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汝 《物理实验》1992,12(2):66-66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方法较多,这里介绍一种测量玻璃折射率的简单方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两块总厚度为d的玻璃砖,在玻璃砖右侧的水平桌面上C点竖直放一支架(图中支架未画),在支架上固定一厚的硬纸片P,纸片上距水平桌面高为h的地方开一个直径约  相似文献   

2.
杨忠民 《物理实验》2002,22(1):31-31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教学中 ,采用直接画两条平行线来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 ,效果很好 .因为理论上出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平行 ,所以首先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用直尺、三角板画两条错位的平行线 (平行线间距不能过大 ) ,标上箭头代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 .然后将玻璃砖放在两平行线错位处 ,透过玻璃砖观察 ,同时旋转 (顺时针或逆时针 )玻璃砖 ,直到两平行线看起来成一条直线 .确定玻璃砖的位置 ,找出入射点 O,出射点 O′,连接 OO′,过 O点作法线 NN′(如图 1 )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 r,从三角函数表查出它们的正弦图 1 测量…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物理》1983年第7期上,刊登了《关于用电像法求解角域内静电场的讨论.一文.我觉得这一方法比较复杂,使用不大方便,建议用下面的方法求解. 问题仍可以这样提出: 1°在什么条件下,点电荷q0与导体平面所决定的角域内部的场可由q0及其有限个电像的场来代替? 2°.在可以用有限个像电荷代替时,电像的位置及其个数如何? 下面就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图1:我们把x轴固定在角域的一边上记A点的位置为。z=reiθ我们对 平面作保角变换W=zn,使得这样上面的角域就变为 平面上的上半平面,角域的 边界就变成为 平面上的  轴,而A点变为 A点的点电…  相似文献   

4.
厚介质情况下激光“热像”的演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热像”形成的衍射理论模型和分步傅里叶算法为基础,模拟研究了厚介质情况下“热像”的形成特点.重点分析了散射点调制系数(包括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散射点与介质前表面之间的距离、散射点大小、入射光强等参数的变化对“热像”点位置以及强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散射点调制系数和入射光强的变化对“热像”的影响两种情况下,得出了与解析理论基本一致的结论;在散射点大小的变化对“热像”的影响情况下,得出了与解析理论预言不同的结论.此外,还发现散射点与介质前表面距离为零时,在介质后表面也可能出现“热像”效应. 关键词: 热像 小尺度自聚焦 分步傅里叶算法 散射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找出了动量知定理对瞬心适用的充要而简洁的条件,可供各类力学课程教学工作者参考.设刚体作平面平行运动.见图一,设其质心为c,在刚体上(或其延伸部份上)有一A点被选作基点,它对固定系原点O的位矢为rA,对质心的位矢为RA。把刚体分成无数质点,第i个质点的质量mi,对O点的位失为ri,对A点的位失为ri,所受外力Fi(e),内力Fi(1),由牛顿第二定律      ,用r在乘方程两侧并对i求和,考虑诸内力成对出现,对基点A的力矩之和为零,可得把ri=rA r代入(1),并根据顾心定义m(-RA),可把(1)式写成 (2)式中的aA为基点A对固定系的加速度.若要对基点…  相似文献   

6.
吴建宏  陈林森 《光学学报》1989,9(11):047-1052
本文将正交光栅干涉仪的条纹箱分离,获得两个方向上的条纹箱.对于由N个分立点组成的物体,从两个条纹箱可以得到由N~2个点组成的像.其中N个点是物的格实像点,N(N—1)个是交叉项点.将光栅干涉仪绕其对称轴转过一角度,得到第二个像.与第一个像相比,N(N—1)个交叉项点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而N个真实像点未变.因此,将这两个像相乘,即能消除交叉项点而获得真实像点.利用这一方法,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晏志武 《物理通报》2011,40(11):129
曾读一篇文章[1],文中介绍了"光穿过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时发生侧移的量"的两种求解方法.作为长期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不赞同上述两种偏重数学推导,而冲淡其物理意义的解法(请参看原文).在此提出一种"数形结合"方  相似文献   

8.
邵明  张蓉 《物理通报》2012,(5):81-82
上海市第24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卷的填空题第12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题目:如图1所示,直角三角板ABC的边长BC=a,AC=b.开始时AB边靠在y轴上,B与坐标原点O重合.今使A点沿y轴负方向朝O点移动,B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1(a)所示的初始  相似文献   

9.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进行电介质样品成像研究.采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作为耦合元件,632.8nm He-Ne激光会聚激发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通过狭缝光阑限制光束入射角,对金膜上的氮化硅光栅进行成像.反射光由放置在样品像方共轭面上的CCD摄像机接收,获得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像.通过扫描移动狭缝,得到入射角从44°至54°的扫描样品图像,从图像中提取样品各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由计算机重构出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谱灰度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物理》2021,40(8)
文章采用了一种较为简便、自然的推理方法,推导出物点经平行介质界面二次折射成像的虚像点位置,发现了所谓的"物点经多层平行介质界面折射成像的叠加法则".文章对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像点坐标进行了讨论:分析和解释了游泳池中泳女的"身首分离"折射现象;分析出空气中物体经玻璃砖的成像特点,指出人们通常使用薄玻璃窗户的光学依据;对空气中的物点经折射率线性变化介质的折射成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物点经折射率均匀变化介质的成像位置与经平均折射率的等厚介质,除80°~90°的大视角情形外几乎一致.文章中的推理方法和结论或可为相关内容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讲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二节"光的全反射"时,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演示光的全反射,效果明显而且操作简单.实验仪器:7~8块相同的玻璃砖,酒精灯.  相似文献   

12.
吴建芳  张国峰  陈瑞云  秦成兵  肖连团  贾锁堂 《物理学报》2014,63(16):167302-167302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分别测量了CdSe/ZnS量子点在SiO2玻片表面、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粒子表面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表面上的荧光闪烁行为.研究发现,不同界面环境中量子点的亮态发光持续时间的概率密度都服从指数修正的幂律分布P(t)∝t-αexp(-t/μ).与处于SiO2玻片表面的情况相比,在ITO表面上的单量子点具有非常短暂的亮态发光持续时间,而在PMMA表面的单量子点亮态发光持续时间最长.这种荧光闪烁行为的不同主要归因于量子点与三种材料之间的界面电子转移特性.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在对江苏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关于实验题中作图的参考答案存在一定的问题.题目:(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  相似文献   

14.
分光计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角仪器.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它的调节和使用方法.然而,按传统的“各半调节法”,它的调节项目多、步骤繁琐、操作困难,学生不易掌握.为此,对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制定了一种新的调节方法,暂称“分部调节法”,代替“各半调节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现假定望远镜已适合接收平行光,且从垂直置于载物台上的平板玻璃(位置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平行表面A、B反射的叉丝的像都进入望远镜视场,如图二所示.令从A表面反射的水平叉丝的像与水平叉丝的距离为S’.将载物台转180,从B表面反射的水平叉丝的…  相似文献   

15.
设某介质的折射率为n,如图1所示,上表面为平面MN,在其深度h处有一物点S.当观察者沿着垂直于介面的方向往下看时,他所看到的像点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6.
先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碳包覆的Ag@Fe_3O_4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表面氨基化改性后与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反应,将量子点键合到磁性微球上,最后在其表面包覆上一层二氧化硅壳层,制备出具有荧光增强的Ag@Fe_3O_4@C-CdTe@SiO2磁性荧光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约为150nm,磁饱和强度为224A/g(22.4emu/g),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其中Ag@Fe_3O_4@C-CdTe磁性荧光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大于Fe_3O_4@C-CdTe,其主要原因是内核为45nm的Ag纳米粒子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作用,能够使其表面或附近的量子点荧光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7.
光学一题     
如题图,光轴上O1、O2处各有一个单一折射球面,分隔着折射率分别为 n= 1. 0、 n0= 1. 3和n’=1.7的三种均匀透明介质.已知实物点S对此两球面相继的近轴折射像点位于 S’.试用作图法求定两个球面的中心C1、C2,以及此组合系统的像方主点H’、像方焦点F’.“光学一题”解答 题中只给出了球面顶点位置和两侧折射率数值,所以可利用通过球面顶点O的共轭光线满足折射定律这一特性来求解,如解图,O1为中任意长作单位,作出半径为1.0和1.39的圆弧N和N0.延长SO1交N于A,作过A的轴平行线交N0于B,则O1B是满足折射定律的与入射线SO1共轭的第一折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电子积分技术测得的几种超导材料的4πM-H曲线.判定了H_(c1),H_(c2)表面粗糙的纯铌有很强的磁滞,表现为非理想第II类超导体.发现在柱状纯铌样品的4πM-H曲线上,有一体超导和表面超导的复合区.在4πM趋于零时,出现一突拐点.把从该点所作切线与H轴的交点定义为H_(c2)该拐点与定义的H_(c2)之间为复合区.把4πM=0时与H轴的交点定义为H_(c3)H_(c3)=4.10(kOe),且H_( c3)/H_(c2)=1.32.  相似文献   

19.
PET与SAN/PAN复合膜界面的 FTIR-AT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表面形成不同厚度的超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聚丙烯腈(PAN)的共混物膜及其SAN/PAN共混物膜的厚度、界面层PET亚甲基的构像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T表面共混物膜的厚度随共混物混合液中S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界面层成膜物质与基材的分子链段间发生了相互渗透和扩散,分子链的极性越相近,越容易成膜.对PET红外光谱吸收峰的A1340/A1410进行定量研究表明,在成膜过程中,PET分子链的亚甲基构像由反式向旁式转变,引起界面层PET的结晶度降低.FTIR-ATR是分析复合膜界面层结构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雄 《物理通报》2011,(5):38-40
【例1】(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第24题)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1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