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物理学   1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梁瑞宇  奚吉  赵力  邹采荣  黄程韦 《物理学报》2012,61(13):134305-134305
降频助听算法是改善听障患者声音辨识能力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主观测试实验为手段, 通过分析当前算法的声音识别能力的不足, 提出一种自适应慢放降频算法. 算法结合慢放算法和频移算法的优点, 并能根据信号的频谱结构, 自适应调整慢放因子, 降低时域不同步性. 并且, 通过分析含噪信号和噪声信号的频谱关系, 提出一种噪声下的慢放因子评估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 同其他降频算法相比, 该算法可以提高15%到20%的识别率. 在对听障患者的测试中, 同传统的助听设备相比, 平均识别率也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助听器回声路径快速变化下易产生啸叫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变步长标准最小均方差-陷波器(Variable Step 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otch Filter,VSN-NF)算法。在回声路径相对稳定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分类的变步长标准最小均方差算法来估计回声信号。算法根据滤波器系数能量的长时平均值和短时平均值,将滤波器当前状态分为收敛态、过渡态与稳态,并根据不同状态选择不同的步长。在路径突然变化并产生啸叫时,算法通过关闭变步长NLMS算法来稳定啸叫频点,然后基于ZoomFFT算法动态生成陷波器来进行啸叫抑制;当啸叫抑制后,再开启变步长NLMS进行回声估计。针对易产生多频点啸叫的回声路径,VSN-NF算法还引入不同频带的两个陷波器来进行双频点啸叫抑制。同其它助听器回声抵消算法的对比实验显示,VSN-NF算法的回波抵消性能最好,尤其具有快速啸叫抑制能力。此外,算法生成的语音质量较高,实时性能好,适合于像助听器类的低功耗、小体积产品。   相似文献   
3.
有效特征的选取一直都是语音情感识别算法的关键。为此,针对语音情感特征选择与构建的问题,一种仿选择性注意机制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被提出。考虑到语音信号的时频特性,算法首先计算语音信号的语谱图;其次,模仿选择性注意机制,计算语谱图的颜色、方向和亮度特征图,归一化后形成特征矩阵;然后,将特征矩阵重排列并进行PCA降维,形成情感识别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语音情感识别。对愤怒、恐惧、高兴、悲伤和惊奇5种情感的识别实验显示,基于选择性注意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平均识别率为85.44%。相比于韵律特征和音质特征,语音情感识别率至少提高10%;相比于其它语谱特征,识别率提高7%左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在汉语连续语音识别中基于 3维空间 Viterbi算法的音素模型和声调模型识别概率的统合方法。该方法采用60个音素单位的HMM和8个声调单位的HMM作为识别用基元模型。音素和声调基元模型识别结果的统合,采用音素的HMM状态、声调的HMM状态和时间的3 维空间帧同步Viterbi 算法来实现。本文还探讨了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不同路径限制时的匹配统合效果,并且通过和传统的匹配统合方式的比较,证明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Improved 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Im-SFLA),提高了其在实用语音情感识别中的学习能力。首先,我们在SFLA中引入了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免疫接种(Immune Vaccination,IV)、高斯变异和混沌扰动算子,平衡了搜索的高效性和种群的多样性;第二,利用Im-SFLA优化SVM的参数,提出了一种Im-SFLA-SVM方法;第三,分析了烦躁等实用语音情感的声学特征,重点分析了基音、短时能量、共振峰和混沌特征随情感类别的变化特性,构建出144维的情感特征向量并采用LDA降维到4维;最后,在实用语音情感数据库上测试了算法性能,将提出的算法与混合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SFLA)优化SVM参数的方法(SFLA-SVM方法)、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SVM参数的方法(PSO-SVM方法)、基本SVM方法、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方法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法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Im-SFLA-SVM方法的平均识别率达到77.8%,分别高于SFLA-SVM方法、PSO-SVM方法、SVM方法、GMM方法和BP神经网络法各1.7%,2.7%,3.4%,4.7%,7.8%,并且对于烦躁这种实用情感的识别率提高效果最为明显,从而证实了Im-SFLA是一种有效的SVM参数选择方法,并且Im-SFLA-SVM方法能显著提升实用语音情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采用正弦模型改善患者高频听觉的非线性降频方法。正弦模型语音分解得到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是算法三个主要的处理参数。为了避免谱失真,将语音频谱按倍频程划分为6个部分。最接近并低于患者门限频率的部分,只做幅度放大处理。按照不同频段对于语音理解度的贡献程度,将患者门限频率以上的频率段压缩并转移到患者的可听频段,并将对应相位信息变为最接近的对应低频相位。在本研究中,10个受试者进行了语音理解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经过训练后,患者的平均理解率至少提高45%。下一步的研究应增加受试者数量,并增加对患者的听损情况的详细分析,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更细致的降频助听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基音参数规整及统计分布模型距离的语音情感识别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一种根据基音提取的频率分辨率确定自适应窗口的改进Parzen窗方法估计基音概率密度,兼顾了基音统计分布模型在低频段的高分辨率和高频段的平滑;提出利用不同性别的基音分布规律的性别区分算法,对于长句可以达到98%的识别率;通过分析基音均值、方差、统计分布模型在性别上的差异,对基音参数进行基于性别差异的规整;引入规整后的基音均值和基音方差,以及基音统计分布模型距离作为情感特征参数;最后利用K最近邻方法对汉语情感语料进行识别。利用常规方法提取的参数最后得到的识别率为73.8%,而使用经过性别差异规整的基音参数和基音统计分布距离的识别率提高到 81%。  相似文献   
8.
汉语连续语音识别中语音处理和语言处理统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语音处理和语言处理按帧同步统合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把基于 CFG语言模型和 Top Down型句法分析器的语言处理过程结合进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控制的 One Pass Viterbi语音识别算法中,实现了帧同步的语音语言处理的统合。为完成帧同步句法分析的单词预测和语音识别过程的结合,本文提出了一种类似于Earley法的 TopDown型句法分析方法以及 One Pass Viterbi算法中的有限状态自动机动态展开建立法. 60个音素单位和 8个声调单位的 HMM作为识别用基元模型被用于识别实验,识别结果表明,对于一个识别困难度(Perplexity)为27.3的任务(Task)的识别系统,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10名话者发音的 1070句子的平均识别率达到 94.4%,比利用传统的基于单词确认(Word Spotting)以及从单词串(列)(lattice)进行句法分析的阶层性语音·语言统合方式的识别率提高约8%.  相似文献   
9.
采用归一化补偿变换的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噪声环境下,特别是当说话人识别最常用的模型——高斯混合模型(GMM)失配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输出帧似然概率的统计特性进行补偿。文章根据说话人识别的声学特性,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变换方法——归一化补偿变换。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最大似然(ML)变换相比,该变换能够提高系统识别率,最大可达3.7%,同时可降低误识率,最大可达45.1%。结果说明归一化补偿变换方法基本克服了在与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系统中,当说话人的个性特征不断变化、语音与噪声不能很好地分离或者降噪算法对语音有损伤、模型不能很好地匹配时,需要对模型输出的似然概率(得分)进行补偿的局限。这也说明对模型输出的似然概率进行处理是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高说话人识别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极大似然线性回归(MLLR)调整的说话人模型合成和特征映射方法。MAP调整事后确定相应模型间线性关系,变换参数人为确定;而MLLR调整首先确定相应模型间线性关系,变换参数由训练数据确定,并且可以只调整均值向量。模型合成时,MLLR调整指定通用信道背景模型参数间的线性变换;特征映射时,MLLR调整指定Root GMM-UBM与通用信道背景模型参数间的线性变换。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分组调整,可以在训练数据和参数数目间达成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合适选取MLLR回归类,可以取得比相应MAP调整方法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