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38篇
  免费   23173篇
  国内免费   17002篇
化学   45661篇
晶体学   939篇
力学   5002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9564篇
物理学   52027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654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1362篇
  2018年   1342篇
  2017年   1978篇
  2016年   2107篇
  2015年   2289篇
  2014年   2114篇
  2013年   3909篇
  2012年   4137篇
  2011年   5678篇
  2010年   9116篇
  2009年   9357篇
  2008年   3165篇
  2007年   2687篇
  2006年   2358篇
  2005年   2761篇
  2004年   3673篇
  2003年   2947篇
  2002年   2766篇
  2001年   3039篇
  2000年   2248篇
  1999年   2486篇
  1998年   2105篇
  1997年   1915篇
  1996年   2242篇
  1995年   2696篇
  1994年   2765篇
  1993年   2841篇
  1992年   2416篇
  1991年   2076篇
  1990年   1736篇
  1989年   1840篇
  1988年   1830篇
  1987年   1121篇
  1986年   1177篇
  1985年   841篇
  1984年   964篇
  1982年   884篇
  1981年   729篇
  1980年   769篇
  1979年   525篇
  1978年   530篇
  1977年   633篇
  1976年   1041篇
  1973年   436篇
  1972年   532篇
  1971年   4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In this article, a new spectrofluoro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hamphetamine based on a turn-on luminescence response of captopril...  相似文献   
2.
低维硅锗材料是制备纳米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是研发高效率、低能耗和超高速新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之一,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采用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分别对厚度相同、宽度在0.272 nm~0.554 nm之间的硅纳米线和宽度在0.283 nm~0.567 nm之间的锗纳米线的原子排布和电荷分布进行了计算研究。硅、锗纳米线宽度的改变使原子排布,纳米线的原子间键长和键角发生明显改变。纳米线表层结构的改变对各层内的电荷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纳米线中各原子的电荷转移量与该原子在表层内的位置相关。纳米线的尺寸和表层内原子排列结构对体系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线性Na原子链的表面等离激元机理.主要在原子尺度下模拟计算了体系随着原子数增加及原子间距变化的集体激发过程.研究发现线性原子链有一个普遍的特性——存在一个纵模和两个横模.两个横模一般在实验上很难被观测到.纵模随着原子链长度增加,能量红移的同时,该纵模主峰的强度呈线性增长.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端点模式(TE)开始蓝移,能量和偶极强度都逐渐趋向饱和.横模能量被劈裂的原因概括如下:(一)每个位置的电子受到的势不同,在两端的电子受到的势要比在中间的电子受到的势要高,因此两端的电荷积累也比中间多;(二)端点存在悬挂键,所以中间的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与端点的不一样,这两方面又都与原子间距d有关.  相似文献   
5.
量子自旋液体是最近几年刚被人们证实除铁磁体、反铁磁体之外的第三种磁性类型,因其有望解释高温超导的运行机制、改变计算机硬盘信息存储方式而在物理、材料等领域备受关注。自旋阻挫作为量子自旋液体的最小单元可能是解开量子自旋液体诸多问题的钥匙,所以在磁学、电学研究领域再一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基于文献报道的三核铜配合物[Cu3(μ3-OH)(μ-OPz)3(NO3)2(H2O)2]·CH3OH(1),我们合成了三维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Ag(HOPz)Cu3(μ3-OH)(NO3)3(OPz)2Ag(NO3)]·6H2O}n(2)(HOPz=甲基(2-吡嗪基)酮肟),并从自旋阻挫的角度对二者磁性质进行对比和详细分析。磁化率数据表明自旋间有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和反对称交换。通过包含各向同性和反对称交换的哈密顿算符对两者磁学数据进行拟合并研究其磁构关系,所获最佳拟合参数为:配合物1:Jav=-426 cm^-1,g⊥=1.83,g∥=2.00;配合物2:Jav=-401 cm^-1,g⊥=1.85,g∥=2.00。  相似文献   
6.

The problem of controll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velocity in multi-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in the planetary orbits is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current and fu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proposes a family of tracking controllers for different dynamics of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SFF) in the framework of port-Hamiltonian (pH) systems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imed Interconnection and Damping Assignment Passivity-Based Control (IDA-PBC). The leader–multi-follower architecture is us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In this regard, first we model the spacecraft motion in the pH framework in the Earth Centered Inertial frame and then transform it to the Hill frame which is a special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By this technique, we may present a unified structure which encompasses linear/nonlinear dynamics, with/without perturbation. Then, using the timed IDA-PBC method and the contraction analysis, a new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family of SFF dynamics is develop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ach in two different cases of missions.

  相似文献   
7.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 In this study, the efficacy of incorporat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into the building walls on the annual heat transfer reduction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研究了高压对β-InSe弹性常数、机械性能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在0~20 GPa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大,β-InSe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逐渐减小,结构参数a/a_0、c/c_0、V/V_0单调减小.在0~12 GPa范围内,弹性模量G、E、B和泊松比v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在16 GPa时大幅减小,G、E、B分别减小了34.9%、53.3%、82.9%.随着压力增大,Se-In和In-In原子之间的电荷密度增大,Se-In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增强,层间距减小.而且,β-InSe在20 GPa时带隙消失,发生了半导体向半金属的相变.  相似文献   
10.
荣宁  汪曣  范真真 《应用声学》2020,39(5):764-768
实验研究了基质刚性对单细胞质粒DNA转染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高声压短脉冲(0.45MPa,10μs)条件的超声对培养在不同硬度凝胶基质(软的凝胶基质:0.2kPa,硬的凝胶基质:40kPa)上的力学敏感细胞NIH 3T3进行质粒DNA转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在硬的凝胶基质上的细胞,质粒DNA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培养在软的凝胶基质上的细胞。进一步对质粒DNA进行荧光示踪可知培养在不同刚性基质上的细胞导入质粒DNA的方式不同。当细胞被培养在硬的凝胶基质上时,通过声致穿孔产生的小孔进入细胞内的质粒DNA更多,而培养在软的凝胶基质上的细胞,更多的质粒DNA可以通过非声致穿孔作用,例如内吞方式导入细胞。 细胞骨架蛋白分布规律表明,硬的凝胶基质上培养的细胞内有更多的F肌动蛋白微丝,可以更好地支撑起细胞的铺展形态,相对不容易发生内吞作用。而软的凝胶基质上培养的细胞内F肌动蛋白则更多以球形状态存在,细胞形貌骗向圆形,此时更容易发生胞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