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9篇
  免费   3944篇
  国内免费   6214篇
化学   15428篇
晶体学   713篇
力学   1454篇
综合类   896篇
数学   3153篇
物理学   900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821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577篇
  2012年   1575篇
  2011年   1759篇
  2010年   1773篇
  2009年   1784篇
  2008年   1943篇
  2007年   1799篇
  2006年   1753篇
  2005年   1549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870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902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金丰  周晋宇  张健 《合成化学》2022,30(11):861-869
针对大温差条件下固井水泥浆在固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悬浮失稳问题,本研究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来合成具有疏水缔合结构的聚合物作为悬浮稳定剂(PAAN)。通过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高温流变仪、SEM、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PAAN的结构,发现PAAN随温度升高,形成分子间疏水缔合网状结构,保证了体系的粘度,从而起到有效的悬浮稳定作用。研究发现在40~110 ℃下,0.6%加量的PAAN可以保证固化后的水泥石柱顶部和底部密度差<0.01 g/cm3,且水泥浆稠化时间基本不变,表明PAAN可以保证水泥浆体系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效果,且对水泥浆的其他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Herein,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 the 3D biocompatible graphene through crosslinking 2D graphene nanosheet onto carbon fiber paper with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DDA) as anode of the alcohol biofuel cell. Compared with the bioanode without 3D graphene,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output power of PDDA-graphene-ADH bioanode is increased by 23 % and 41 %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at pH 8.9, suggesting the stabilization role of graphene in enzyme loading. The study provides us a deep analysis on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bioanode incl. electrochemistr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es,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develop the new methods to construct 3D porous electrodes i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相似文献   
3.
应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对香港1997―2018年的住宅价格月度数据进行了分解,将经过重构后的数据分成高频序列、低频序列与残差项。将BP多断点检测应用于低频序列,并结合样本时段内的重大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房价的影响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外部经济体的救市政策间接地影响香港房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孙九招”政策没有立即见效;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房供给调整与按揭贷款调整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显著;税收调整对房价影响不显著、对交易量影响显著;SARS爆发使住宅价格下降约1%。  相似文献   
4.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 novel gas sensing material, La–Y 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wa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and applied to detect organic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5.
就标准厚度卡片在霍尔传感器的定标方面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在纵向测量微小长度时,霍尔片处于磁场边缘位置,其对磁场的梯度更大,即灵敏度更高,且靠中心位置的线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供应链系统(Supply chain system)间相对有效性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但是传统的DEA不考虑供应链的内部结构,对系统效率评价偏高;而本文所研究两阶段串联供应链系统,考虑把部分中间产品作为最终产品输出,增加额外中间投入的情形.基于所提出的供应链系统结构,本文建立相应的串联结构下的网络DEA模型,并针对所建立模型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给出了串联结构下的生产可能集和规模收益情况判定方法.最后,进行数值实验,以验证我们提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strategy synthesizes clinical medicine warfarin anticoagulant by using lipase‐suppor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bioreactors (see scheme). These findings may be beneficial for future studies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and agrochemical precursors.  相似文献   
8.
静止轨道卫星差分吸收光谱仪采用摆扫成像方式对大气进行探测,针对其工作时CCD成像系统信噪比大于1 000、高速探测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0min、高分辨率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h的要求,进行CCD成像系统设计.选取CCD47-20作为探测器,设计成像电路实现光谱图像信号的采集和上传.分析了帧叠加和像元合并对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合帧转移CCD的特点设计了每个位置最后一帧读出时摆镜转动的成像方式,并合理设置了帧叠加数和像元合并数,达到优化成像周期的目的.1s曝光时间条件下,该CCD成像系统的高速、高分辨率模式探测周期分别为515s和3 315s,图像信噪比均大于1 000,污染物观测实验中未出现失帧或重复的现象.该CCD成像系统方案满足静止轨道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的探测需求,为静止轨道环境监测仪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传统元件组合模型不能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非线性特征的缺陷,首先根据加速蠕变阶段的应变和应变率随蠕变时间急剧增大的特点,建立黏塑性应变与蠕变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并提出非线性黏塑性体.将该非线性黏塑性体与广义Burgers蠕变模型串联,建立可以描述岩石全蠕变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根据叠加原理得到一维应力状态下的轴向蠕变方程.然后基于塑性力学理论指出岩石三维蠕变本构方程建立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合理的三维蠕变方程.最后采用不同应力水平下砂岩轴向蠕变试验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所建蠕变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砂岩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变形规律,尤其对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描述效果很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A uniform dispersion of reactants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a complete reaction involving multicomponents. In this study, we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plasticizer in the reaction of two seemingly unlikely reactants: a highly crystalline hexamethylenetetramine (HMTA) and a strongly hydrogen bonded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By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NM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e were abl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pecific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necessary for the plasticizer to dissolve the highly crystalline HMTA and to plasticize th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in this crosslinking reaction. The presence of the plasticizer increased the segmental mobility, disrupted the hydrogen bonded matrix, and freed the hydroxyl units, which further increased the solubility of the HMTA. Both the endothermic and exothermic transitions are accounted for in the calorimetric data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he effective molar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needed to complete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efficiently.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5 , 53, 1519–1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