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教育的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论述了珠心算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开展珠心算教育活动的方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物理学的学习难度均较大,使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如何扭转此局面呢?愉悦式教法定能如愿。1 让学生充分领略学科的美 要学好物理,首先必须对它们产生兴趣.学科安排本身就是一种美,加之论述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许多物理教材中,在引入某一个新概念时经常会举出几个甚至更多与此相关的生活、生产和科技实例,以此证明、烘托这个概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这种教法对于学生接受并理解一个新概念有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效,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仅用此法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这些事例、这些器材只能作此用途,从而不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应该尽可能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知未知的事物.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教材教法知识在多媒体电子课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多媒体电子课件的特点、教材教法知识,特别是化学教学原则在多媒体电子课件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层层分解,对知识目标步步落实,其最终目标是构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生缺乏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能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中心必须是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6.
对现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和原来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选修1》中关于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这两部分内容作了一些对比,从教材编排、教法区别、新课程的要求及实用性等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杨雪华 《中学数学》2012,(18):26-27
今年四月,笔者有幸参加"南通市数学学科基地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观摩名师授课、聆听专家报告,感悟真切、收获颇丰.尤其对报告提及的"山东潍坊市的教改经验‘三个不讲’"印象深刻.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高效备课。  相似文献   
8.
霍华德·加德纳[1]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月8日至2月28日,黑龙江省珠算协会先后在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举办第十四期珠心算教师初级二次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参培教师133名,其中有69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全部为小学和附属幼儿园一线主力教师。本次培训内容是珠心算与数学整合知识,是在首次培训基础上的应用培训,重在学习珠心算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有机融合——即整合后的算理算法、教学教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的完整过程是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因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要学习数学的思维结果,更要学习数学思维的方式方法,发展数学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学理念.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深化生本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