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9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米晶复合Nd2Fe14B/α-Fe合金制备与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处理工艺制备Nd11Fe71Co8V1.5Cr1B7.5纳米晶合金。经21m·s-1快淬及640℃ 4min晶化处理后,制成的粘结磁体的磁性能最佳,为:Br=0.64T,JHc=903.5kA·m-1,(BH)max=71kJ·m-3。添加Cr元素可提高内禀矫顽力,从而提高最大磁能积。  相似文献   
2.
周邦新  颜鸣皋 《物理学报》1963,19(10):633-648
本文研究了微量磷对冷轧纯铜再结晶的影响。当磷原子主要是溶解在铜中时,大大提高了再结晶温度,增加了再结晶激活能,阻止了立方结构的形成,改变了再结晶结构;但出氧化磷状态存在于铜中时,对以上各方面的影响就不很明显。所有样品的再结晶结构,都与加工结构中的某一种取向相同或接近,并且与主要加工结构间存在着沿<111>相差20—45°的几何关系。分析从金相及X光研究后得到的结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同位再结晶和选择性生长是再结晶结构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Nd10.1Fe(83.7-x-y)CoxZryB6.2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热处理工艺制备Nd10.1Fe(83.7-x-y)CoxZryB6.2纳米晶永磁材料. 在快淬速度为18 m·s-1时, 经710 ℃/4 min晶化处理后, Nd10.1Fe76Co5Zr2.7B6.2粘结磁体出现最佳磁性能, 分别为Br=0.67 T, JHc=754 kA·m-1, (BH)max=75.1 kJ·m-3. 粘结磁体的磁性能对于快淬速度非常敏感. 随着合金元素的添加, 出现最佳磁性能的快淬速度逐渐减少. 为了得到最佳磁性能, 除了选择合适的快淬速度外, 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变得非常重要.添加Zr元素抑制了亚稳相的析出以及细化了晶粒尺寸.比较不加Zr元素的Nd10.1Fe78.7Co5B6.2, 添加Zr元素晶化温度增加了9 ℃, 表明Zr元素也增加了快淬薄带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周邦新 《物理学报》1963,19(5):297-305
本文研究了(110)[001]和(111)[112]取向的钼单晶体,在经过70%、80%和85%冷轧后的加工織构,以及退火后的再结晶織构。分析了(111)[112]取向晶体在轧制变形时,由于各组滑移系间的交互作用而引起晶体取向的转动,从定向生核的观点,能够比较满意地解释这类取向的晶体随着压下量从70%增加到85%,再结晶織构从(221)[114]、(110)[001]向着(320)[001]和(210)[001]逐渐变化的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周邦新 《物理学报》1963,19(5):285-296
在本文中,用金相和X射线方法,研究了24个取向不同的钼单晶体在-80℃(-50℃)、27℃、1000℃和~2000℃拉伸后的情况。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观察到的{112}、{123}、{145}等滑移痕迹,是由于在两组不平行的{110}面上,沿着同一个<111>方向组合滑移后构成的外观面貌,而滑移面是密排的{110}面。外观滑移面(从滑移痕迹测定出的)会随样品取向不同而发生变化。当变形温度改变时,同一个样品的外观滑移面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这要由样品的取向来决定。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含硅3.25%铁硅合金(110)[001]的单晶,在压下量为5—50%范围内的形变和再结晶。沿样品轴向冷轧2—16%后,测出的滑移面为(101),(101),(011)和(011),孿生面为(112)和(112),这很好地解释了本文所得冷轧机构的来源。样品经过35%和50%冷轧后,在退火时再结晶晶粒形成的部位和生长的情况有所不同:前者在孿晶界上领先形成,并沿孿晶界择尤生长;而后者除了观察到在孿晶界和形变带附近形成外,还观察到一种通过亚晶粒长大而成的晶粒,它们择尤生长的趋势也不如前者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前 言 Heidenreich[1]于1949年首先用3 × 0.12毫米的铝片做成薄膜,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由于当时对电子衍衬成象认识不清,用透射电镜研究金属薄膜的工作停顿了一段时期,直到五十年代后期才蓬勃开展.当时大多采用窗法制备金属薄膜,为了解决样品在电解抛光减薄时面积迅速缩小的问题,在样品四周涂一层清漆进行绝缘,或采用一对尖阴极,使样品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有利于中心的减薄.这种方法需要面积较大的样品(1-2厘米2),抛光后割下的薄膜也要用两片铜网夹持才能进行观察[2].为了克服这些缺点,Strutt[3]用一束电解抛光液喷射到样品…  相似文献   
8.
双相纳米晶永磁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Nd8 .5Fe75Co5Cu1 Nb1 Zr3B6 .5合金熔体经 18m·s- 1 快淬 ,在 670℃ / 4min退火处理后 ,制备成的粘结磁体的最佳磁性能为 :Br=0 .68T(6 8kGs) ,JHc=62 0 .3kA·m- 1 (7 8kOe) ,(BH) max=74kJ·m- 3(9 3 3MGOe)。在低Nd合金中复合添加Zr和Cu ,提高了内禀矫顽力 ,改善了磁滞回线的矩形度 ,从而提高了最大磁能积。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和热处理时效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Ni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中富Cu原子团簇析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Ni(0.84wt%)的样品中析出富Cu原子团簇的数量密度高于不添加Ni的样品,富Cu原子团簇内以及团簇和基体界面处都有Ni元素的富集现象,这说明合金元素Ni会促使富Cu原子团簇的析出.从多体势的角度出发,利用嵌入原子势理论,基于纯金属元素Fe,Cu,Ni的多体势参数,建立了Fe-Cu二元和Fe-Cu-Ni三元体系的嵌入原子多体势.计算结果表明,当模拟合金中存在1at%Ni时有利于富Cu原子团簇的析出,这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颜鸣皋  周邦新 《物理学报》1958,14(2):121-135
电解纯铜经88.7%冷轧后,所形成的轧制织构除稳定的(110)[112]舆(112)[111]外,还存在着一种(3,6,11)[533]织构。在较低温度下退火时,再结晶织构主要为(100)[001]、(358)[352]和舆(100)[001]成孪生取向的(122)[212]织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358)[352]织构逐渐减弱,立方织构(100)[001]则逐渐加强;当退火温度达到900℃时,开成了集中的(100)[001]织构。冷轧铜板在退火的过程中,具有(100)[001]再结晶晶粒首先形成,然后普遍地发生同位再结晶。其中具有(100)[001]取向的晶粒,继续发生选择性的生长,最后形成了集中的立方织构。本支中对轧制织构舆其再结晶织构取向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再结晶织构一般可认为是原有织构沿某一个[111]轴旋转45°,22°或38°的结果。同时,根据上述几何关系所绘出的理想极图舆实际测定的结果也是符合的。试验结果指出,不同加热速度和不同加热程序对形成最终的再结晶织构,不发生显著的影响,而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的形成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