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081篇
化学   427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3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2O)]·H2O}n(1)和[Co(DTA)(1,3-BMIB)]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 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2DTA=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失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1和2是通过二维结构堆积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粉末衍射测试则显示两个配合物在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两个配合物属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在光催化实验中,配合物1和2可加快亚甲基蓝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2.
以4-羟基吲哚为原料,经吲哚环4位乙酰基化、3位亲电取代、酰胺化和还原加氢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7.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生物活性测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7a,7b,7c和7d对DPPH·均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为85.25%~90.73%),7e,7f,7g,7h作用较差;目标化合物与Vc相比,对·OH的清除作用稍差,最高清除率25.66%(Vc的最高清除率为34.67),但各化合物整体水平相当;在清除O-2·能力上化合物7a,7d,7g,7h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9.34,35.35,27.93和31.74)均强于同等浓度的Vc(17.58).  相似文献   
3.
4.
5.
在化学发光分析中,常常要用到碱性条件下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反应系统,通过催化剂辣根过氧化物酶使反应顺利进行。如果再加入适当的增强剂,则灵敏度提高且发光时间延长,可改善测定的重现性。实验证明,对位酚类衍生物,如:对叔丁基苯酚,对甲苯酚的发光增强作用明显,其发光效率可上升几十倍,发光时间也获得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液共混及流涎成膜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60乙醇胺含量的壳聚糖共混膜。以及含Cu(Ⅱ)的C60乙醇胺/壳聚糖共混膜。研究表明,C60乙醇胺/壳聚糖共混膜具有优异的可调紫外滤光性能,随着C60乙醇胺含量的增加,其紫外滤光波长从200nm红移至400nm左右。在该复合体系中引入Cu(Ⅱ)能有效改善膜的紫外光学性能,同时还初步探讨了这类复合材料的紫外滤光机制。  相似文献   
7.
Three Novel Eremophilanolides from Ligularia virgaurea spp. oligocephal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the alcoh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Ligularia virgaurea spp. oligocephala, three novel eremophilane sesquiterpene lactones, 6α, 10α-dihydroxy- 1-oxoeremophila-7(11), 8(9)-dien-8, 12-olide, 613, 10α-dihydroxy-1-oxoeremophila-7 (ll), 8 (9)-dien-8, 12-olide and 10α-hydroxy-1-oxoeremophila-7(l 1), 8(9)-dien-8, 12-olide were isolat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intensive 2D NMR techniques (COSY,HMQC, HMBC and ^1H-^1H NOESY) and HR-MS.  相似文献   
8.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of a series of novel azulenic-barbituric acid chromophores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12 excitation wavelengths, ranging from 900 to 1907 nm.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of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of chromophores holds the same tendency a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static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y β0 of molecules wa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the Sum-Over-States (SOS) expression and the two-level formul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olecules possess large static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and the, β0 value increases as the donor or acceptor strength enhances; the distorted degree of molecules has also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β0 value.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单取代硬脂酸二茂铁酯、双取代亚麻酸二茂铁酯、单二茂铁酸十八酯和双二茂铁酸十八酯四种二茂铁衍生物L-B膜修饰铂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用理论模型模拟了归一化峰面积,峰电位差随扫描速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分子相互作用能与半高宽的关系,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求得了L-B膜的层间电荷转移速度常数,L-B膜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速度常数,分子作用能及半峰电位等参数,并比较了四种二茂铁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