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磷酸硼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固体磷酸硼为催化剂,在醇酐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20.3%,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80℃条件下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各个因素。实验表明,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为:磷酸、硼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1: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3.5h。DEP最高产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2.
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酐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酸SO4^2-/SiO2、SO4^2-/Fe2O3、SO4^2-/SnO2及SO4^2-/TiO2作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分别考察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DAP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0.1mol,固体酸催化剂SO4^2-/SiO2 1.7g,醇酐比2.4:1,带水剂二甲苯20mL,反应时间3.5h,其产品收率达91.3%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饮用水源、养殖业、旅游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溶藻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在控制藻类爆发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一株金黄杆菌属溶藻菌Chryseobaterium sp.S7,研究发现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作用方式为通过分泌溶藻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为进一步揭示该菌的溶藻特征及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运用UV-Vis,EEMs,FTIR和FCM技术,分析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的光谱特性。实验结论如下:将菌株发酵液与藻液共培养7 d,利用UV-Vis和EEMs技术对藻细胞Chla含量与PC荧光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Chla含量在第1 d便开始下降,表明在短时间内,细菌胞外溶藻物质便可快速作用于藻细胞,第7 d时Chla去除率为59.37%。藻细胞PC荧光值也呈现下降趋势,与Chla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表明在溶藻过程中伴有Chla和PC的减少。FTIR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结构中的C=O, C-H,O-H键分别在1 647,2 927和3 475~3 437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表明藻细胞内的多糖物质和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处于2 500~1 700 cm-1范围的若干小吸收峰则进一步表明藻细胞解体的现象。分别在共培养第3 d和第7 d时对藻液进行PI特异染色,应用FCM对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和Chla,PC自发荧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菌S7的溶藻过程中,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逐渐增强,Chla、PC自发荧光呈下降趋势、表明藻细胞膜、Chla、PC三者破坏程度在溶藻过程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较高的一致性。溶藻过程中藻细胞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损伤,且损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由Q1(Q5)区细胞按顺序逐步向Q4(Q8)区细胞移动。推测Chryseobaterium sp.S7可能的溶藻过程为:细菌将溶藻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膜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的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进一步破坏胞体内的Chla,PC和DNA/RNA等物质,使藻体裂解死亡,最终形成细胞碎片。通过对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藻细胞的光谱学特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Chryseobaterium sp.S7的溶藻机理,为微生物控藻及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点腺过路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点腺过路黄 (lysimachiahemsleyanamaxim) ,又称少花排草、毛过路黄、大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珍珠菜属(lysimachiaL .) ,多年生草本。药用为全草或仅地上部分 ,性甘、气微、味淡平 ;主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反胃噎膈、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等。其功效类似同属植物金钱草 (L .christinaehance) ,至今未被中国《药典》收载。至今未见有关点腺过路黄挥发油成分的报道 ,本文较详细报道了其挥发性化学成分 ,旨在为生药鉴定及深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2 实验部分2 .1 点腺过路黄挥发油的提取 盛花…  相似文献   
5.
多类目标样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战场上几种常见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量,得出6种类型目标平面样片的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两种BRDF经验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BRDF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并使用SSE和R-square评价指标参数对各经验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得出:基于Torrance-Sparrow模型的五参数半经验统计模型适应性最强,它对6种类型目标平面样片的实验数据均能很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6.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E-44和聚乙二醇(polyglycol,PEG)的杂化体A;将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EG与E-44共混,制备了杂化体B。比较杂化体A和杂化体B的性能及其对E-44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杂化体A具有水溶性和较好的表面活性,且对E-44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加入质量分数40%的杂化体A可使E-44的冲击强度提高203%,适量的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可有效弥补杂化体A增韧时所引起的剪切强度下降。杂化体B中的PEG与E-44几乎没反应,但PEG会参与其固化反应,从而显著提高E-44的韧性,只是效果不如杂化体A。  相似文献   
7.
夏蜡梅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倪士峰  潘远江  傅承新  吴平  陈玉成 《分析化学》2003,31(11):1405-1405
引  言夏蜡梅 (calycanthuschinensis) ,又称牡丹木、黄枇杷、大叶棠 ,为蜡梅科 (calycanthaceae) ,夏蜡梅属 (calycanthusL .)。在原产地浙江临安为落叶灌木。它为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 ,具有重要的植物系统学研究价值及药用、观赏价值。夏蜡梅叶对感冒、咳嗽、气喘等具有一定的疗效。文献检索发现 ,除了少量有关蜡梅科植物的挥发组分的零星报道外 ,至今未有关夏蜡梅挥发油成分的详细报道。本文首次较详细、深入地报道了夏蜡梅成熟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旨在为生药鉴定、深入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 实验部…  相似文献   
8.
陈玉成  茅新晖 《数学研究》2006,39(4):379-387
在[4]和[5]中已经研究了sim p ly-laced型T oro idal李代数的顶点表示,[6]文据此给出了Bl型T oro idal李代数顶点表示的构造.受[6]文启发,本文给出了G2型T oro idal李代数的顶点表示的构造,这种构造方式与D(41)的D ynk in图的顶点粘合和一个2上循环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有机层、价格低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绝缘层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采用一种新型喷雾工艺来制备器件的有机薄膜层,通过测量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可得出应用喷雾制备的器件有较好的性能。在100 mW/cm2标准模拟太阳光照下,测量基于P3HT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源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基于P3HT的有机光敏薄膜晶体管,不仅具有明显的响应特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恢复特性。同时,对比黑暗和光照1,2,4 min下的OTFT特性转移曲线,得到器件的阈值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