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27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网络视频应用的飞速发展,达芬奇技术作为一种新平台逐渐成为数字视频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针对网络视频传输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达芬奇技术的数字视频综合实验设计方案,TMS320DM6467平台具有ARM+DSP双核处理器,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缩短开发周期;DSP内核视频数据编码算法选用H.264,大大提高了数据编码效率;ARM核负责控制视频采集以及实时传输通信,便于学生对数字视频应用前沿技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列昂哈得·欧拉,1707年4月15日生于瑞士巴塞尔,1783年9月18日在俄国圣彼得堡去世.欧拉的父亲毕业于巴塞尔大学神学系,是一个新教徒.但他爱好数学,曾听过雅可布、伯努利在大学的讲课,他对儿子进行了包括数学在内的启蒙教育.少年时代的欧拉就勤奋刻苦地钻研了鲁道夫的代数.其后,欧拉跟着业余数学家约翰学数学.他在不满十四岁时,就进入了巴塞尔大学文学系.尽管这个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学术交流会已于1982年10月11日至16日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核学会所属的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组主持。会议收到论文45篇。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8人。清华大学副校长滕藤教授和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吕应中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核工业部科技核电局连培生总工程师在会上作了“关于核能发展形势”报告,瞻望了核能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反应堆结构力学的任务,使会议代表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会议期间,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与代表们见了面,并就今后如何进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即爆炸力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于1986年6月3日至6月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美、英、法、日、苏、联邦德国等11个国家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其中外国学者为67人,国内学者170人。收入会议论文集的文章共168篇,其中国外论文82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  相似文献   
5.
(一)为庆贺周培源教授90寿辰而召开的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6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中苑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周培源教授海内外的朋友与学生在两年前发起的,并由北京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外代表共200余人,海外有50余人来自美、英、法、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前苏联、新加坡、丹麦、德国等12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发表论文213篇.其中特邀报告即一小时报告17篇,30分钟的重点报告8篇,20分钟的一般报告98篇.会议的特邀报告安排在上午的全体会议或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分会宣读.重点报告与一般报告安排在下午的分组讨论宣读.共组织全体会议和分会报告会5场,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6.
1.概况国际结构工程与计算学术会议(ICSEC′ 90)于1990年4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上海同济大学数力系负责承办的全国加权残数法学术交流会,已于1982年5月26日至29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召开。参加这次专题交流会的有64人。会议收到论文64篇,会上宣读的为45篇。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报告,从数量上看已由1980年(全国计算力学会议)的11篇增至64篇。从内容上  相似文献   
8.
1981年4月27日至5月2日,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在合肥召开了全国首次非线性波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伟长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召开的,由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承办,该系副主任朱兆祥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2  相似文献   
9.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爆轰学术会议于198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南京华东工程学院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等共103人.论文75篇.其中12篇为大会宣读.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丁(?)教授主持,华东工程学院邱凤昌副院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检阅了自1979年以来我国爆轰学研究在理论、实验设备、实验技术、研究领域等方面学术成果.会议着重交流的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乙素(HB)能与Mg2+和Zn2+形成重复单元数为5-20的配位聚合物(Mg2+-HB,Zn2+-HB),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Mg2+-HB和Zn2+-HB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分别为HB的1.2倍和0.42倍.瞬态吸收实验表明:氧气能够猝灭Mg2+-HB和Zn2+-HB的三重态,其效率可超过96%.系间窜越效率(φT)和将能量传递给氧气并能产生单重态氧的三重态光敏剂的比例(fT△)对HB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有较大影响.电子自旋共振(EPR)实验结果表明:Mg2+-HB和Zn2+-HB产生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弱,进而降低了Mg2+-HB和Zn2+-HB光敏产生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 DNA)熔链温度实验表明:Mg2+-HB和Zn2+-HB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有氧条件下,Mg2+-HB,HB和Zn2+-HB对小牛胸腺DNA的光敏损伤效率分别为32%,25%和22%.活性氧猝灭实验表明Mg2+-HB主要通过单重态氧光敏损伤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