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展凯云  裴延波  侯春风 《物理学报》2006,55(9):4686-4690
分别以He-Ne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Ar+激光器作为光源照射液晶材料,在低光强入射的情况下均观察到了光束的自聚焦现象以及空间光孤子的形成,观察到了长度l>5mm的孤子波和多模空间光孤子,并对空间孤子的产生条件及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自聚焦 空间光孤子 向列相液晶  相似文献   
2.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5)端基新的二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2),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紫外,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法表征.D2为向列相,与M5相同,二代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2液晶态相行为是K85N107I103N69K,其熔点比M5降低27~41℃,清亮点比M5降低17~18℃,液晶态温区比M5加宽10~23℃.二代碳硅烷(D2)与一代碳硅烷(D1)相比熔点增加2~3℃,清亮点降低26~29℃,液晶态温区减少29~31℃.在二代树状物中观察到S=+3/2的高强向错.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对苯二甲酰氯(TPC),对苯二胺(PPD)和亚甲基数为2和6的两种脂肪族二元胺(ADA)合成了具有不同序列结构的芳香一脂肪族共聚酰胺.研究了共聚酰胺的序列结构参数──无规度B和数均序列长度Ln与液晶临界浓度C*和中介相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向列相液晶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中,但是由于杂质的存在,会导致液晶的驱动电压变大,增加能耗。 为了降低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通常向液晶中添加纳米颗粒来提高电光性能。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了表面粗糙和光滑的两种立方体Fe2O3纳米颗粒,其形貌均匀,尺寸约550 nm。 将二者分别掺杂到向列相液晶E7中,结果表明,粗糙立方体Fe2O3/E7复合体系具有比光滑立方体Fe2O3/E7复合体系和向列相液晶E7更优的电光性能,且在掺杂质量分数为0.4%时,其电光性能达到最优,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分别降低9.9%和11.6%,对比度增大80%,响应时间降低至6.0 ms。 这归因于粗糙立方体Fe2O3具有足够的表面积和表面所带电荷更多,所以会更易吸附体系中的杂质离子和减弱杂质离子的屏蔽作用,从而提高了电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刚柔相嵌液晶高分子的向列相一各向同性相转变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给出了该一级相变的赝二级相变温度T*与这类液晶高分子的液晶基元和间隔基的长度、柔顺性(相关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解析表示式.分析了液晶基元与间隔基连接处的表观弯曲(接口效应)对T*的影响.文中的结论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6.
向列相液晶中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学文  胡巍  张涛  郭旗  兰胜  高喜存 《物理学报》2007,56(3):1397-1403
向列相液晶中非局域空间孤子的传输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非线性液晶孤子传输方程,采用Gauss形式的试探解,不仅得到了空间孤子的解析解,而且还在临界功率附近得到了呼吸子的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证明我们的结果比Conti和Assanto等人的结果更合理.同时,对液晶中的非局域孤子模型和Snyder等提出的强非局域孤子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关键词向列相液晶 空间孤子 非局域非线性 呼吸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对向列相液晶中的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进行了研究。理论上基于非线性的液晶孤子传输方程,采用高斯形式的试探解,得到了孤子传输的解析解,以及对液晶中的非局域孤子和Snyder等提出的强非局域孤子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上,观察了空间光孤子在向列相液晶中的传输,找到了不同束宽下空间光孤子的临界功率。比如束宽为2μm时临界功率为2.0mW。观察了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弛豫过程,并注意到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长达几秒钟,液晶中的孤子形成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8.
采用慢挥发溶剂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羧酸/吡啶氢键缔合的主链型超分子复合物,并采用FTIR,DSC以及偏光显微镜等对其相转变与热致液晶相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分别具有较短的6或10个亚甲基的烷烃间隔基的双苯甲酸衍生物4',4'-二羧酸-1,6-二酚氧基己烷(C6-2COOH)和4',4'-二羧酸-1,10-二酚氧基癸烷(C10-2COOH)的系列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清亮点,一般都只出现结晶近晶相和多晶型转变现象.而具有柔顺性较好的四甘醇醚链间隔基的4,4'-二羧酸-α,ω-二酚氧基四甘醇醚(C8O4-2COOH)得到的系列复合物均在降温过程生成单致的流体近晶SA和/或向列N液晶相.可见,间隔基增长,相转变温度降低,最终导致真正的流体液晶相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于从同一种二元羧酸得到的组装体系,从4,4'-联吡啶(4,4'-BPy)、4,4'-联吡啶乙烯撑(4,4'-BPyE)到对苯二酚二异烟酸酯(p-PhBPy),由于双键或酯基的引入,可变形性和极性增大,刚性依次减弱,尽管中心核部分持续长度增大,所得复合物的各向同性化温度降低,形成流体液晶相的趋势增强,液晶有序性降低,流动性增加.指出了早期文献报道的一些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结果.通过不同系列的对比研究,得出的一些规律性对氢键组装尤其对羧基/吡啶氢键缔合超分子体系设计与构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激光经5CB液晶传播时会产生非线性自相位调制现象,利用532 nm和1 064 nmCW激光研究了强激光条件下5CB液晶中的激光诱导衍射环现象,并对强激光在5CB液晶中产生自相位调制的现象和机理进行了讨论.当532 nm激光和1 064 nm激光功率密度分别大于10 kW/cm2和300W/cm2时,接收白屏上有较明...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LPS's criterion for the breakdown of classical solutions to the incompressible nematic liquid crystal flow,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Ericksen-Leslie system modeling the hydrodynamic evolution of nematic liquid crystals in R3. We show that if0 T +∞ is the maximal time interval for the unique smooth solution u ∈ C∞([0, T), R3),then |u| + |▽d| /∈ Lq([0, T ], Lp(R3)), where p and q safisfy the Ladyzhenskaya-Prodi-Serrin's condition:3p+2q= 1 and p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