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I"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可分为学生使用的助学软件和教师使用的辅教软件两大类.本文讨论辅教类软件,其内容主要有实物录相剪辑、模拟实验、模拟现象、范例习题、图片文字等,通常还配合必要的文字、语音、音效和背景音乐等,它是为物理教师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而设计制作的,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是一种全新的教具.  相似文献   
2.
反证法初探     
颜长安 《数学通讯》2001,(13):22-24
高中数学新教材在第一章介绍了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之后,给出了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教材在这里提出反证法的意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因为“利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在四种命题中,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逆命题与否命题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数学观”的一种延续,它在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即“分层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分层的意识,而这种分层的意识不仅仅是体现在帮助学生对课程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上,还更应表现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樊启斌 《工科数学》1998,14(1):137-140
研究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或线性无关性,是线性代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的概念高度抽象、基本理论相对集中,因而也是理工科线性代数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理论,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笔者利用习题课这一教学环节,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题教学活动,收效显著,反响颇佳。  相似文献   
5.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之外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一般是指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法、个性心理等因素.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和智慧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它反映在学生个体上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优化,将使作为智力因素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得更快,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多种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教育成本的提高,大学学费也相应逐年提高.但是我国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论文站在助学贷款被助者的立场上,将被助者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具体的定量化分析.首先分别讨论了两期不考虑银行利息率和考虑银行利息率情况下,基于CES型效用函数的助学贷款被助者经济效益的计算模型,然后分析了如何计算多期银行利息率情况下贷款被助者的经济效益.最后针对被助群体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反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教与学中的一个难点,将反三角函数问题进行归类并给出解题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快速、准确求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时,常感到熵的概念难以理解,本文对M.Bucher提出的熵的一种图示进行了讨论,并用其来解释熵增加原理,以期给出一种关于熵的概念的直观图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熵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它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的特点在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物理教学中,在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时,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联”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认识事物,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微机在物理教学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它深入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除了在课堂演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外,在课下检查学生知识情况掌握方面,也是教员的极好助手,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