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87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1592篇
物理学   144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坤  高艺欣  赵乐  王力彬  岳昌武 《合成化学》2022,30(10):819-826
以1,4-二溴-2,5-二甲基苯和4-吡啶硼酸为原料,经两步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吡啶基团的二羧酸配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配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对配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溶剂热法对配体的单晶进行培养,并考察反应温度、时间、pH和溶剂等条件对单晶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2 h、溶剂为蒸馏水、溶液pH=5的条件下可获得高质量单晶。该配体为单斜晶系,属于C2/c空间群,结构中含有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可为金属离子的配位提供足够的位点,有望应用于配合物的设计或催化、吸附和医药载体等行业。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隐研究方法,以新疆高校师生为调查样本,探究普通人对"创新环境"的认知,研究结果表明:1)人们对"创新环境"的认知以某种特征结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并呈现出丰富的内涵;2)经过因子分析,发现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创新环境由创新网络、社会保障、组织支持、物质基础、人文氛围、创新资源六个维度35个指标构成;3)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与学生对创新环境特征的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留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所谓教学“留空白”的艺术乃是指将艺术创作中留空白的手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健 《数学通报》2006,45(8):33-3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开大学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在十多年的建设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加强科研训练提高物理人才综合素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特点,从几个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大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笔者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来谈谈物理教师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大学研究性物理实验与创新心理品质培养的主题,介绍了大学研究性物理实验的特点,论述了大学研究性物理实验对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类比思维的概念及心理机制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其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具体过程是: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其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由此可见,运用类比思维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本象(即类比思维中包含有待进一步认识的对象);二是类象(进行类比的对象);三是本象与类象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点。有了这三个基本要素后,再将类象具有而本象是否具有未知属性或关系作为思维的出发点进行思考,对相似关系进一步引申或重新构造,最后推出本象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属性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