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6篇
  免费   2981篇
  国内免费   2606篇
化学   1300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967篇
综合类   1056篇
数学   21050篇
物理学   5485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759篇
  2014年   1498篇
  2013年   1088篇
  2012年   2101篇
  2011年   2155篇
  2010年   1736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1955篇
  2007年   1472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480篇
  2004年   1162篇
  2003年   1266篇
  2002年   971篇
  2001年   1096篇
  2000年   824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550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336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聚合数据是个体数据的加总,会失去一些有用信息.针对个体数据模型,分位回归模型可以直接求取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分位数,并且对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的敏感度不高.在程纪(2020)模型基础上,将分位回归模型与信度理论相结合,将多个流量三角形的增量赔款数据看成是相同日历年下的重复性多次观测,体现样本数据的分层结构,克服经典信度模型中只有一条回归线的弊端,在广义加权损失函数下得到准备金的信度估计,并给出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2.
3.
陈都 《数学通讯》2022,(8):36-37+39
对椭圆的切线和法线有关的三个轨迹问题展开新的探索,发现了三条优美对称的高次曲线和相关长度、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上海市物理教育教学基地(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上海高中物理非统编教材进行了正式使用前的试教试用活动,此教材是在上海高中物理“二期课改”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改写而成的.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当前教学设计的焦点问题,以《物理·必修》(第三册)静电场单元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理念,希望与广大一线教师交流试教试用的心得与反思,推动新课改课堂转型.  相似文献   
5.
唐红 《中学数学》2021,(3):56-57
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方程应用广泛、变形较多,使得与它相关的考题也有着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本文将讨论方程应用的常见三种题型: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高次方程和无理方程,以具体的案例为引导讲授解法,并阐述方程的实际应用和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来完成对数学教学环境的创设,学生置身于数学学习场景中,可以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且掌握概念应用方法.具体而言,概念教学目标体现在引导学生对概念来源进行把握;帮助学生梳理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应用概念.因此,在组织开展初中概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概念来源展开分析,让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知,然后,组织学生概括抽象的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学表达方法,强化对概念的认知;最后,指导学生应用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概念结构.  相似文献   
8.
孙红 《中学数学》2015,(8):92-93
一、原题呈现例1(1)如图1,若BC=6,AC=4,∠C=60°,求△ABC的面积;(2)如图2,若BC=a,AC=b,∠C=α,求△ABC的面积;(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若AC=m,BD=n,对角线AC、BD交于O点,它们所成的锐角为β,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说明:这是《中学数学》(下)2014年第8期文1给出的一道关于三角函数方面的复习题.评析:本题源自高中课本,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去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  相似文献   
9.
马亮 《中学数学》2015,(4):75-77
在近期进行的一次"相似形"单元练习中,一道选择题的"蹊跷"出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批阅试题后,笔者决定以此题为例题,设计了一次解题教学.通过错因分析,让学生获得此类问题求解时的避错策略,突破试题讲评"就错论错"的困境,放大了"错误"资源的教学效应.现结合这道选择题的教学历程谈一些感悟,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一、原题分析题目: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C=90°,∠BDA=90°,AB=a,BD=b,CD=c,BC=d,AD=e,则下列等  相似文献   
10.
A new spectral problem is proposed, and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hierarchy are obtai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nonlinearization ap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