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吸电性添加物(Cl~-,Br~-和I~-)及给电性添加物(Na_2O和K_2O)对CO在Ru/Al_2O_3催化剂上吸附态的影响。发现添加物不同时,CO吸收谱带的数目、位置及强度均有变化。同时考察了添加物浓度和吸附温度的影响,观察到添加物Cl~-与残留Cl~-对CO吸附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性HZSM-5的表面性质及其对烯烃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不同的改性HZSM-5的OH基、酸性本质、改性剂的状态及其与沸石担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考察了烯烃(尤其是乙烯)在不同改性的HZSM-5上的吸附及其与酸性本质的关联,提出了其吸附过程及吸附态模型。  相似文献   
3.
用电导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 Pt/TiO_2体系的金属-半导体载体的相互作用。随着氢预处理温度的升高,Pt/TiO_2体系的电导逐渐增加,CO吸附态的红外谱带强度变弱和逐渐“红移”,表明活化的氢驱动了TiO_2与金属Pt之间的电子传递。还发现CO吸收主峰红移后,又随平衡时间的延长而“紫移’,电导值也相应地下降,这是由于Pt/TiO_2体相的质子 H~ 反溢流至Pt/TiO_2表面与吸附态的CO发生作用的结果。讨论了在氢参与下金属 Pt与半导体TiO_2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Re_2O_7/γ-Al_2O_3催化剂经N_2,H_2-O_2和丙烯预处理后,用ESR技术可以检测到不同的顺磁物类。经N_2处理后,g=2.22的顺磁物类的信号强度随Re_2O_7含量增加而增加。经H_2-O_2处理后,可以检测到g=2.011和g=2.040的不对称的O_2~-的信号,并因此使低Re_2O_7含量的催化剂显示较高的活性。经丙烯处理后生成对称的g=2.004的碳物类的信号。虽然,碳信号的强度与催化剂的丙烯歧化活性之间无平行关系,但经丙烯-O_2处理后也能检测到O_2~-的信号,和经丙烯及丙烯-O_2处理后能使低Re_2O_7含量催化剂的活性显著增加。不同预处理的结果表明:部分还原的Re离子在丙烯歧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O在不同温度氢处理的Pt/TiO_2上的红外吸附态。发现CO的红外吸收峰强度随氢预处理温度的增高而有规律地逐渐变小,CO在Pt上的主要红外吸收峰逐渐向低波数位移。观察到CO在174℃和374℃氢预处理的Pt/TiO_2上的红外吸收峰随时间的加长向高波数位移。当CO和H_2在Pt/TiO_2上共吸附时,上述位移的速度加快,反映了结构氢或表面氢的溢流或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CD_3OD 在改性前后的HZSM-5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提出了其吸附态模型及吸附机理。发现当CD_3OD 吸附在HZSM-5与Al 改性的HZSM-5(简称AlHZSM-5)后,于180—200℃下抽空20分钟,均有甲氧基生成,而在300℃左右抽空20分钟,则甲氧基脱除,B 酸中心的吸收峰再现。在Mg 改性的HZSM-5催化剂(简称Mg HZSM-5)上则大不相同,所吸附的CD_3OD 在各种温度下脱附时均未发现有甲氧基生成;在200—550℃范围内,这些催化剂的红外谱图上在2000—2300cm~(-1)区间还出现强弱不等的CD 伸缩振动吸收峰,这可能是由于吸附在强的L 酸中心上的CD_3OD 或CD_3OCD_3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Pt/TiO_2体系是人们研究金属-担体强相互作用、光解水制氢和水煤气变换反应等的典型催化剂.作者曾用红外光谱和电导法证明了Pt/TiO_2体系的氢反溢流.但是,对于掺有微量Nb_2O_5的Pt/TiO_2+Nb体系上CO吸附态的红外光谱研究,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我们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CO在Pt/TiO_2+Nb催化剂上的表面吸  相似文献   
8.
用红外光谱技术对Pt/ZnO体系的CO吸附态作了初步考察。观察到该体系的CO吸附态以线式(~2060cm~(-1))和桥式(~1860em~(-1))存在。发现氢处理或抽空处理后Pt/ZnO上的CO吸附主峰的强度逐渐变弱,且随时间的延长,该峰发生“紫移”。这些现象与Pt/TiO_2体系的相类似,不同的是Pt—ZnO间产生强相互作用的处理温度比Pt—TiO_2之间低得多。两种体系均同样存在“氢溢流”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