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涛  杨金会  牛明杰  叶子平  李方辉 《应用化学》2017,34(10):1140-1149
3种香叶基黄烷酮是从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水果中分离出的3种具有相似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我们以廉价的2,4,6-三羟基苯乙酮,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取代、氯甲基甲基醚保护、羟醛缩合、分子内的麦克加成反应以及脱甲基甲基醚合成了3个香叶基取代黄烷酮。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测试了合成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45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肺癌细胞活性,其中化合物2抗肺癌活性明显优于化合物1和3,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5.6μmol/L,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泡桐育椽存在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泡桐椽材营造技术研究,找出适合椽材林生长的优化组合和最佳育椽模式,经运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崔文善,闫培生,张金政.木耳高产栽培配方的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1997,16(4),8~11.本文采用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泡桐木屑栽培木耳的配方组合与产量之间关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泡桐木屑为主料,各组分的适宜用量,以及它们之间合理组合,可显著提高木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配方的优化方案为:泡桐木屑77.6~80.2%,麦夫12.5~14.8%,石灰2.4~2.7%,MgSO41.3%,KH2PO42.6%,糖1.0%。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的古筝面板用木材等级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民族乐器古筝面板用板材的等级主要依靠乐器技师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判断,此方法受限于有丰富经验的技师且容易受其主观判断影响。针对此现状,以用于制作古筝面板的泡桐木材为实验样本,提出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快速识别古筝面板用板材的不同等级。近红外光谱可以表征丰富的物质结构与组成信息,并且测量仪器成本较低,附件形式多样化,所以针对泡桐板材的近红外光谱实验分析有实用意义首先进行光谱去噪,消除系统误差等以提高光谱分辨率,根据均方根误差与信号平方和作为多种预处理方法评价指标,选取一阶导数为本实验最终预处理方式,15为合适的滤波去噪窗口大小,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压缩数据以及马氏距离法剔除建模集异常样本,从而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建模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无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板材等级分析,证明板材分级的可行性。由于H2O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具有较大吸收,根据实验光谱分析结果,不考虑其基频振动波段5 396.0~4 978.0 cm-1区域和第一泛音振动波段6 800~7 000 cm-1区域,仅考虑剩余近红外光谱波段信息,将不同光谱信息波段组合,共七种组合波段区域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进行面板板材等级识别模型实验。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改进。BP神经网络中学习率的设置采用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策略,弥补传统神经网络训练速率慢等劣势。同时采用交叉熵函数作为代价函数,从而加快权重的更新速度。选取Relu函数作为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的传递函数,提高了模型训练速度,有效防止过拟合的发生。选取Softmax函数作为最后一层的传递函数,以此减少复杂计算,构成该研究最终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不同数量的主成分变量所能提取的光谱信息量不同,通过不断增加主成分个数和调整参与模型的光谱波段区间,调整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当主成分个数为11和光谱区间为10 000~7 000和4 976~4 000 cm-1时,未知样本识别率达到99.7%,所选光谱区间涵盖C-H等基团全部特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神经网络可以对不同等级的泡桐木材进行有效的识别,降低人工检测误差,缩短板材分级时间,更好地满足乐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泡桐育椽存在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泡桐椽材营造技术研究,找出适合椽材林生长的优化组合和最佳育椽模式。经运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感染MLO泡桐组培苗代谢变化与致病机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感染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PWB-MLO)的泡桐组培苗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状。电子显微镜和DAPI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病苗的症状严重度与其韧皮部筛管内MLO密度成正相关。HPLC分析病与健株内源激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发现病株游离IA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并且IAA含量变化与邻苯二酚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r=0.90,n=11)。细胞分裂素(Z+ZR,iPA)、GA_3和ABA含量变化与MLO侵染关系不密切。病健株抽提液过氧化物酶、IAA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差异,以及外源NAA和邻苯二酚处理对病苗与健苗生长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反映了MLO、邻苯二酚和IAA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用于活性染料在泡桐单板染色中上染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洪  刘元  廖齐  黄涛 《光谱实验室》2010,27(1):169-172
泡桐是我国重要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价格低、色谱全、来源广、渗透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可实现泡桐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染色前染液、染色后残液(合并清洗液)的分光光度值,计算出活性染料对泡桐单板染色的上染率,以上染率为考察指标,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用量及固色剂用量4个因素,作极差分析得到:染色温度是活性染料对泡桐单板上染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促染剂用量、染色时间和固色剂用量。较优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70—80℃,染色时间3h,促染剂元明粉40g/L,固色剂纯碱20g/L。  相似文献   
8.
超声辅助HPLC法测定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建立了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V(乙腈) V(甲醇) V(水) V(磷酸)=168 682 150 1.68,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乌索酸进样量在0.92~16.56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2%(n=6);齐墩果酸在0.50~9.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5%(n=6)。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预测泡桐活立木年轮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对兰考泡桐活立木年轮密度进行了研究。取样时采用无损的方式,即不伐木,只从样木胸径处钻取直径为5 mm的木芯;用近红外光谱仪采用自动进级式采集样品光谱,波谱范围为350~2 500 nm;密度值采用水银体积仪测量;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建立与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和完全交互验证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径级和大径级泡桐所选年轮数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均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0.88和0.91;中径极的泡桐年轮密度与近红外光谱的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和0.83,校正标准误差(SEC)和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012和0.016。由此可见,该法可简单、快速、无损的预测中径级即接近采伐龄泡桐活立木的年轮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