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ovel cis‐1,2‐bis(di‐tert‐butyl‐phosphinomethyl) carbocyclic ligands 6 – 9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lladium complexes [Pd(O3SCH3)(L‐L)][O3SCH3] (L‐ L=diphosphine) 32 – 35 synthesised and characterised by NMR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se diphosphine ligands give very active catalysts for the palladium‐catalysed methoxycarbonylation of ethene. The activity varies with the size of the carbocyclic backbone, ligands 7 and 9 , containing four‐ and six‐membered ring backbones giving more active systems. The acid used as co‐catalyst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activity, with excess trifluoroacetic acid affording the highest conversion, whereas excess methyl sulfonic acid inhibits the catalytic system. An in operando NMR spectroscopic mechanistic study has established the catalytic cycle and resting state of the catalyst under operating reaction conditions. Although the catalysis follows the hydride pathway, the resting state is shown to be the hydride precursor complex [Pd(O3SCH3)(L‐ L)][O3SCH3],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an isolable/detectable hydride complex i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this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
以Co2(CO)8为催化剂,对苯乙烯与CO及甲醇氢酯基化反应制α-苯基丙酸甲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配体、溶剂、CO压力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氢酯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在n(Co2(CO)8)/n(苯乙烯)=0.06,吡啶为配体且n(吡啶)/n(Co)...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配位能力、热及化学稳定性、结构及性质可调、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传统非环保型、有毒、污染严重的溶剂和催化剂潜在的替代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及催化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包括烯烃、醇类化合物、芳烃、胺/胺醇、卤代芳烃及甲醛的羰基化反应,羰基源主要包括CO、CO2和碳酸二甲酯,涉及到了酸性离子液体、碱性离子液体、金属类离子液体、负载型离子液体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化及非功能化离子液体。在上述反应中离子液体不仅可以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而且简化了催化剂分离过程,在部分反应中实现了回收和循环使用。并对羰基化反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PdCl2—CuCl2—手性膦催化苯乙烯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宏英  侯经国 《分子催化》1997,11(6):408-412
首次将PdCl2-CuCl2-手性磷催化体系用于苯乙烯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在此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中,考察了手性配体的结构及磷原子与钯原子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在P/Pd=2-4的范围内,获得了较高的光学产率;  相似文献   
5.
室温离子液体反应介质中叔丁醇氢酯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乔煜  邓友全 《化学学报》2002,60(6):996-1000
反应温度为100~140 ℃,CO初始压力为2~6 MPa条件下,研究了室温离子液 体与过渡金属三苯基膦配合物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叔丁醇与乙醇的氢酯基化反 应。同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相比,室温离子液体中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叔 丁醇可经羰化反应直接生成特戊酸乙酯,产物与催化体系不溶,可以容易地实现分 离。详细考察了金属配合物、离子液体、温度、压力与时间的不同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手性双膦配体DDPPI在钯催化1-辛烯及官能化端烯的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中的手性诱导作用,最高得到了45.2%的ee值.其中在1-辛烯的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中,考察了不同的膦-钯比、反应温度、压力、不同的溶剂、不同的钯催化剂前体以及助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其中膦,钯比在2~4的范围内,催化反应获得了较高的光学产率;以丙酮作溶剂,得到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The hydrocarboxylation and the hydroesterification of styrene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PdCl2(PPh3)2 as a catalyst.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the heteropolyacids of a general formula H3+nPMo12-nVnO40 (HPA-n, n=1-4) on the hydrocarboxylation and the hydroesterification of styrene wa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8.
以NiO担载量为0.08wt%~18.7wt%及焙烧温度为623 K~873 K的NiO/Al2O3催化剂进行乙炔与甲酸甲酯的加氢酯化反应,并结合TPR、XPS、XRD和BET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镍离子与载体氧化铝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两种不同的镍物种,NiO晶相和NiAl2O4类物种,它们间的比例随担载量及焙烧温度而异,因而表现出其对乙炔与甲酸甲酯加氢酯化不同的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73 K焙烧的10Wt%NiO/Al_2O_3最适合乙炔与甲酸甲酯的加氢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纤维素-三(苯甲酯)(CTB)和纤维素-三(氨基苯甲酸酯)(CTPC)衍生物,并涂敷于自制的球形硅胶上(5μm,13nm),制备了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的固定相.考察了涂敷量、流动相等因素对手性拆分的影响,测定了一个不对称氢化酯化反应的对映体过剩值(e.e.值).  相似文献   
10.
在220℃和50-60大气压条件下,利用固定床对NiO/SiO2、NiO/Al2O3、NiO-La2O3/Al2O3和NiO-Bi2O3/Al2O3催化剂上的乙炔与甲酸甲酯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进行了研究。镍基催化剂对乙炔的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具有很好的活性。用浸透法制备的Mo/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丙烯酸甲酯的选择性均比离子交换法差。NiO/Al2O3催化剂用La或Bi改性后,其催化活性大大提高。XPS、XRD和TPR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La或Bi改性后,NiO的晶粒明显减小,催化剂表面的Ni/Al原子比增大,催化剂的第二个还原峰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