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化学   79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9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超细CaO粉炉内喷射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超细CaO粉炉内喷射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超细CaO粉炉内脱硫效率的多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预先锻烧生成的超细CaO粉在并不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脱硫效果很好,颗粒大小、反应区温度、反应时间和Ca/S比对炉内喷钙脱硫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喷水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在热态脱硫试验台上进行的生石灰和消石灰的喷水活化脱硫试验,研究了Ca/S比、饱和温距、入口烟气SO2浓度、烟气速度及水喷嘴雾化风对脱硫效率和钙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对两种脱硫剂的脱硫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喷水增湿提高脱硫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喷水增湿使两种脱硫剂的活性都有明显提高,生石灰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3.
蒸汽活化对钙基脱硫剂孔结构及固硫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条件下,水蒸汽对钙基脱硫剂的活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活化使得脱硫剂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明显改善了脱硫剂的固硫能力.这为进一步了解活化机理及开发省水,经济的排烟脱硫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研究了镍(11)与酸性铬兰K(ACBK)所生成的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及电化学反应机理,发现电极反应为镍与酸性铬兰K所生成的络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后发生的不可逆还原。在HCl-硼砂介质中(pH8.67),络合物在-316mV处有一吸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镍浓度在0.001~0.010μ/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5μg/mL。  相似文献   
5.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regulations of gasoline and diesel oil were proposed wit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is a conventional method to remove sulfur compounds for industrial purpose. The main drawbacks of this …  相似文献   
6.
兖州高硫煤的加氢热解脱硫及脱硫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加压热天平上,考察了氢气和氮扬气氛下高硫煤的热解脱硫。利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研究了硫化氢氢气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加氢热解比氮气下的热解有着更显著的脱友作用,脱硫率可达90%以上。而且加氢热解下65%的脱除硫转化为气相硫化氢,而氮气下热解是有80%的硫转化为液相。  相似文献   
7.
铟—5—Br—PADAP极谱络合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常温脱硫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波  王新  邵纯红  李芬  姜安玺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1):1869-1874
采用硝酸铜为原料、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使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醇-水溶液为分散剂的直接沉淀法制备,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得到了三种纳米氧化铜产品,平均粒径分别为25.63,10.74和7.57 nm。采用TG-DTA、FIR、XRD和TEM等对纳米氧化铜进行表征。对产品的常温脱硫活性进行了穿透试验,并与已开发的其他常温精脱硫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应用于H2S脱硫,可在常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脱硫活性,对H2S的脱除精度可以达到0.05 mg·m-3以下。经过优选,产品在3 000 h-1空速下穿透硫容达到25.3%,高于同类型的其他脱硫剂产品。  相似文献   
9.
钍-铬天青S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12moL/L乙酸铵-0.05%磺基水杨酸-0.15%乙醇,pH5.8~6.0的条件下,钍与铬天青S在-0.45W(vs SCE)有一良好的导数极谱波。钍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与波高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极谱杂多酸吸附波测定合金中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pH2—4的盐酸介质中,硅(Ⅳ)、锑(Ⅲ)与铝(Ⅵ)形成三元杂多酸,此三元杂多酸在0.4mol/L的HCl中能迅速在滴汞电极上还原而产生灵敏的极谱电流。其峰电位为-0.30V(vs.SCE)。测定下限是8×10~(-8)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