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2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规驻极体传声器阵列成像系统存在数据采集系统复杂、体积大的问题,因而阵列传感器数量一般不超过60个,成像质量较差。为此,本文以数字式MEMS声传感器基础设计了260个传感器的声阵列,数据采集系统由FPGA控制,并嵌入到前端阵列中,后端是在另一个FPGA控制下的1个DSP芯片和2个PC104模块组成的集成系统,其中高速DSP芯片完成阵列信号处理以实现声成像功能。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普通车间环境下机械设备噪声、气体泄漏噪声的现场成像测试,形成动态声像图。测试表明,该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声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18世纪以前的科学家主要是对一些零散的静电和静磁现象进行观察.中国古代较早地开始积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知识,像雷电现象的观察和摩擦起电的经验,磁石吸铁和指向性的研究与应用都是早期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磁学的研究与应用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军事、航海、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交流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电磁学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简单、对称、和谐、统一,但电磁学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电磁理论的大厦,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不断“接力”建造,才有了今天的雄伟壮丽。从公元前600 年至今的2600 多年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为了纪念这些科学家,将电磁学中的很多单位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本文从电磁学单位中的人名为出发点,和大家一起回忆电磁学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体会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吸取前人的智慧,重温电磁学发展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4.
谈谈物理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 .3 学习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文献 [4]的“绪论”里引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1 963年 1 1月 2 1日在美洲物理教育会议上讲的一段话 :“科学是一种方法 ,它教导人们 :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 ,什么事情是已知的 ,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 (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 ) ,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 ,证据服从什么法则 ,如何去思考事物 ,做出判断 ,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 .”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把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本领和能力及早对学生进行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使教学中的概念、定律和理论知识 ,尽量接近科学家们在…  相似文献   
5.
光波在均匀非吸收介质中传播时振幅不衰减,在两种非吸收介质界面处产生折射现象,由几何光学中实数形式的光折射定律定量描述.而光波在均匀吸收介质中传播时,其振幅沿传播方向衰减,且其等振幅面与等相位面会发生分离.考虑吸收对光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复折射率的概念和复数形式的折射定律,据此对光波由吸收介质入射到吸收介质和光波由非吸收介质入射到吸收介质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讨论,阐明了复数折射定律在具体问题讨论中的必要性和便利性,同时分析了实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折射定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树勇 《大学物理》2001,20(4):41-43,F003
简要地论述了阴极射线的研究和电子的发现过程,以及J.J.汤姆孙和勒纳德在这些研究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PMUCR方法在高维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若干种胞映射方法应用于高维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全局分析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胞映射方法应用于高维系统时需遵循的几个原则:选择合适的分析平面;减少数据量;确定吸引子在相空间中的位置。根据这些原则,对胞参考点映射法(PMUCR)进行了改进,并对该改进方法应用于2维系统和4维系统时消耗的相对CPU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高维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最后以船舶机械非线性隔振系统为例,分别分析了该改进方法在系统呈现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磁现象有所认识,并应用物质磁性的国家。对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指南针,就是中国古代人民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成的,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现代磁学研究是从20世纪开始的,叶企孙、施汝为、李荫远等就是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一)叶企孙(1898-1977)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方面有许多贡献,作为中国磁学研究的先驱者,他的奠基性工作有如下3项。1.中国开创现代磁学研究的第一人叶企孙在美国留学期间,于1920年进入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9.
迈耶夫人     
 对于居里夫人,绝大多数读者是很熟悉的。然而,继居里夫人之后半个世纪,又有一位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她就是玛丽亚·戈佩特·迈耶。2006年恰逢迈耶夫人诞生100周年,我们回顾她的生平和她对科学事业的贡献是很有意义的。迈耶夫人生平玛丽亚·戈佩特·迈耶(MariaGoeppertMayer,19061972,即迈耶夫人,原名玛丽亚·戈佩特)出生于德国的上西里西亚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属波兰)卡托维兹市的教授世家,前六代都是德国大学教授。她是父母的独生女。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汤川秀树的成长环境以及提出介子理论的过程,并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