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7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天然产物α蒎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α-蒎烯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7a~7i),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FT-IR和MS(ESI)表征。采用离体法测试了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 μg·mL-1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以及番茄早疫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α-蒎烯基p-氯苯基磺酰胺(7d, R=p-Cl)和α-蒎烯基o-硝基苯基磺酰胺(7h, R=o-NO2)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3.9%和79.6%(B级活性水平),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75.0%);化合物α-蒎烯基m-甲基苯基磺酰胺(7b, R=m-Me)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为82.2%(B级活性水平),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73.9%)。-  相似文献   
2.
蔬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5-三氯-6-(2-羟基乙氧基)间苯二腈为反应物制备半抗原,利用琥珀酸酐法制备人工抗原。以百菌清-牛血清蛋白(BSA)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兔抗百菌清(CHT)及其代谢产物羟基百菌清(Hydroxy-chlorothalonil,CHT-OH)的多克隆抗体。采用非竞争酶联免疫法(ELISA)以百菌清-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作为包被抗原,当其质量浓度为0.1 mg/L时,测得抗百菌清血清的效价约为1∶1×104。据此建立了百菌清间接竞争ELISA检出方法,并用于蔬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百菌清的检出限(IC20)为0.012 3μg/L,回收率为87%~92%;对其代谢产物的检出限(IC20)为0.019 5μg/L,回收率为105%~111%;总残留量的检测回收率为85%~107%。对百菌清的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ELISA方法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建立的方法适合于蔬菜中百菌清和羟基百菌清总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百菌清。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为甲苯,萃取剂用量3μL,水样体积10mL,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5 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萃取后取1μL有机溶剂直接进样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离检测。在此条件下,百菌清的富集倍数为450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600μg/L,检出限为0.5μg/L。测定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2.3%~96.0%之间。该方法可以用于水中百菌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百菌清残留检测及其与中药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激发波长320 nm,对不同浓度百菌清药液进行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在352和366 nm处有明显特征峰,随着药液浓度降低,366 nm肩峰逐渐消失,而352 nm特征峰保持稳定;对百菌清浓度和所得发射光谱荧光强度(352 nm)进行指数函数回归分析,相关系数为0.999,实验结果与荧光强度-浓度理论计算公式相符合;对低浓度药液浓度和荧光强度进行线性拟合,其百菌清残留预测模型函数相关系数为0.995,最低检出限为0.018 8 μg·mL-1,定量极限值为0.062 7 μg·mL-1,线性范围为0.062 7~28.45 μg·mL-1。通过对中药材黄芪和枸杞与百菌清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两种中药材对百菌清荧光强度都有较强的衰减,表明它们都和百菌清发生了相互作用。经过分析计算,黄芪和枸杞的衰减率分别为88.5%和99.7%,对其建立强度衰减模型函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7。研究结果为利用荧光光谱检测百菌清残留提供了实验依据,表明可以采用荧光光谱方法直接对百菌清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相关参数值满足检测要求标准,这为进一步利用荧光光谱检测该农药在果蔬中的残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发现药食同源类中药材枸杞和黄芪都能对百菌清荧光特征峰强度产生显著衰减,这为研究利用药食同源类中药材降解农药残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散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10 mL带塞离心试管中加入 5.0 mL葡萄样品溶液,并加入1.0 mL丙酮(分散剂),振荡摇匀后以5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将上层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试管中,加10.0 μL氯苯(萃取剂),分散混匀后再以5000 r/min离心5 min,萃取剂氯苯相沉积到试管底部,吸取1.0 μL萃取相直接进样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种杀菌剂的富集倍数可达788~876倍;检出限在6.0~8.0 μg/kg(S/N=3∶ 1)范围内.以α-六六六为内标,测定3种杀菌剂的线性范围为10~150 μg/kg,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0~0.9995范围内.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残留的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3%~106.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4.5%~7.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环境水样中百菌清残留的单滴微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单滴微萃取(SDME)-反相液相色谱(RPLC)检测了环境水样中的百菌清残留.优化了单滴微萃取条件:环己烷萃取剂6 μL、单滴体积2 μL、搅拌速率350 r/min、萃取时间40 min、水溶液温度35 ℃、无盐度.水样经单滴微萃取后,使用Hypersil C18柱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百菌清.反相液相色谱条件:100%甲醇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 ℃、224 nm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和富集倍数分别为1.0 ~50 μg/L、0.02 μg/L、6.1%和427倍.采用该法对环境水样中的百菌清残留进行了测定,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 ~106%.  相似文献   
7.
水性涂料样品1.000g用约20 mL的1%(体积分数,下同)乙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0min,冷却至室温后,用1%乙酸甲醇溶液稀释至25.0mL,摇匀后,以2 000r·min-1转速离心20min,上清液用0.45μm有机相过滤器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滤液中多菌灵、敌草隆、百菌清和三氯生等4种生物杀伤剂的含量。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用甲醇和0.3%(体积分数)氨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36nm处进行测定。4种生物杀伤剂的质量浓度均在0.4~4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47~1.10mg·kg~(-1)。加标回收率为92.5%~106%,回收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43%~2.8%。  相似文献   
8.
从易得原料百菌清1出发, 经过氟交换、氨解、水解、脱羧和酰化反应, 合成得到10个新的多卤代苯甲酰基脲类几丁质抑制剂衍生物, 总收率为30%~50%. 所有化合物经1H NMR, HREIMS, IR光谱证实. 对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粘虫和蚊幼虫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双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双苯甲酰基脲;合成;百菌清;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周昱 《色谱》1993,11(5):298-299
百菌清(Chlorothalonil)的化学名称为2,4,5,6-四氯-1,3-苯二甲腈,它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有预防作用,广泛应用于果蔬等农作物上。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国内未见研究。国外虽有气相色法报道,但文献[2]存在操作繁琐,回收率不高的缺点;Bicchi等人在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