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物理学   1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双δ力和表面修正δ力作为有效相互作用, 用组态混合计算了(s-d)壳层氧同位素17-22O核的能谱. 结果表明: 双δ力比修正表面δ力能更好地重现氧同位素的能谱; 表面δ相互作用的两体矩阵元对能量的贡献比体δ相互作用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将IBM推广应用于轻核时收IBM4.本文讨论了其中的下述群链.U(36)U6(sd)×U6(ST) SU3(sd)×SU3(S)×SU3(T) SU3(sdS)×SU3(T)× O3(J)× O3(T)的约化、典型能说与E2跃迁,并用它对sd壳的核基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胡家骏  李先胤 《大学物理》1994,13(10):29-31
本文介绍了几种导泡利矩阵的方法。从传动和角动量关系出发,而不直接应用自旋算符和轨道角动量类比,从而更一般地导出泡利算符对易关系和矩阵表示,更有普遍意义,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Wapstra和Bos(1977)的原子质量表仔细地分析了10≤A≤253的一千多个同质异位素的β衰变能,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了234个A值下的质量抛物线的参数,即β稳定线位置Z0,表征曲率的参数b和奇偶质量差△E。应用我们的结果,对几个质量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大学曾谨言和清华大学孙洪洲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原子核结构理论》(以下称《结构》)系统地介绍了原子核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成就,特别对七十年代以来的一些最新成果作了极好的阐述.该书结构合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取材新颖,是一本有相当高学术价值的好书.该书不仅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教材,还可供从事核结构研究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参考.我们已经将该书作为研究生教材进行了教学,在核结构研究中也曾仔细地参阅过有关章节,觉得该书有以下特色.1.重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讲述 在全书十章中,第一、二、三、四、六、十章…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IBM SU6不变子空间与Janssen等人的SU6不变子空间之间的一种"么正"变换. 证明它使IBM的U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变为Janssen等人的U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 此外, 还借助这个变换构成了Janssen等人的U6群与IBM中三类动力学对称性相对性相应的子群链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IBM SU_6不变子空间与Janssen等人的SU_6不变子空间之间的一种“么正”变换。证明它使IBM的U_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变为Janssen等人的U_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此外,还借助这个变换构成了Janssen等人的U_6群与IBM中三类动力学对称性相应的子群链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8.
在以玻色子展开为基础的IBM微观方案框架下,本文研究了Ba、Sm同位素的低能核谱的相变,表明该方案能够对相变给出统一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一种描述近满壳偶偶核的闯入态的微观理论,计算了对应于~(110)Cd组态的低能谱及波函数。系统地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闯入态形成的影响、产生组态混合的机制及强度。通过与唯象工作的比较,考察了微观s-d哈密顿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一种描述近满壳偶偶核的闯入态的微观理论,计算了对应于110Cd组态的低能谱及波函数.系统地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闯入态形成的影响、产生组态混合的机制及强度.通过与唯象工作的比较,考察了微观s-d哈密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