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支撑磷脂双层膜(supported bilayer lipid membrane, s-BLM)作为生物膜模型, 利用Fenton体系产生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 •OH),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BLM与•OH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OH通过与磷脂发生化学反应, 诱发s-BLM上形成孔洞或缺陷, 这种作用对时间、FeSO4和H2O2的浓度具有依赖性, 且不可恢复. 具有还原性基团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L-半胱氨酸, 通过与•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可抑制•OH与s-BLM的相互作用, 降低•OH对s-BLM结构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2.
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阴离子粘土是一类新型层柱材料,由于其二维孔道结构的可调变性及潜在的择形催化性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3].迄今,人们已合成了包括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同多和杂多阴离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以及配合物阴离子在内的多种柱撑水滑石,其中同多和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胆酸钠(NaC)与s-BLM的相互作用, 并结合实验结果对NaC与s-BL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生物大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观测和分析生物大分子自身的结构动态以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自提出以来,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逐渐展现出其在研究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过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一系列新的作用机理陆续被提出。本文对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蛋白质与核酸分子构象动态变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这是经典宇宙学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对Ag/YBCO薄膜退火后Ag膜与YBCO薄膜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Ag/YBCO在退火过程中,存在着Ag沿YBCO的表面的横向扩散和向YBCO薄膜内部的纵向扩散,Ag的纵向扩散有一定深度。Ag与YBCO很可能发生物理而非化学作用,渗透进入YBCO的Ag可能在YBCO的晶界处形核生长,使YBCO晶格发生畸变,产生应力,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值的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支撑磷脂双层膜(supported bilayer lipid membrane, s-BLM)作为生物膜模型,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 NaDC)与s-BLM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NaDC能降低磷脂分子的有序性, 诱发s-BLM上形成孔洞或缺陷, 并且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对作用时间、NaDC溶液的浓度和pH值以及胆固醇的存在与否具有依赖性, 并且作用后的s-BLM在0.1 mol/L的KCl溶液中能够自我修复, 这表明NaDC与s-BLM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视频会议系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可伸缩的控制策略,使视频会议软件针对多变的网络状态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控制拥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Ag与YBa2Cu3O7-δ超导薄膜接触电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研究了Ag/YBCO薄膜退火后Ag膜微观形貌与相应接触电阻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在最佳退火温度(475℃左右)退火后ρc为6×10-8Ω*cm2(77K),并对接触电阻率随不同退火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解释.此外,对于Ag与YBCO薄膜和Ag与YBCO块材之间的接触电阻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并解释了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BF_3/离子交换树脂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温陵生,马淑杰,张强,吕慧娟,徐征(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三氟化硼,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全氟磷酸树脂,超强酸催化剂用于催化剂的离子交换树脂有大孔聚苯乙烯磺酸树脂PSSA和全氟磺酸树脂PFI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