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用结合化学、生物实验以及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优化对瓜类白粉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先导化合物的研究。用3-取代氨基-1-芳基丙酮-1-肟以及卤代烃合成了44个取代苯丙酮肟衍生物。生物测试的结果表示这些化合物大部分对瓜类白粉病毒有抑制作用。基于这些生物测试,对这44个化合物做了QSAR研究。根据所得CoMFA (rcv2, S 以及 r2 分别为0.577, 0.258, 0.962) 和 CoMSIA (rcv2, S 以及 r2 分别为0.583, 0.343, 0.932) 模型,设计了3个新化合物,而且预测结果显示,它们无致癌和致突变毒性。测试结果显示预测活性与实验活性相对应,说明这两个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分别与溴代糖作用, 合成了10个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认了其结构, 并证明产物为β-构型, 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 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 且一些化合物的诱导活性好于水杨酸.  相似文献   
3.
由于肟醚结构的特殊性质, 因而很多农药和医药化合物中包含该结构. 介绍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瓜类白粉病抑制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以及基于QSAR研究结果的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和生测, 尝试了农药先导合理设计流程在具有瓜类白粉病抑制活性的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设计中的应用. 初步的结果显示, 介绍的工作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原来的工作基础, 又降低了失败的风险、污染和成本.  相似文献   
4.
利用活性分子组合的原理,把两种具有诱导活性的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和D,L-β-氨基丁酸连接在一个分子内,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及1H NMR确认. 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