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在细径内窥镜中GRIN透镜的应用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有效评价临床使用内窥镜图像相对畸变的程度,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拟合的检测方法。对内窥镜采集到的标准板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和图像分割;运用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提取坐标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椭圆,求得椭圆参数;计算相对畸变率。对3支内窥镜进行了椭圆拟合和定位质心相对畸变率检测,结果显示相对畸变率在30%左右,一致性差在2%左右,椭圆拟合相较而言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胶囊内窥镜分辨率与景深相互制约的问题,将一种单液体、电控、可变焦液体透镜应用到内窥镜光学系统中进行光学设计,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扩大了系统景深.采用CODE V软件进行设计,建立系统初始结构,构造液体透镜模型,基于液体透镜中液体的体积不变,曲率、孔径和厚度可变的结构约束特点,在MATLAB中计算出不同物距下透镜的曲率、孔径和厚度数据,将其导入CODE V的系统模型中,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流程.设计并优化带有液体透镜的胶囊内窥镜系统,实现了系统在3~100mm景深范围内的清晰成像,视场角大于110°,全视场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在40lp/mm频率下均大于0.3.  相似文献   
4.
5.
具有图象处理功能的激光荧光内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棋榕  陆祖康 《光子学报》1997,26(5):462-469
内窥镜荧光图象系统是体腔内早期肿瘤诊断和定位的有效手段.但是早期开发研究的LFE荧光成家系统由于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误诊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开展和应用.本文仔细探讨了该系统产生误诊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荧光图象系统,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新技术,它能有效地克服假阳性和假阴性误诊,为体腔内肿瘤的诊断提供可靠判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光纤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纤维内窥镜日益增多,使它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纤内窥镜已从单纯的诊断过渡到通过内窥镜进行治疗,从而开辟了医学上的一个新领域一介入医学或管腔医学(InterventionalMedicine)。目前使用的光纤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阶跃型光纤,其结构是将传光用的纤芯用折射率比它小的包层包住.  相似文献   
7.
张梅  王肇圻 《光子学报》2008,37(2):328-331
设计了一款用于医疗方面的视场为74°的电子内镜物镜.电子内镜外径为8 mm从而实现无麻醉,内镜前端可弯曲来实现无盲区检测.物镜有效焦距为4 mm,后工作距为4.8 mm.系统的畸变最大值少于4%,场曲最大值为0.27 mm.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将非球面引入此五片镜系统.所设计的光学系统尤其适用于0.25英寸CCD像传感器,且显示模式为SVGA.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用于干涉型光纤陀螺仪(IFOG)装配质量控制的内窥镜系统设计及相关图像分析方法。同时采用1.0mm与2.4mm工业内窥镜系统采集IFOG内部图像与视频数据;并利用多自由度运动控制平台调节内窥镜工作姿态以保证图像的顺利采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b4小波基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特征估计方法以及图像几何形状特征的计算方法等,用以进行内窥镜图像的分析。通过上述系统与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检测出IFOG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多余物颗粒、光纤断纤或异常胶粘等质量问题,有效提高了IFOG产品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秋玲  王霞  关立强 《光子学报》2009,38(6):1482-1485
基于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90°视向角的光学系统,可用于1/4″CCD口腔内窥镜成像.系统具有62°视场角,孔径为F/7,各视场的光学传递函数在80 lp/mm处取值良好、景深大、像面照度均匀,整个系统的最大镜头口径小于4.6 mm.  相似文献   
10.
采用GRIN透镜的微胶囊内窥成像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丁琴  王惠南 《光子学报》2004,33(7):889-892
研究了采用新型的GRIN透镜的微胶囊内窥镜成像的工作原理.根据近轴子午光线方程,用矩阵分析法分析GRIN透镜成像原理,并提出自动调焦、CCD光电转换、图像传送和无线传送电能等的实现方法.为研发微型生物医学仪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