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7篇
化学   84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等离子体噻吩聚合膜的研究及I+注入的掺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噻吩为单体,在等离子体环境中聚合成致密的有机膜。利用Rutherford背散射(RB2S)和质子弹性反冲(ERD)、傅里叶红外谱(FTIR)测定了膜的成分和结构;从近红外-可见-紫外光的反射和透射谱,运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了膜的光学性质;此外,还探讨了24keV的I+离子束的注入对等离子体噻吩聚合膜的掺杂效应。结果表明,注入层内电荷载流子的输运机理可用Mott的可变自由程跳跃(VRH)理论给以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种新型噻吩基卟啉-5,15-二(2-噻吩基)-2,8,12,18-四乙基-3,7,13,17-四甲基卟啉7a(45.1%)和5,15-二(2-联噻吩基)-2,8,12,18-四乙基-3,7,13,17-四甲基卟啉7b(61.2%),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其中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蜂都在631nm处,量子产率分别为4.1%(7a)和1.4%(7b)。  相似文献   
3.
A nove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ligothiophene molecular wires is described via a bi-directional solid-phase synthesis. Using an alternating sequence of bromination and Stille coupling reactions, oligomers were obtained up to the heptamer in excellent yield and purity.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以含硼(III)基团为电子受体,以二甲胺基为电子给体,以苯乙烯基 噻吩为共轭桥的新化合物2-[(4'-N,N-二甲胺基)苯乙烯基]-5-二米基硼-噻吩 trans-2-[(4'-N, N-dimethylamino) styryl]-5-dimesitylboryl-thiophene(简 写为DMASBT,5)。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其单晶结构表明,硼原子与π共轭桥之间的 硼碳键相对于其它的硼碳键明显缩短,硼与π共轭桥之间存在除了σ键之外的p-π 共轭作用。研究了它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发现它具有突出的溶致变色效应 。在极性较大的溶剂中,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长的荧光寿命。激光实验发现 ,DMASBT在近红外波段(750~850 nm)有较强的非线性吸收,用波长为800 nm的 红色飞秒激光激发时,DMASBT在四氢呋喃中发现波长为559 nm的强的绿色上转换荧 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导电聚合物聚(3-丁基噻吩)(PBT)在大气环境下的导电热稳定性。在室温至220℃范围内,测试电导率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TGA分析以及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掺杂态的PBT大约在140℃附近有一转化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转化温度,电导率下降的决定因素各不相同。高于转化温度时,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离子和高分子主链的解离,进而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了高分子主链的结构。XPS测试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的P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法研究噻吩与CO和NO在Co—Mo/Al2O3上的共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勤  张慧 《燃料化学学报》1991,19(4):333-338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认识加氢脱硫和催化加氢反应中的载体影响和助剂效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噻吩加氢脱硫(HDS)和四氢萘催化加氢(HYD)反应.结果表明,对于无助剂的Mo和W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顺序为TiO2-Al2O3>ZrO2>Al2O3.助剂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活性顺序.Ni助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Co助剂催化剂.ZrO2担载的添加Ni的Mo和W催化剂分别获得了最佳的HDS和HYD活性.然而,添加Pt的Mo和W催化剂其HDS和HYD活性仅是Pt与Mo(W)二者的加和,Pt与Mo(W)之间没有协同效应.先将担载的Mo和W预硫化再将助剂引入体系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避免Ni和Co过早硫化形成类硫化镍(或硫化钴)物相,与采用螯合物分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2,5-二(2-菲基)-[3,2-b]并二噻吩(PhTT), 表征了其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制备了相应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相似文献   
9.
TiO2与ZnO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尿素加压共沉淀法以Ti(SO4)2与Zn(NO3)2为原料制备了TiO2-ZnO复合纳米粒子, 其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吸附染料RuL2(SCN)2∶2TBA的纳米结构TiO2和各种复合纳米粒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研究的结果表明, 染料对各纳米结构电极都起到了敏化作用, 其中也是由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聚3-甲基噻吩修饰的纳米结构TiO2和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的复合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聚3-甲基噻吩与半导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p-n结, 在一定条件下p-n结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从而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中性和经FeCI3掺杂后聚[3-(2, 2, 3, 3-四氟丙氧基)噻吩](P3FT)溶液的光谱性质。中性P3FT具有特殊的溶剂色效应, 其甲醇 溶液的溶剂化吸收带强度随P3FT浓度增大而增强, 该吸收带是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的反映。用电子光谱跟踪FeCI3掺杂P3FT的过程, 结果表明, P3DT随着掺杂程度的增大, 载流子由极化子转变成双极化子, 且双极化子的能级位于禁带中间, 与孤子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