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12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建明  杨玉良 《中国科学A辑》1991,34(11):1226-1232
本文在Larson的“键长涨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高浓度多链体系的新算法。本算法具有如下特征:(1)除通常的微松弛模式外,还直接引入了链的Reptation运动;(2)提出了空穴扩散算法使体系随时间演化。由于本算法的这些新特征,克服了前人的算法不能运用于两维体系以及高浓度多链体系的缺点,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计算耗时。应用本文的算法,在44×44的元胞中模拟了链长为21,浓度为0.9545的体系的动力学行为。所得结果与Rouse理论的预言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新型卤代羟基三苯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合成了对(间、邻)苯二酚二(4-氯-2-羟基苯基)醚(4a~4c)及对(间、邻)苯二酚二(4-氯-5-溴-2-羟基苯基)醚(5a~5c)共6个卤代羟基三苯醚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并且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大多在低浓度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卡他双球菌、青枯假单胞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光程长建模方法检测血液成分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刚  刘玉良  林凌  王焱 《分析化学》2007,35(10):1495-1498
为了提高近红外光谱血液成分含量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多个光程长(optical path length,OPL)共同参与建模的方法进行血糖等6种血液成分的定量分析。通过微米位移机构实现不同光程长血液光谱的测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给出生化成分分析结果,并出具化验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2)进行血液的近红外光谱建模及预测。由于血液光谱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不同光程长的血液样本的等效吸收系数不同,同一波长不同光程长(0.20~1.25 mm)测得的血液光谱互不相关。主动把非线性特性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引入,不再利用单个的最佳光程长建模,而是用各个血液组分对应的多个最佳光程长的近红外光谱同时参与建立校正模型,进行血液成分的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光程长建模方法用于血液成分含量分析,可提高血液成分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以两维聚环氧乙烷(PEO)球晶为对象,探讨了偏光显微法的消光机理,尤其是其中的厚度性消光机理,并对于补偿片的作用原理作了细致的理论分析,运用上述手段对PEO球晶的形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 (CPEs) with smart, stimuli-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noninvasive manipul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future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is potential,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photoresponsive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 consisting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GPE) and spiropyran-immobilized nanoporous anodic aluminum oxide (SP-AAO) templates.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close SP form isomerizes to the open merocyanine (MC) form, creating extremely polarized AAO surfaces; wherea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MC form reverts to the SP form, creating neutral surface conditions.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ions and AAO surfaces are investigat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 spectroscopy. Moreover, the behavior of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GPE@SP-AAO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kinetics of isomerization track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This 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photoelectronic smart devices.  相似文献   
6.
电子回旋共振(ECR)中和器是微型ECR离子推力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出的电子用于中和ECR离子源的离子束流,避免了航天器表面电荷堆积,并且电子引出性能对推力器的整体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影响微型ECR中和器电子引出的因素,本文建立了二维轴对称PIC/MCC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磁路结构对中和器的电子引出,及不同腔体长度对壁面电流损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ECR区位置和引出孔附近磁场构型对中和器的电子引出性能至关重要.当ECR区位于天线上游,电子在迁移扩散中易损失,并且电子跨过引出孔前电势阱所需的能量更高.如果更多磁力线平行通过引出孔,中和器引出相同电子电流所需电压较小.当ECR区被天线切割或位于下游时,电子更易沿磁力线迁移到引出孔附近,从而降低了收集板电压.研究了同一磁路结构下不同腔体长度对电子引出的影响,发现增加腔体长度,使得更多平行轴线的磁力线通过引出孔从而避免电子损失在引出板表面,增加了引出电子电流.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合理的中和器磁路和腔体尺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和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系统概述了传统二维材料以及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的发现和发展历程。重点聚焦在二维材料在光探测器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二维材料体系及器件结构对光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及其合成和应用。展望了传统二维材料及石墨炔在光电转换器件的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黄艳平  袁健美  郭刚  毛宇亮 《物理学报》2015,64(1):13101-01310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研究了硅烯饱和吸附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稳定性、微观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 并与纯硅烯及其饱和氢化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复合物SiX(X=Li, Na, K, Rb)的形成能都是负的, 相对于纯硅烯来说可以稳定存在. Bader电荷分析表明, 电荷从碱金属原子转移至硅原子. 从成键方式来看, 硅烯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而与碱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主要是离子性成键, 但还存在部分共价关联成分. 能带计算表明, 锂原子饱和吸附在硅烯形成的复合物SiLi是直接带隙的半导体, 带隙大小为0.34 eV. 其他碱金属饱和吸附在硅烯上形成的复合物都表现为金属性.  相似文献   
9.
场发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平面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束可寻址记忆器件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子基材料由于其结构和能带可设计,性质可调和柔性易加工等显著特点,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场发射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场发射性质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分子基材料的结构和聚集态形貌和尺寸对场发射性质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分子基材料的杂化优化其场发射的性质,展望了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场发射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F. P. Gardiner gav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sequence to be a Hamilton sequence for an extremal Beltrami coefficient. In this note, we shall consider the converse problem, proving that the condition is not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