与方程的重要应用问题,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一般情况下,可通过画函数图象、判断特殊点的函数值的情况,布列不等式(组)来解决问题,请看题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二次函数y=ax^2+bx+c(n≠0)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函数类型,灵活应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解决一些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问题化学习指以学生学习为主线,以问题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方式,以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为特征,以发展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培养数学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文中首先揭示数学素养培育与问题化学习的内在关联,并以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为例探寻问题化学习的实践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自山 《数学之友》2022,(23):41-42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利润”“面积”案例进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的意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