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化学   1856篇
晶体学   90篇
力学   280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477篇
物理学   18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Yandong Guo 《中国物理 B》2022,31(12):127201-127201
Controlling the spin transport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especially without the use of ferromagnetic contacts, becomes a focus of research in spintronics. Inspired by the progress on atomic-level molecular synthesis, through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spin-dependent electronic transport of graphene nanoflakes with side-bonded functional groups, contacted by atomic carbon chain electrodes. It is found that, by rotating the functional group, the spin polariz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at the Fermi level could be switched between completely polarized and unpolarized states. Moreover, the transition between spin-up and spin-down polarized states can also be achieved, operating as a dual-spin filt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it is the spin-dependent shift of density of states, caused by the rotation, that triggers the shift of transmission peaks, and then results in the variation of spin polarization. Such a feature is found to be robust to the length of the nanoflake and the electrode material, showing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Those findings may throw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in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3.
4.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不仅依赖于基质材料本身,而且与其激发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以Ho^3+离子为研究对象,在NaYF4和LiYF4这两种不同的基质中,研究其在不同激发条件下的上转换发光特性.通过共聚焦显微光谱测试系统,对比Ho^3+离子在NaYF4和LiYF4微米晶体中的发光特性.实验结果发现:Ho^3+离子在这两种不同基质中均展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然而,当激发功率增加时,在单颗粒个LiYF4微米晶体中,当激发功率增加时,Ho^3+离子则发射出较强绿光及微弱的红光,红绿比变化并不明显,其蓝光发射强度也相对较弱.当激发这两种微米粉末晶体时,结果发现:Ho^3+离子均发射较强的绿光发射并伴有微弱红光发射,两种晶体中的发射特性极其相似.由此可见,在常规测试条件下,一些特殊发光现象是很难被观测到的.同时,通过对其光谱特性的分析,对Ho^3+离子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1,6-己二醇溶剂中,以Ru3(CO)12和Fe3(CO)12为原料,采用低温回流方法合成了Ru-Fe纳米粒子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特征和电催化性能.催化剂粉末以六方结构的Rux簇为主相,呈现出高度均匀而聚集的纳米颗粒特征.在0.5mol/L H2SO4溶液中,Ru-Fe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活性高于Rux,主要归因于d电子从Ru原子到Fe原子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6.
7.
<正>我们脚下的岩石中可能含有过去暗物质相互作用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以纳米粗的径迹的形式存在着。以前对这些所谓的暗物质化石的寻找没有任何结果。但是瑞典和波兰的研究团队认为,最近在材料分析技术方面的进展,会促进新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松木与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催化热解特性,结果表明聚氯乙烯脱氯阶段与松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热分解阶段温度区间重合,二者共热解时存在协同效应,并且HCl的释放对纤维素的脱水反应能够产生催化作用,HCl释放也对木质素的热分解及碳化反应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导致二者共热解制备的碳化物产率提高,约为29.61%。并且利用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成碳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碳材料表面粗糙呈现多孔结构,其碳元素含量较高达到74.67%。  相似文献   
9.
以三乙胺为碱源合成了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并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氨基修饰合成了氨基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NH2),将其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化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仪及热重分析仪对固定化GOD(DMSNs-NH2-GOD)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活性及蛋白载量.结果表明,固定化GOD的直径约为200 nm,形状均一,呈分散的球形微粒;在最佳固定条件下,蛋白载量达225 mg/g,酶活性达215 U/mg;固定化GOD检测葡萄糖的最低检测限为0.0014 mg/mL.利用固定化GOD检测了血清和饮料中的葡萄糖,重复使用36次以上其相对酶活性仍剩余80%.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提高了酶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