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紫外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溶液pH值对芦荟大黄素(AE)与DNA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pH4.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AE与DNA之间以静电作用为主,而在pH6.5和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则以嵌入结合为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当pH为7.4时,动力学参数(α和ks)的计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简称β,β-DAL)的电化学行为并由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β,β-DAL在玻碳电极上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其电极反应是一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在pH4.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0.8~-0.4V电位区间内,β,β-DAL的差示脉冲还原峰电流(Ip)与其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范围1.3×10-7~-1.7×10-6mol/L(r=0.9996),检出限4.0×10-8mol/L.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中药紫草中β,β-DAL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锑的分布、存在形态及毒性和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何孟常  万红艳 《化学进展》2004,16(1):131-135
由于自然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锑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环境中锑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外对锑污染的研究日益重视.锑不是植物必需的,但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已有证据表明锑对生物及人体产生毒性.本文主要对环境中锑的分布和存在形态,及对动物和人体的毒性和对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价键合法,将氨基修饰的具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构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NA传感器 (急粒DNA传感器).以电活性的芦荟大黄素(AE)为杂交指示剂,考察了杂交温度及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检出限等性能.结果表明:AE在裸电极上的吸附常数为(4.5±0.2)×105 L·5mol-1,与单链DNA修饰的玻碳电极(ssDNA/GCE)和双链DNA修饰的玻碳电极(dsDNA/GCE)结合常数分别为(2.1±0.4)×105和(2.7±0.2)×105 L·5mol-1.这种新型的DNA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的优点.应用此方法于临床血清分析,初步探索了将该法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